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19-09-10聂文琨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策略探究小组合作

聂文琨

摘要: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潮流,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新课改这个强大的背景时代下,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激情,我们国家正在强大起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着,正在为祖国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而努力,每个班级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一些新的热血。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8-0094-02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几个人一起交流思考然后进行分享,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想法进行拼凑整合就会有新的收获,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可以锻炼学数学的的主观积极能动性,在学习中调动他人的学习积极性,不想被落下,因为荣誉而战的也会为小组考虑,想为这个小的集体争光,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加,会在小组中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1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1.1 学生们在课堂中缺乏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中你会发现,学生们会有两个极端,一种是非常积极听课回答问题的,另一种是在课堂中无所事事睡觉说话扰乱课堂的,当然中等和一般的学生也占有大部分,出现这种情况这不难说与小时候的学习基础是脱离不开关系的,但是学习是随时的,听不懂的时候一个人也会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这便与他想不想学有关,与他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在他心里已经把学习拒之门外了。

1.2 学生们不了解可以高效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有很多种,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一些困难,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成绩差的孩子了,那么学习好的学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好方法,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应该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可以做引导,把主体位置让给学生们,高中的教学课堂是非常紧张的,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个学生的梦想,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合作学习这个方法。

2 学校和教师积极号召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

2.1 学校为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条件

有的班级需要这种学习模式,但是小部分班级是不需要的,不要把班级里都弄得千篇一律,学校方面需要了解到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可以让比较优秀的教师去外地学习,让这种模式更加专业,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合作的重要性,要开展相应活动,组织论坛报告会等,让学生们接受合作学习。

2.2 教师在课堂中寻找可以合作学习的契机

一个班级里老师应该是最了解每个同学的人了,怎样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提前做准备,与备课内容融合,前期做好分组,合作内容等准备工作,在讲到一些需要探索,比较困难得问题的时候,就要引出合作学习,讲好怎样去合作,每一个人的分工,为他们建好规则,合作完成之后不是结束了,学生们合作要发表合作的感想,与合作带给他们的好处。教师要记录观察,看看这种方法带来是不是更高的收益。

3 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数学融合的作用

3.1 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人的积极主动是会创造更多财富的,那么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多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举一个例子,可以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组都要想好这道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来为大家解释学习,每一组都要起来发表小组的意见,这样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有自己的思考,还会吸取别人的长处,把每一组的答案结合起来,我想这应该是比较完美的解答了,在每组的回答中,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积极发表观点想法,从而调动激发每个孩子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有利于树立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当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也可以培养竞争意识,举个例子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下位学生们布置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 让他们一起想办法解题,每个组要有四个人,率先解出题的组是有奖励的,最后一组也要有惩罚,解题期间不能用手机查询答案,可以翻阅书本,这次合作应该在课余时间班级里进行,教师多加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学生们都好积极啊,不管是为了奖励还是学习,大家都在努力着,同时也在比着赛,这就是在培養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每组的共同努力也在树立他们的合作意识,这就是双赢。

3.3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孩子最好的导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一个较好的方法去培养激发他们,小组合作学习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教师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与激情,为学生们合作学习创造好的条件,他会发现自己在小组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会更加积极,为集体做贡献,在参与的过程中就会找到其中的兴趣,就会变得非常热爱学习。

4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例分析

4.1 平面图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此题在小学数学中是重要的题目,是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为以后学习的几何图形做准备,所以在课题导入的时候,先询问学生有见过哪些平面图形和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例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PPT当中放映出这些图形,接下来是小组探讨环节,教师要请同学们仔细思考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有哪些图形,通过变形可以变成一个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何联系,这种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培养核心素养中是重要的环节。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和潜能,采用小组评比的形式,选出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组和最有思维想象的一组作为学生的表率,以此鼓励,接下来是教师总结规律的时刻了,要让同学牢记,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懂得举一反三,最重要是联系生活实际,毕竟数学是贴近于生活的,木匠工人在做材料的时候会用量尺量出图形的长宽高算出黄金比例,做建筑的设计,在结合实际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准备好PPT或者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材料,第二天与大家分享。

4.2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在进行分数的换算当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分数,小数属于同一概念,只是表达数的不同形式,所以它们之间有联系,可以互相转换,学生会疑惑,那为什么不用小数来表达,这是因为有很多得出来的结果,不是整数,如果用约数表示不够准确,可以采用分数的形式,那么,在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过程当中,先从加减法开始,让学生充分掌握书本上的加法和减法原则,在做应用题的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充分了解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题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使他们对解题的过程产生兴趣,激发活力,让同学们从基础上了解分数的来源和应用之外,我们要从数的概念角度出发,建立一个新的视角,分数与分数之间,不是分母数字越大,整体就越大,相对概念,对于数学的抽象概念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对小学生来说,有效的学习小数的概念帮助最大的是来源生活的超市当中的标价,为什么不是分数,因为分数书写麻烦不好计算。所以采用小数来表示,这就在侧面转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新的视角也会运用灵活自如,在新教育的浪潮当中,才会有能力去应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很多思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小学的数学教育当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更多的学习的乐趣,真正热爱到学习的事业当中。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同时体会到身边生活的乐趣,对生活充满憧憬使自己的学业生涯和未来道路确定目标,教师在小学阶段建立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道路做铺垫。所以,在小学的数学学习当中,让学生足够的掌握知识和学习的方法。

5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的思考,合作,分享,收获更多的想法和知识,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能力,让他们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更好的去发现,去探索,去认知,让学生们知道并得到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且得到学习的成就感,对学习有自己的兴趣,让学生们高效的接受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邵秀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48-149.

[2]唐学林.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策略探究小组合作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