APP下载

论油田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方法研究

2019-09-10刁书渊

石油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动态管理

刁书渊

摘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低油价下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降本增效的压力日益加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压缩,工作量减少”对动态管理工作带来的影響,进一步提高动态管理水平,与特高含水期老油田规范、精细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低油价下动态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关键词:动态管理;效益开发;精细

1目前动态管理面临的形势

1.1老油田的特性问题决定了动态分析的复杂性

一是开发基础地质工作需要进一步向动态延伸。多层砂岩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采连通判断上需要准确的单砂体描述,尤其是河流相储层,单砂体对比工作量繁重;同时,要根据在动态分析中发现的矛盾,及时对地质图件进行修改。二是剩余油认识难度大。剩余油认识决定着动态调整的质量和效益,是注水产液结构调整的基础。注水开发时期长、层系井网变迁复杂、注采层位变化复杂、历史流线变化复杂造成了剩余油分布的复杂性。三是井筒状况复杂。复杂的井筒状况既影响对历史开发状况的判断,也制约着下步调整对策的实施。在新井井数大幅下降和现存有效注水井点水量运行负荷重的情况下,保住注水井点成了最紧迫的任务。对每口注水井井况的分析,不仅要分析现状,也要分析历次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井况问题,采取过的油层改造等措施效果,还要分析出砂出胶等多种状况。四是注采调整效果效益定量预测难度大。

1.2对动态调整的信心需要进一步增强

受采出程度和含水高的影响,技术人员对动态调整的预期效果信心不足,从思维观念上和工作方式上还不适应,需要打破思维定式,不为惯性的传统思维所束缚,深化潜力认识,坚定依靠动态分析、动态调整优化注水产液结构,夯实开发基础,实现提质提效的信心。牢固树立“极致开发”的理念,保护好每一套井网,认清每一个层,注好每一方水,采好每一吨油,花好每一分钱,依靠更加精细的动态分析工作,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增强对动态调整的信心。

1.3动态分析成果无痕迹不持续

低油价下的新常态,要求开发动态管理人员深化长线动态分析,提高动态分析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不仅要掌握地层对比、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方法,还要了解井筒、工艺、地面等各个环节,更要学会算效益帐,对动态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管理人员在技术素质上还存在不适应,需要开展系统的培训,在实战中练兵,加强一体化的结合,尽快提升技术素质。尤其是长线动态分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需要继承以往动态分析取得的成果认识。目前对动态分析没有相关成果延续的有效载体,每次分析都要重复准备大量的资料。为此,要建立动态分析成果库,实施痕迹化管理,实现动态分析的可持续性,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 动态管理的主要方法

面对低油价新常态和降本增效的新要求,动态管理人员要积极创新思路,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从问题中找潜力,精细分析、精细管理、科学决策、效益为先,以无效转有效、低效转高效、高效再提效为目标,深化五个结合,开展对标追标,全力做好注水产液结构优化,最大限度压减无效低效注水量和产液量,确保油田效益目标的实现。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单元管理人要重新认识目前水驱效果,重新认识动态调整潜力,重新认识动态分析精细程度,增强对注采调整潜力的信心,深化配产配注合理性的论证,逐个井组解剖,进一步拓宽思路,精细论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改善开发效果的调整方法。

2.1深化五个结合

一是深化动态管理与效益开发的结合。地质决策一旦确定,涉及到工艺、作业、地面、特车、监测、注采站等多个单位大量人财物的投入。即便是简单的配注调整,也要涉及技术室、测试队和注采站。因此,动态管理人员要切实增强效益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所有的工作量决策都要精细分析,先算效益再实施,实施过程要跟踪,实施之后再评价。二是深化地质、工艺、地面、作业和注采管理的五位一体结合。油藏问题本身具有多解性,动态分析的基础是对全面资料的把握,涉及到上述各个专业和部门。如注水量的上升可能是动态影响,周围连通油井提液、新增加了生产井点等;也可能是地面原因,流量计指针不落零、地面管线漏失、泵压升高等;还可能是井筒原因,封隔器失效、油管漏失、配水器刺漏、底部阀门不严等。油井动液面下降,有可能是注水出了问题,也可能是井组整体液量升高影响,还可能是出砂、含水变化或作业污染的影响。因此,动态分析人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人员的结合,掌握一手资料,提高动态分析的可靠性。三是深化地质系统所区站结合。重点依托四个平台,水井工作量结合平台,油藏月度会平台,单元及井组动态分析会平台,三位一体分析平台。油藏月度会主要分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全厂、分板块、分区、分单元主要开发指标的变化趋势,注采调整单元和井组调整的效果跟踪,一性资料和井组预警软件应用情况,对标追排名情况;另一部分内容是专题分析。全厂、分板块、分区、分单元开发形势的分析,落脚点要给出自然递减、含水和地层能量的变化趋势结论,找出开发形势变差的原因,制定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对策,并对下步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把控。三位一体分析会每月由采油管理区组织,重点分析当月出现的疑难问题,促进三个技术员的进一步融合分析,增强实战性。三位一体分析的基本程序要遵循先地面,后井筒,再地下,层层解剖,去伪存真。地质所要随时收集发现的资料问题井,作为注采站三位一体分析的一项内容。为此,所区站要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互相促进。四是深化近期与长远的结合。注采调整工作量的实施,首先要考虑近一段时期的效果,也要结合规划的目标井网,结合油层的潜力培养。水井作业工作量必须考虑井组内油井三年内生产层位的变化,对能量低的潜力层,要提前注上水;对极限含水低效无效的井层,要找到转有效高效的措施,杜绝就水井作业论水井作业,而是作为井组注采调整方案来对待。五是深化油水井调整的一体化结合。围绕目前油井见效情况,分析水井的调整对策,同时要对油井的产液量和生产层位进行认真分析,尤其是无效低效油井关停和改变生产层位或工作制度的可行性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先把油井论证清楚,再优化注水层位和配注,实现注水产液结构的优化调整。

2.2推进对标追标

为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建立分级对标追标排名机制:地质所:负责采油厂层面分区含水上升率、稀油自然递减率、稀油井组稳升率、一性资料全准率、三位一体井组分析及时率排名;注采站稀油井组稳升率、一性资料全准率、井组预警平台应用排名。负责地质所层面单元含水上升率、井组稳升率、配注配液优化率、分单元利润排名。管理区:负责管理区单元井组稳升率、、配注配液优化率排名。负责管理区内一性资料全准率、三位一体井组分析及时率、井组稳升率排名。

参考文献:

[1]王永强,李伊博,崔雁虎,等.浅谈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8):67-68.

[2]张莉.采油厂地质动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解析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控制
论动态管理对旅游景区质量的提升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超越机电数控液压夹具生产线厂房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优化设计
装备动态管理系统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析
电工实训教学中的阶梯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