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桥”课程点亮当下照亮未来

2017-12-26康维于桂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建桥孩子课程

康维+++于桂芬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小学秉承“明理——建桥”办学理念,立足于“一体(以学生多元发展为主体)、两翼(以人文、科技为两翼)、三支撑(以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校园环境为支撑)”的办学策略,实践“健康+诚信+智慧”的育人目标。

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载体,承载着实现师生完美生活的使命。李桥小学打破三级课程边界,依托“人文润泽、科技涵养”两大支柱,通过“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实践、自然与科学、艺术与健康”四大领域,规划 “建桥”课程体系,“建”有搭建、创建、提供之意;“桥” 借校名“桥”字借物喻理,“桥”就是从此岸到彼岸的途径,喻指师生成长的路径。“建桥课程”通过基础课程、延伸课程、全景课程三环一体,架起筑梦的生命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实现梦想的信心与实力!

基础课程夯实“桥基”,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基础课程是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校本化实施为主,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国家课程内容的宽度与厚度,积蓄学生成长的知识与能力,为“桥”的构造打下坚实的根基。

我们从语、数、英三大主打学科入手,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模式,丰盈课程实施手段,开发学科校本课程教材。目前我校已经自主编写语数英学科拓展学习校本丛书多册,把三大学科上升为三大课程。

在语文基础课程建设中,通过研发“大阅读1+N”校本教材,实现语文课上的“一托一”阅读,践行“大阅读”理念,融入诵读概念,开发小时段经典诵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随机浸润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语文课牵动多种学科教学,实现语文不只是语文。例如:四年级的“北京的四合院”一课,就是语文老师来牵头,设计了为期一周 的“四合院”主题课。 语文教师带孩子实地参观,走进“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易郡”“故宫博物院”等地,亲近四合院,使孩子们对北京的四合院有了感性的认识。回到校园,孩子们又和劳技老师、科技老师一同拼插四合院,初步感受四合院的结构特点、建筑特色;美术老师引领孩子们了解关于四合院建筑的五行文化和建筑设计文化;在品社课上,同老师、学伴一起分享四合院中蕴含的孝亲文化、等级文化、植被种植等文化;语文教师又带领学生走进语文课本《北京的四合院》一课,结合文本了解四合院古今变迁、中西差异,结合名著《红楼梦》中对四合院的描写等,体会文章布局谋篇以及景物描写的方法,落实写的功夫。这样一系列的联动,使学生对传统建筑四合院的认识更加丰满,对四合院也有了更深的情感,产生了保护老建筑的强烈愿望,形成学生对四合院建筑的整体认识。可以说,语文课程的立体建构,实现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课程学习。

数学学科是以数学的实际应用为主的课程,结合学校研发的“好玩的数学”校本教材,使学习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体现数学的生活应用价值。例如:我校在中年级开设了“数学绘本创作”课程。孩子们阅读安野光雅的《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墨菲的《数学启蒙》等数学绘本,用心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美妙,学习作者如何将一个个数学概念和知识点融进丰富的故事情境中。他们尝试着自己去创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如《给小蜈蚣穿鞋子》绘本,就构思了蜈蚣一家给小蜈蚣买鞋子的童话故事。绘本中,学生创设了贴近生活的场景,表达对所学“乘法意义”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乘法”的理解。就这样,在生活中解释、应用曾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通过绘本创作, 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世界,看生活,用生活的语言写数学,这就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结合了起来。绘本创作还提升了孩子们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绘画能力与技巧,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英语学科是以语言应用为主的课程,利用《Happy英语》校本教材,实现学生对英语实践应用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认识。

学校不单在三大主学科丰厚课程实施形式,对于所有国家课程我们都遵循“厚度与宽度”的原则,打好基础课程。

延伸课程拓宽“桥面”,为学生铺设个性发展之路

延伸课程重个性,是以国家课程为根,进行各学科间横向沟通、縱向延伸的个性开放性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衍生课程。我们关注的是学科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延伸课程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个性发展,因此,我校在课程的横面上开设60余个足够丰富的延伸课程,每周一节自选大课,让每个孩子在多元体验中发现自我,找回自我,发展自我。

1. 校内教师是课程的有力开发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已然发生改变,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于是,学校将特色教师资源的开发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健美操专业科班出身的冯峰老师开发了“啦啦操”课程;以音乐课程为根,辐射出郭振山老师的舞蹈、刘京利老师的校园剧、管乐等多个艺术自选课程。孩子们走进中山音乐厅,登上艺术的殿堂;走进央视,登上了央视少儿春晚的舞台。色粉画协会会员李根老师开设色粉画课程……依托他们的专业功底,学校的艺术课程因此丰富起来。

史宝国、王亚彬、王绍芹老师对科技十分“着迷”,加之我校是“科技”传统校,又是科技社外活动教育基地,在三位老师的引领下,学校的科技课程成为孩子们踊跃参与的金牌课程。教师们研发了一套“科学与生活”课程校本教材,共6本。设计了60个探索主题,内容涉及声、光、电、磁、力、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自然科学等知识,每个探索主题内容都是独立的,但是从整体的课程设置上,内容的难易程度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每一个探索主题都适合一定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这些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应用、创新,完成个人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本套课程系统的学习和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挖掘少儿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理解、想象、推理、创新、表达等知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科学团队还创编了《仿生动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教材。此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分低、中、高三册,每册内容中都有延伸的环节,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制作更多他们喜欢的仿生动物模型;开发了以动手实践为核心的“SELF”课程,把生活、科技与制作很好地融在一起;构建了灵巧手、未来工程师、航模、海模、波音创意飞行、单片机、机器人、电子技术等17个科技课程;创建桥小天使科技馆,为孩子们提供造梦空间。我校把每年10月份定为学校的科技创意课程月,开展以体验为主的科技活动,让孩子用科技感受生活,开展不同形式的脑思维运动会,创造一种体验性、思考性文化。

信息技术教师抓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点, 把信息技术与游戏结合,衍生出游戏编程Scratch课程,孩子们利用可视化模块,有机注入学科知识,参与互动式引导教学,自主探索,发散思维,形成综合能力,让编程更简单,更好玩。

体育教师为学生开发了融趣味与健身于一体的球类课程、武术课程、太极禅课程等。其中,太极禅课程还聘请国际巨星李连杰先生来校指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体育的热情。

2. 家长资源是课程的鼎力支持者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家长都从事不同的行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拿手绝活。我校把握家长的教育契机,通过前期调研家长们的工作与特长,和有合作意向的家长进行协商,开设了“家长大讲堂”课程。

学生家长每周都有一次机会利用中午时间走进学校,登上讲台。“家长大讲堂”的内容涉及环保、安全、科普、艺术、法制、民俗等多个领域。家长讲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医院工作的家长教学生如何预防疾病;从事“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工作的家长为孩子们带来关于“垃圾食品的危害”的专题讲座;从事民航驾驶工作的家长为孩子们介绍航空安全知识;还有的家长教孩子们练习书法,为孩子们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此时,同年级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走班上课。

家长愿意讲、学生喜欢听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聆听各行各业“老师”的教导,受到孩子们的一致欢迎,也使老师们受益匪浅。这种别具特色的课程模式,构筑了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互动的平台,完善了学校、家庭、社會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创新了教育形式,充分挖掘家校合作的巨大潜力,有利于三方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社会资源是课程的给力协作者

学校积极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借用区位优势,携手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丰富课程形式,为学生搭建高端成长平台。高端的专业科技队伍一次次走进学校,带领孩子们走进神奇的科学课堂,体验奇妙的生活世界。课程主题围绕地球有关知识,讲述神秘的南极、美丽的宝石、神奇的地貌、探索地球的有力武器、如何保护人类家园等,激发了孩子们热爱自然科学的热情。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上的充盈和眼界上的开阔,更重要的是经过与一线科学家的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心中“小小科学家”的梦想,能够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坚定。

在延伸课程的构建中,学校转向开发多种人力资源,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丰富课程设置,引导每个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全景课程形成“桥网”,为学生点亮未来的梦想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各个部分分立的课程能发生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了有机相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我校的全景课程重视野,以学科内容、社会问题、生活实践为根,开发学习主题,建立多个学科之间有意义联系的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单元,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内容实现立足于真实场景的多角度、多层面、多向度的认识。全景课程体现的是无边界、无空间局限的多样化学习,在自主与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培养知行合一的社会人。

1.“文化行走”课程

“文化行走”课程打通了课内与课外,体现综合知识的运用,带领孩子走出校园,体验大文化。学校带领孩子走进梅兰芳大剧院,体验国粹京剧,去感受原汁原味的名家、名曲,领略刘长瑜等老艺术家的风采;走进老舍茶馆,品尝盖碗茶,老北京八件,看传统艺术表演,知晓茶馆的发展演变,从而丰富对老舍、老北京文化的深层认识;走进德云社,与相声演员同台互动,参与传统艺术表演,实现了学习内容的立体化建构。

学校还利用暑假,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胜地延安,感悟革命精神、红色文化;走进十三朝古都西安,感受中华历史文化……回到学校后,《文化行走》课程的序曲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小主讲·大课堂”。每天中午12:10开课,课长30分钟,小主讲们所讲内容分别是“延安,革命精神的发原地”“唐朝风韵”“寻根黄帝陵”“见证奇迹的时刻”等,这些内容全部是假期中学生走进延安、西安的所见、所感、所思,全校学生自愿听课。

“文化行走”课程给更多的孩子搭建表达与分享的平台,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文化,传播文化。

2.“节气与文化”课程

学校结合北方气候特点及24节气文化,对气候变化、农耕时节、动物活动、植物生长、节气谚语与节气相关的诗歌文章等,开展自主学习,走进生活实践进行传统文化探究体验活动。课程不仅关注60%的京外籍学生所在省份的衣食住行等文化,还让学生体会古老的中华民族智慧。

3.“探索大自然的肾——走进湿地”课程

本课程融合科学、品社、德育、体育、美术、数学等学科,围绕“探索大自然的肾之亲近植物”“探索大自然的肾之寻宝动物”“探索大自然的肾之多样生物”“探索大自然的肾之发现水源”等多个探究主题,开展序列性的学科实践活动。学生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感受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要和谐相处,用科学的方法去保护自然。

4.“丝路思语”课程

由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共同开展实践研究。语文方面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名家名篇、诗歌散文,仿写创编,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数学是结合教材中的租车、坐船、促销等合理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合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英语则结合教材中学过的基本句型,用英语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音乐课上,欣赏《丝路花雨》大型民族舞剧,创编《张骞出使西域》大型歌舞剧,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表达的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美术课上,学生欣赏纪录片《敦煌莫高窟》,了解壁画、雕塑、建筑特点,学会欣赏民族传统艺术魅力,体验并感受绘制壁画活动的乐趣,激发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社会课上,欣赏纪录片《一带一路》,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金融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生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5.“‘翼向天开”课程

带领孩子走进机场,开展主题实践探究活动,研究机场内的中国元素和科技应用,参与志愿者服务,统计航班的起降次数,探究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亲近外国游客,大胆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多种学科知识,而且通过实践体验开拓了视野,从这里出发,他们已走向了世界。

6.“漫游天下”课程

此课程以语文教材中提到的国内名胜古迹、著名景点、省市地区为教学内容,邀请导游院校讲师走进学校授课,丰富学生的人文认识。讲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沟通古今,融通地理、历史、数学等学科,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更爱语文,产生民族自豪感。

7.“省际文化——赞家乡”课程

让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学生利用假期通过走访、参观、拍照等形式,从家乡的地域特点、饮食文化、旅游博览等方面整理资料,形成课程文本性资源。课程的开发来源于学生,又回归于学生。

“建桥”课程照亮未来

积极开发校内外资源,实现课程的立体构建与有效实施,历经短短几年时间,李桥小学的课堂教学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教師的观念变了,变“教师多做事、学生少做事”为“让学生多做事、教师少做事,让学生会做事,教师助做事,让学生做好事,教师想新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动”起来了,学校不断探索“对话——分享”式思议课堂形态,通过学生与课本、同伴、教师的对话互动,将学生问题转变为课程资源,在过程分享中达到行为、思维和情感的深度参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厚”起来了,不再是“就一学一”,而是“举一反三”,纵深联系,横向拓展。

学习的时间“活”起来了,不仅有小课时的诵读时间,也有大课时的连排美术课,还有每天下午60分钟的大课时学科实践课和自主选修课。学生学习的空间“多”起来了,“人和”“地利”“天时”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各类课程资源的边界被悄然打破,“融合”成为我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常态。

课程的评价“亮”起来。我们突出“四点”关注,即兴趣点、方法点、辐射点、价值点;从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还引进教育部课题研究专家提出的“商数评价”, 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总之,我们努力打破传统课程观,学生的学习场所从课堂走向社会,学习内容的载体也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倡导走出去,引进来,巧整合,讲联手,实现全学科育人、育全人的目的。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课程的高度整合性、多元选择性将越来越凸显,“私人定制”式的课程将打破“一刀切”式课程模式,对教师提出更大的专业化挑战,但我们深信,一“桥”(建桥课程)通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李桥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建桥孩子课程
卢沟桥建桥八百年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虫儿飞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西夏《黑水河建桥敕碑》文体性质初探
美国建桥评价方案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