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强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9-09-09朱双玲找崇霖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外渗白血病

朱双玲,找崇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急性白血病又名血癌,是指造血干细胞恶性病变致细胞正常增值、分化能力受限,出现细胞无限制增长。临床症状以莫名发热、白细胞浸润及食欲减退等为表象。根治该症方法之一即骨髓移植,但成功患者并不多。故大部分患者以化疗为主,化疗期间多会出现毒副作用致病痛加剧,引发不良情绪影响化疗正常开展。强化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加强患者主体地位重视程度的护理模式。马琳[1]提出以强化护理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中效果确切。故本文就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行强化护理的效果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血液科急性白血病化疗者58例,依病床单双号分组。观察组(n=29)年龄26-57(41.9±15.7)岁;对照组(n=29)年龄27-58(41.7±15.9)岁。两组基线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者。(2)排除标准:年龄<20岁、合并其他血液科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及其他基础病,遵医嘱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做好药物外渗预防护理,叮嘱患者多饮水。告知患者家属需保持饮食清淡,适当增加营养。于患者疗程完成后告知患者下次化疗时间,并叮嘱其避免在公共场所逗留太久。观察组予强化护理。①建立强化护理小组。选用血液科的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3名及护师6名参与试验。所有护理人员均具有资质证书,临床经验丰富。实验前由护士长牵头完成了护理培训及成绩考核。②疗前强化护理。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化疗安排。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予心理指导。加强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化疗的认知。如患者营养不良可行营养支持。告知患者家属减少药液外渗的方法。如静脉留置针、静脉置管及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法等。全面评估患者口腔粘膜并于进食前后检测患者口腔状况。指导患者以弱酸性3%碳酸氢钠漱口液仰头20°漱口。③疗中强化护理。用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外渗风险系数,嘱其加强重视。若患者出现药物外渗可以2%利多卡因以渗漏点为中心局部封闭,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20 mL+25%硫酸镁10%+维生素B12500 μg混合,冷敷48 h。嘱患者饮水量保持在2,500 mL/d-3,000 mL/d。化疗当天早餐尽早,6:00为佳,多以营养易消化饮食为主。中间间隔时间可延长,恶心呕吐可缓解。或以色香味聚全德饮食增加患者食欲。需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夏季19oC-24oC室温为佳,冬季18oC-22oC室温为佳,相对湿度需在50%-60%。食物需经微波消毒5mi后方可食用,水果洗净浸泡于1:2,000洗必泰5 min后削皮可食。④疗后强化护理。化疗后需每日或隔日检测血常规。积极取得患者家属配合。及时评估患者化疗期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并予预防干预。如恶心呕吐可指导患者深呼吸、按压合谷穴缓解;如患者便秘可增加粗纤维、维生素进食,如仍不缓解可辅助通便护理;若口腔出血可叮嘱患者更换软毛牙刷刷牙,刷牙不可用过度用力,增加漱口次数;若患者体温高于37.5oC伴咽喉肿痛可告知医生予抗感染药物处理;若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肛周感染可于便后以44oC1:5,000高锰酸钾坐浴30 min、或外涂痔疮膏消炎止痛或紫外线局部照射,2次/d。若患者化疗期间出现其他毒副作用可予对症护理。告知患者家属保持病房空气境界,阳光充足,减少感染。勤更换内衣裤,保持会阴及肛周清洁。以正确方式刷牙漱口。⑤出院强化护理。出院前落实健康宣教及注意事项告知。嘱患者外出佩戴口罩,定期复查血常规。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充足睡眠,禁食刺激性事物。出院后需保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毒副作用及不良情绪差异。不良情绪于出院前检测。SAS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执行。百分制,分数升高焦虑加重。SDS评分以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同上[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对比结果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如P<0.05则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化疗毒副作用对比 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0.69%,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不良情绪对比 观察组SAS评分为(39.7±10.1)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5.3±9.7)分,统计学差异显著,t=2.154,P=0.036,P<0.05。观察组SDS评分为(40.1±9.9)分,SDS评分为(49.3±9.1)分,统计学差异显著,t=3.684,P=0.001,P<0.05。

3 讨论

强化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全部护理工作均围绕患者进行。急性白血病多表现为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以化疗治疗为主[3]。药物可迅速杀伤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改善疾病体征,使血象及骨髓象恢复正常。但化疗药用毒副作用较大,严重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毒副作用较大,心理承受力备受摧残,多数患者因化疗致用药抵抗。且患者家属忧思过度,致病房气氛压抑,影响疗效。强化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揪住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源,加强临床重视。故本文强化护理多以毒副作用为突破点,辅助日常护理内容,落实于临床。本次强化护理共由四项组成,即疗前强化护理、疗中强化护理、疗后强化护理和出院强化护理。疗前强化护理以健康教育及预防毒副作用为主;疗中强化护理以药液外渗控制、增加饮水及口腔管理为主,力求降低毒副作用对患者的侵扰;疗后强化护理可消减毒副作用的痛苦;出院强化护理可叮嘱患者注意事项,提升患者重视度。经本实验可知强化护理干预可减少化疗毒副作用,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建议将强护护理模式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临床,缓解患者毒副作用之苦,可保化疗顺畅。

综上所述,强化护理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临床可减少化疗毒副作用,消减不良情绪,实用性高。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外渗白血病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