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09-10杨正英

南北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探索

杨正英

【摘    要】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逐渐重视高职院校对学生软件技术的培训。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初步取得了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我就探索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  软件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05

我们都知道现在学生毕业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来源于高职院校对软件人才的不正确培养模式,高职主要注重对学生程序设计的培训而不重视学生对程序的开发,学生对于程序操作仅停留在中等技术水平,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是需要高端人才,这就使学生就业困难和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出现了。就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措施,以我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时对于知识概念的混淆

软件教学中有许多概念相似,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程序技术,虽然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相似的概念,但是这些程序技术的操作过程以及作用结果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如果教师没有将每一个程序技术的概念泾渭向学生分明地讲解清楚,学生在运用程序技术时混用就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出现。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自己就混淆了程序技术的概念,在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时是按照自己的错误理论讲解,同时现在的学生依然存在唯书、唯师、不敢唯实的思想,他们在发现教师与书本上所写的内容不符合时也不敢直接向教师提出质疑,依然坚持教师所教的,这就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错误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成功。

(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院校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我们都知道软件人才的培养很注重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锻炼,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有许多教师确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会经常看见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抽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都稳操胜券,但是一旦让学生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时,可能连在电脑什么地方找程序都不知道,面对计算机学生一脸茫然。学生平时上课周末休息,假期放假,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

(三)学生专业课程太多,学习广泛却不精深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软件工程又要学习人工智能,既要编程语言又要开发设计,其中所学编程的语言又分为许多门课,例如Visual Basic.NET、C语言、Python、R语言等,这些学科不仅复杂而且相互独立,通融性极差学生不能将其联系起来学习,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这些课程。此外因为学生任务量重对每科分配的时间极少,从而不能深入学习,学生学习的课程虽然多但是却不精深。

(四)部分教师自身教学理念落后

部分高职教师是直接从院校毕业就当教师开始教学,自身对于知识的来源仅仅是书本以及教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教师并不知道企业对于软件人才的变化,闭门造出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依照课本以及自己的教师所讲的内容讲解,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轨,学生毕业以后并不符合企业以及市场的要求。

二、关于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策略

(一)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概念的区分,让学生正确掌握软件开发的理论知识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理论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设计开发这一门课程中,有许多的程序技术的概念相似但是作用却不同,是程序设计开发中的中流砥柱,教师向学生讲解清楚每一个程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这些程序设计泾渭分明在开发软件时能清楚知道在哪一步需要使用到什么程序设计,正确走好每一步,使結果的正确率提高。例如编码技术与编程技术仅仅是一个字只差,其内容却是大相径庭的,编码技术是指通过中间编码语言将自然语言转换为机器命令,而编程则是指开发功能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的过程,两者不仅概念不同,其所用工具、专业技能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教师需要注重这些看似相同却不同的程序设计概念,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再想出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两者。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课程结合

软件人才培养这门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知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对软件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现在高职院校都会为学生提高计算机进行练习,教师在讲解完一个软件设置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实际锻炼,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开发一个软件,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同时锻炼操作技能,学生在设计开发软件时创新设计理念。同时教师在假期还要让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从而锻炼操作能力。当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符合企业人才需要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精简学生课程,让学生用大量时间精读专业课程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学生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所以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学习广泛的学科,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为他们精简课程,缩小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抓重点掌握主要知识。这样学生会有充分的时间专攻主要课程,学习软件设计开发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高端人才,符合企业的需要。

(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针对于教师自己文化素养落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不符合企业的要求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时刻观察企业要求变化的同时及时传授学生新式的解决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跟上市场的变化,在毕业以后能更好的找到工作。

综上所述,教师及时准确发现找出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从而有效提高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为市场和企业培养一批批精英以满足需求,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学习技术,在毕业以后能更好的找到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丙秀.论高职IT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2).

[2]乔晓梅,鲁广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福建电脑,2005(10).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