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牙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的原因与防治体会

2019-09-10关明霞王玲玲刘儒强

健康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感染防治措施

关明霞 王玲玲 刘儒强

摘要:拔牙术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类型。手术虽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极易引起不良情况的出现,例如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阻碍。因此,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拔牙术后感染以及皮下气肿出现的原因,表现,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从而为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拔牙术、感染、皮下气肿;防治措施

引言: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影响。牙齿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拔牙患者的增多,各种术后问题也开始接踵而至。其中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便是拔牙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会造成生命威胁,但也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阻碍。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拔牙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其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一、拔牙术后感染

(一)感染的成因

1.拔牙术区伴有慢性或急性感染,导致在拔牙手术中或者手术结束后病灶入侵到牙窝处,引发感染情况的出现。2在拔牙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创面不易愈合,同时拔牙时间较长,导致伤口长时间处于细菌环境下,从而引发术后感染的出现。3.患者除了牙齿健康存在问题,可能还伴有其他方面的疾病,或者部分患者因身体较弱、年龄较大等导致抵抗力底下,都容易引发术后感染。4.在拔牙手术结束后,创口可能会滞留手术过程中的残留物,如碎骨片或用于切割的钻头等[1]。5.在拔牙过程中所用到的器械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或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口感染。6.手术者缺乏无菌操作意识,从而导致创口出现感染。7.操作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如炎性肉芽组织未被彻底清除,未对大面积裸露在外的伤口及时进行缝合等。8.在手术过程中未能有效进行止血操作,出现因血肿引发的感染情形。9.由于暴力操作导致意外创伤,继而引起感染。10.在术前麻醉过程中穿刺头未进行消毒处理,导致感染源被带入到深部组织。11.因为患牙处于放疗区域内,在放疗结束后拔除患牙后引发感染。12.患者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如福善美等,继而引发感染情况的出现。

(二)感染的临床表现

拔牙后的感染主要表现为两种,即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一般在拔牙结束后的3-4天内出现,主要表现为伤口疼痛、胀痛或者跳痛,在夜晚会更加严重。同时伤口的周围会出现肿胀出血情况,压槽内伴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因颌面部存在相互关联的结缔组织,因此局部感染的出现会进行渗透和蔓延,进而引发面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情况[2]。严重者则会出现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情况。但要注意区分急性感染与干槽症之间的差异性,避免将二者混淆而引发治疗失误。慢性感染一般表现为拔牙术结束数十天后出现的轻微疼痛、肿胀、红肿等,部分患者会伴有肉芽组织增生以及脓液渗出等情况,患者口中会有异味出现。如通过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则可能会出现牙窝槽内的阻射影响,这多数是由于牙窝槽内有残留的异物导致。

(三)处理措施

如患者发生急性感染,可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如发现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可采用氯化钠溶液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如果感染较为严重,在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还应采用引流术将脓肿切开,并用氯化钠溶液反复清洗创口,并将引流条放置于创口进行引流。如遇患者慢性感染,应首先对患者采取局部麻醉,并对患者拔牙窝内的炎性肉芽组织进行彻底的刮治,及时取出牙槽窝内残留的各种异物,并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牙槽窝,使牙槽窝内重新形成新鲜的血凝块,并需预防性全身使用抗生素,在3-4小时后伤口可逐渐愈合。

(四)预防措施

1.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在传统的拔牙过程中,常采用锤击法进行,这种手术方式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因此应采用微动力拔牙法,减少患者承受的创伤、减少手术时间,进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出现。2.改变传统的治疗器械。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提升,传统的治疗器械已经不适用于对患者进行进行。而颊拉钩能够对颊粘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对软组织造成损伤。同时金属强力吸引器的应用能够将牙窝内的异物及时清除,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3.优化手术过程中的缝合技术和切口的设计。在进行难度较大的拔牙术时,尽量避免严密的缝合。同时要采用封套式的切口方式,保证软组织能够顺利供血,增强创口的抗感染能力。

二、拔牙术后皮下气肿

(一)发生原因

患者咳嗽、吞咽、吐唾及言语等口腔活动;器械选用不当;使用牙挺时敲击力量过大;注射局麻药物时不慎将空气推入皮下组织;牙周组织疏松或附着消失后容易导致空气倒灌进入皮下组织;口内软组织切口过长、剥离过多、翻瓣去骨后手术时间过长等均有可能导致皮下气肿的出现;术后患者为清除口内异物而反复用力漱口、患者反复咳嗽等都可能引发皮下气肿的出现。

(二)处理方法

在皮下处理中,主要分为局限性肿胀和弥散性肿胀两种类型。在处理局限性肿胀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在几天内缓解。在弥散性肿胀的处理中,如患者同时出现胸背部的疼痛、吞咽困難等情况,则应该密切关注。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引发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力衰竭、气胸等,如遇上述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送往急救中心进行救治。

(三)皮下气肿的预防

1.改良手术器械。引起皮下气肿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当属用传统涡轮钻进行牙体切割。因此采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机,可有效避免气体直接喷入创口,极大地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另外,为了防止黏骨膜的滑动,可将组织瓣缝合固定在颊部黏膜,或应用颊拉钩将组织瓣牵开后固定[3],从而避免口内气体压入软组织内形成皮下气肿。2.减少手术创伤,合理设计切口,缩小手术切口,减少组织瓣翻开范围。拔牙术后对位缝合创口,嘱患者在术后当天不要进行漱口,剧烈咳嗽、吹奏乐器等活动,从而有效避免口腔内压力变化,防止皮下气肿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胡开进,刘平,周宏志. 拔牙后是否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6):706-707.

[2]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07-742.

[3]胡开进.口腔外科门诊手术操作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感染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