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开始包容幼儿的“坏情绪”

2019-09-10叶倩云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4期
关键词:放学情绪小朋友

叶倩云

幼儿在3-6岁时期,自我情绪开始萌芽,幼儿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在这段期间对幼儿给予情绪的关注和解决。这段时期外界给予的正面反馈,将有助幼儿形成的优秀的情绪处理和自我生活模式,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案例一:这天上午入园的时候,子欣小朋友哭了,从一楼一路哭到三楼的教室里,小朋友都围着她问“你怎么了,你为什么哭?”,我先帮她擦了擦眼泪,让她喝了半杯温水,待她稍微平复情绪了,我问“能告诉老师,你怎么了吗?”孩子还没回答,生活老师在一旁说“这孩子经常早上哭,肯定是不想上幼儿园”,我用眼神示意生活老师暂时不说话,我张开手,将子欣抱在怀里,问“你悄悄告诉老师,你不高兴吗?”子欣点点头,我又问“是因为什么不高兴呢”,子欣看着我,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我又接着问“现在你能先和小朋友玩一会吗?”子欣点点头,从我怀里走出来,旁边的小为热情地拉着子欣的手,两人一起到旁边玩了。过了一会,吃完点心,我看子欣的情绪已经平复,便请她到我手边,拉着她的手说“现在你好点了吗”,子欣看着我,慢慢地点点头,然后轻轻地笑了,我问“早上刚入园你不高兴吗?是不是谁批评你,还是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子欣先点了点头,然后慢慢地说“今天早上妈妈一直催我吃饭快点,我还没吃完,妈妈说我慢吞吞就不让我吃了,而且一路批评我,说我总是慢吞吞,做什么事情都慢。我很想妈妈……”说完,她又陷入了情绪中,眼眶红红的,似乎下一秒就马上要哭出来,我一看,赶紧打断她,说,“子欣,老师知道了,你是因为吃饭比较慢被妈妈批评了,而且很想妈妈,所以就哭了,对吗”子欣点点头,我抱了抱眼前这位娇小的子欣,安慰了她两句,鼓励她吃点心和午餐要认真,承诺如果她进步了会表扬和奖励她,她听完就走到一旁和小伙伴一起看书了。

案例二:午睡起床时,其他小朋友都起床了,恬恬还躺在床上,生活老师提醒她“孩子啊,要起床了”,恬恬听了把被子蒙在头上,我一看,走过去轻轻把她的被子掀开,看到她眼睛红红的,眼角有几滴眼泪,显然是刚刚哭过。我小声地问“恬恬,你怎么了,是要小便吗?那要赶紧下来”,恬恬摇摇头,任凭我怎么问,她都只是摇头不说话,我又说“你先起床吧,一会小朋友们都要去玩了”,听到其他小朋友要走了,她起身很快把自己的衣服穿好,跟上队伍。

喝水的时候,恬恬呆呆地坐着,值日生提醒她赶紧喝水,她“哇”地一声哭了。我看恬恬情绪不高,就安慰她“是不是想妈妈了,大家玩一会就很快放学了呢,妈妈一会就来了”,她听完,丝毫没有变的开心,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不想妈妈来接,妈妈会接我去学跳舞,放学就要去。”我一听,总算明白孩子不高兴的原因了,放学就和家长约谈了。

“坏情绪”不是只有成人才有,通过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孩子在园期间也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会造成其“不开心”、“不高兴”等不好的情绪,其程度大都处于轻微状态,可能是哭一哭鼻子就过去了,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坏情绪”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幼儿教育应当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权利。幼儿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角色,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围绕幼儿的发展展开的,老师必须遵从“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并做到以下几点。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有尊重的需要,幼儿也不例外。幼儿从家中告别了自己最亲密的妈妈来到幼儿园,在新的环境里,是非常孤独的,开始思念自己的亲人。当中班孩子已经度过“分离焦虑期”后,他们在生活中会非常渴望和老师、同伴等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他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接纳以及尊重。孩子有被爱的需要、归属集体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老师要敏感地关注幼儿的这些情感需要,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成人和同伴的关爱和重视,允许幼儿时不时的“想妈妈”,适当引导和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暂時“忘记妈妈”,甩掉心理包袱,和老师、和小朋友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融入集体中。

鼓励幼儿自我成长。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3-6岁幼儿自我意识增强,企图向别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做一些“表现”自己的行为,有个别的行为可能会超出能力范围。所以,孩子内心是渴望能够自己做选择的,我们可以留些空间让幼儿自己做选择,让他们“懂得选”,还会“说出自己想法”。比如,在点心后的自由时间,可以选择“玩木偶或者看图书”;在区域游戏中,不仅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玩什么区,还可以选择玩区域里的什么玩具;在体育游戏时间,可以提供多种材料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样,孩子也会认真对待自己选择的活动,在选择的过程中将体会到独立自主长大成人的感觉,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

积极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对待身心发展都还不成熟的幼儿,需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老师建立情感联系,让幼儿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老师是可以信赖的,这样孩子就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下尝试说出自己的苦恼,学习自己解决问题,也让幼儿认为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是可爱的,是重要的。继而建立起幼儿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这些积极的心理表征,将成为日后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并且会贯穿其一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

所以,如果我们老师能从心里接纳孩子,尊重孩子,包容孩子的坏情绪,更加积极地关注和回应幼儿的“小别扭”、小举动……从小处着手,慢慢地,会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更加有能力,更加自信。

猜你喜欢

放学情绪小朋友
放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放学歌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情绪认同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