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绘画中关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

2019-09-10沈国卿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关系

沈国卿

摘要:“妙在似与不似”的意思是说:我们绘画中所创作物象的特征在“似与不似”之间。不能照搬物体的本身,但也不能脱离物象外在的形象进行创作,不能拘泥于物,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自己想象空间,创作出有个性,有风格,让自然融入你的思想中,体现你所要表达物体的一切。如戏剧舞台上的“似与不似”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绘画;似与不似;关系

中图分类号:J2l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6-0015-02

1中国画“形与神”关系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神情并茂”。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神妙感觉。西方绘画;追求焦点透视,是求物体真实形状,“以形写形”,求于物体的“三度空间”,也注重“神”的表现。讲究画面的整体、光与色的变化。西洋画“再现”了艺术,中国画“表现”艺术,这种说法是非常对的。“形”与“形”之间,在绘画中不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有着不同的绘画语言和追求。“形”在中国绘画中,画面的每个物体形状。都离不开有“形”的生命,和无“形”的生命。山水画中的“形”,包括山、树、云、水、道路、河流、小桥、房子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卷。

2戏剧舞台上的“似与不似”的关系

我们在看戏剧表演时,演员手拿着一个鞭子当做马,在舞台上骑着、跑着、唱着。他虽然骑的是假马(也就是骑个马鞭子),但是他的表演是在骑马向前跑。这种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表演,它抽象的反映了生活中的故事,也形象的表述了在戏剧里的表演艺术。因此说,生活和艺术,不能同等,看似随意描绘的戏剧作品,内在却有着严谨的形式意味,剧中人物特性和马的微妙之处的捕获也是极为感动人心,在“似于不似之间”平衡得非常精妙,散发着一种舒畅、恬静悠然的情态,给人以亲切的享受。

3中国画“似与不似”关系

绘画上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在绘画上,齐白石老人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方为美,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媚俗、欺世皆为丑,唯独“似与不似”之间,方为东方艺术之美。“似”是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似”就是讲求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反应生活中真实的艺术品,才能有生命力。所以艺术有了“似”才能堪称为美的艺术品。一幅好的作品,必须是反映生活中真真切切东西。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品一旦去了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艺术品的价值了。唐代张彦远明确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要求在作画时,孝法于自然万物之形“似”。求教化,求人文,求神韵,求最高境界!潘天寿说:离形与色,即无绘画矣。也强调绘画中的“似”。如果绘画中的“形与色”,同生活中的“形与色”没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那么艺术品就不能起到感动人心的作用,“似与似”真的不能在生活中体现了。又如明代画家,王履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就不可能沒有艺术的产生。反之,一个艺术形象被歪曲,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美学价值。传说:有人画美人,画不好,就改画张飞,又不像改画大树,还不像就改画成怪石,最后怪石也不像,只有涂成一片黑墨了。像这样什么都不是的画,不能成为所谓艺术。任何成功的艺术家对生活中“似与不似” 有做很深理解和研究,找出了最高的境界来。对艺术的“似”,一定要尊重,但“似”又不是艺术的最高要求,虽然艺术源泉是生活,而艺术绝非生活中的翻版,艺术是通过每个画家多年经验水平创造出的,不是天生的。

4 一切绘画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绘画艺术的源泉与再现,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它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才能与技法,艺术之境界才能全面展现。画家不是画标本,而是塑造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形象,也就是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此艺术又不能太生活太“似”。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如果生搬硬套,那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如果不加以取舍,不提炼不浓缩,也不能成为艺术品。一头牛全身都是毛,你怎么去画呢?万里长江图又怎么画呢?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香”怎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声”又怎么画呢?因此在绘画中只能多思考,只能妙取,不可强求。触目纵横空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要真实的画出这千万朵来,那就没法画了,这就说明,艺术再现生活时不能太似了。 古诗中的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绘画上面,竖划三尺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所描绘的这些诗句。在画面上是表现不出来的,都需要画家,对自然的认识,用点、线、面来绘画出“似”的一面,也需要画出物象的不似的一面,真与假,在“似与不似”中求索,因为经过选择,提取,进行升华,再创新。用艺术再加工手段给文学艺术反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绘画是通过线条、笔墨、色彩,形状等,一系列艺术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面,它是以生活为基础。在自然资源上,对艺术的再创造,虽然艺术不同于生活,但它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主要标准是,它取之于我们生活中的精华。艺术的创造来自于,“人为之文”,潘天寿说:“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草木的自然之文”,因此,在绘画中一定要把“自然”和“人文”结合在一起,尽管,艺术不同于生活,画面又不同于生活的切面,但也堪称之为美的艺术品。它的审美观点,必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品一旦去了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艺术品的价值,人们为什么要创新艺术,是为了把美好的、有时代感、有宣传力、有崇尚的高品质的作品传下去。它不仅能教育后代,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在文学艺术作品里面,都不是生活的全似,而是创造出更多包含着作者主观感受,和为此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创新作品。唐代张璪提出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这就是中国画的创作规律。

5 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宋王微在《叙画》一文中提出,“画之情”,主张山水画家须对自然美景发生感情,内心有所激动,也就是: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所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见不管是论文还是论画,我国古代的文艺创作理论,都是血脉相通的,同后来说的情景交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象造型都是统一的理论。就是把自已的感情移入审美对象里面。理论阐述了,一幅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是自然美、生命美、艺术美、而只有这些美在“似与不似”之间,作品才有魅力,才能引起作者或观赏者美的感受,身心愉悦的结果还能产生提高道德情操、改善人们生活品质。不能真实的照抄物体的真正一面,也不能一模一样。太似,太像,不是真正的艺术,所以齐白石大师说:“太似为媚俗”不能太似,这一观点又是艺术创作的另有一个重要法则。什么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清未画家石涛题诗说:“画山似之山必怪,不似之似当下拜”。在画家的眼里,“不似之似”是最美的艺术,“似与不似”,也是其大“似”遗其小“似”。就是抓住本质,丢掉表象,就是形神兼备。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创作辩证法则。

6 自然是绘画艺术最高的再现

徐悲鸿用水墨线条创作出,生动的《八骏图》它反映了广大群众,发扬俊马的精神,勇往直前,奔腾不息!齐白石所画的虾,人们一致称赞像、画的好,其实画面上的虾不可能和池中的虾,一模一样,活蹦乱跳,对他的称赞也只是艺术而言,说明虾被他画的生动了,但这个艺术上的像,不是轻易得来的,是画家几十年来心血汗水磨练的结晶。是从“不似到似,又从似到不似”是对辩证法,深入理解并创作的结果。他画的虾,为了艺术造型上的需要舍去了更多虾的腿和部分的胡须,这种大胆的取舍不仅没有损害到虾的形象,反而使虾在画面上更加生动,灵动起来。因而更加具有美感的效果。齐石老人在艺术上的一再变法,无不为了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最高境界!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给我们做出来形象的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林密叶间,逐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画家,面对眼前的竹子,兴致勃勃,胸中产生竹的意象,于是就有了,逐有画意。这个胸中之竹,以不是眼前地上的竹子了,它包含对竹子的感受,感情等的思考,概括竹子的外形,更加升华了竹子的生命的精神。把胸中之竹画到纸上,当笔锋接触到纸上的瞬间时,整个过程就完全由艺术创作的规律所支配了,不是可以随意涂抹了,而是经过,倏作变相,成了手中之竹,自然这个手中之竹,要不同于眼中之竹了,感觉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不同了,形象同,这个更不同于胸中之竹,正由于逐步的不同而产生艺术的形象。这个“神似”的艺术形象正是概括加工了一些“形似”,后而得来的“不似之似”。因而就有典型的意义了。“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可见,艺术的价值,不在乎多少“心形似,而在乎“似的形”上面是否有真魂。似与不似之间”,说明了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互应,说明了造型艺术和“形与神”的辩证关系,以及“神似而形不似”在藝术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中国画的创作和欣赏历来遵循“不似中的似”的艺术法则,这正是我们民族绘画艺术优良传统的展现!

(编辑:王锦)

猜你喜欢

关系
商业保险与信用担保关系问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