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1)

2019-09-10王金环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教学活动小学语文

王金环

摘 要:小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应用语言知识,理解语文学科的魅力,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下文中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希望本研究的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语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语用能力培养现状

(一)缺乏想象空间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调查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和创造力高达96%,但在7岁上学以后会发生逆转,直到10岁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只剩下4%。同时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由此说明,中国孩子比同龄的外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差很多,而这种差距仅在儿童时期就被体现出来了。

(二)语言表达不全面

小学生的语言概况能力目前存在不全面的情况。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来总结,凡是有过向老师“告状”经历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都会相对更好一些。而现阶段的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总结不出中心内容,或者出现内心很明白而语言无法表述全面的情况。

(三)语言苍白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受识字数量的限制,对于课外书的阅读量比较少,所以他们表达出的语言也较为苍白,基本接触到的词汇只限于生活、家长、课本,而对于文学界的相关词汇几乎没有接触机会,所以语言表达较为苍白。

二、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夯实字词基础,为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奠基

汉字数量众多,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还能不断形成新的词语,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字词学习的负担较大,并且学习内容枯燥,容易引发学生的方反感,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积极采取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汉字的音、形、义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词基础夯主要是针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这部分学生识字量不多,因此在词汇应用上显然能力不足,影响小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因此笔者在指导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针对陌生和重点的字词引导学生反复认读和书写,建立音与形的关系。必要时候可以结合实物,深化记忆。例如,《静夜思》一课教学中,如“举头望明月”中的“明月”,为了引导学生区别组合和相近字词,我就利用问题引导,如你们见过月亮吗?月亮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呢?那么明月是什么样的月亮呢?月亮在外形上具有弯弯的特点,因此这个月字也就具有弯弯的特征。“明月,明是明亮、闪亮的感觉,太阳照射到月亮的时候,月亮将太阳的光亮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光亮。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字词,使学生在应用过程中达到“词可达意”的效果。

(二)丰富语言积累,为语用能力培养提供动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但是小学生语言表达经验缺乏,在思维表达能力上显著不足,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应用语言工具自我表达,实现语言素材内化,为语用能力培养提供动力[1]。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语言积累,引导小学生关注课内外的名家名言,感受语言表达的绝妙之处,为进一步应用提供助力。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价值的部分、不断咀嚼。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描写园子里植物自由生长,“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这样的表达突出了祖父园子的自然状态和慵懒情调,表达了作者对回忆的柔软情怀,对祖父的爱与怀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文章片段,引导学生自然流露,合理应用语言文字。

(三)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其本身就具有很大内在关联性,因此我们在指导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可以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构建有效课堂[2]。如在《梅兰芳学艺》中,“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种语言表达技巧,形象生动地说出了梅兰芳眼睛的灵活。学生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时候如果可以利用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强化应用,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本课时教学结束之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拟人手法,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如同桌、父母、以及朋友,也可以是花草、树木和动物等,但是要求利用拟人手法,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读写结合,实现了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四)调动情感要素,创新语用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发现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对学科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笔者在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常利用游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要素,使学生主动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自我表达,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应用功能。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创编剧本,做好小组分工,角色分配之后,在课堂上表演情景剧。我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要用的道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剧情和对话,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应用,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自己加工和创编对話,优化情节表达,体现语文思维。且学生在创作剧本和表演的过程中,都可以再度深化理解文章内容,实现情感要素调动,优化学科教学效果,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语用能力现状,又针对其短板做了培养方法说明,希望能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踊跃思考,并多提供给学生组织语言的机会,而不要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死板学习。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学理念,以迎合新时代的教育方向。

參考文献:

[1]徐春燕.浅谈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9(02):37-38.

[2]王银菊.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7(Z5):67-69.

[3]程燕.浅谈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0):113-116.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教学活动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