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学科建设早期记忆(1958—1988年)

2019-09-09冯明洋

艺术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学普查广西

冯明洋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5)

广西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艺”)复建初期,未设“音乐学”专业。当时的音乐系只有几个教研组——声乐组、民乐组、管弦组、键盘组、理论作曲组等。音乐学学科基本涵括于理论作曲组的理论专业,具体负责民族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论、音乐欣赏与评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等课程(主要为各专业共同课或寒暑假自由采风课)。而作曲专业,则具体负责歌曲作法、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自由创作等课程。

我个人侧重于理论专业,主要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及中外音乐史论、音乐欣赏与评论等课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京沪高校分别成立音乐学系后,我们也开始试办音乐学专业。此前理论作曲组的共同课与采风课等,正为之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其重要的专业性学科建设,集中体现在采风普查(田野考察)、参与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以下简称“《民歌集成》”)、音乐史论课程教学、音乐理论专业实验班教学等具体实践中。

一、寒暑假采风活动

1959年冬至1960年春,桂西南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工地聚集着各县主要劳动力,也是歌手、歌师、歌唱活动最佳聚集地,机会难得。广艺音乐系李志曙教授邀约青年教师张梅、冯明洋和学生覃凤仙等组成采风组,利用寒假和春节,前往德保、靖西、田东、平果四县进行田野考察。此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曾举办和组织过广西民间文艺汇演、民族地区普查等活动,有大批人文史料和民间文艺资料可供参考,为此次田野采风做了充分准备。

采风组在李志曙指导下,采用国际音标记词、巴托克记谱法记谱,边访谈,边记录,边学唱,边录音,边拍照,工作深入细致,方法规范、专业,而且就地整理谱、音、文、图全套资料及《桂西南四县采风报告》(冯明洋执笔),并被当地文化馆站负责人认可后复制、留存。回校后,课题组及时向全系师生汇报、展演,并将资料油印成册,分交系办、学院民族艺术研究室(以下简称“民研室”)存档。

寒暑假自由采风,在音乐系师生中蔚然成风。如继《桂西南四县采风报告》后,李延林的“桂平采风”和“金田起义民歌”专题报告,《瑶山采风》《瑶山春好》钢琴组曲创作;丁丕业的“苗山采风”报告及《苗族组曲》(声乐与钢琴)创作;以及稍后陆续出版的冯明洋的《论德保壮族民歌》(刊《广西文艺》)、《壮族民歌》(刊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论丛》第2辑)和中提琴与钢琴组曲《南壮情诗》创作(广西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广西音协”]油印散发,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创作》选刊),李志曙的《广西二重唱民歌29首》(上海文艺出版社)、带钢琴伴奏的《壮族民歌11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和《歌海浪花——广西民歌改编歌曲选》(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等。这些成果对全系的教学、创作、科研,都起到促进作用,积累了经验,也是广艺音乐学学科建设的早期基石。

二、广西民间音乐采风队的组建及采风试点

中国音协与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过中国文联与文化部,于1960年代初下达文件,通知各省(市、自治区)文联与文化厅局,开展各地方各民族的民间音乐普查工作,准备出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为全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系统工程进行试点。

广西文联与文化厅动员广艺学术与人才资源,创建了“广西民间音乐采风队”,队员主要为广艺音乐系1963届各专业毕业生。总领队由满谦子副院长(也是文联副主席)亲任,指导教师有张梅、冯明洋,以及文联、文化厅方面的李佳向、甄伯蔚、李中荣、朱锡华等。

首先,开办采风培训班。培训班以中央文件、民族政策文件精神等为指导,以中国音乐研究所印发的《采风手册》为教材,结合广西地方民风民俗、人文地理、历史常识和历次民间文艺汇演与采风资料,学习规范化、标准化的田野调查方法、记谱法、记词法(包括国际音标读写)、普查报告写作等基本技法技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语言委员会支持下,培训班特聘相关专家授课,学员通过考试正式成为采风队员。

其次,采风试点。经调研,选左江两岸的崇左、扶绥(兼及大新、天等、宁明、龙州)等县作为采风试点。这里的左江支流明江,有广西先民百越文化遗迹,如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属壮族南部方言区及南壮民歌的代表区域。

新组建的采风队指导教师中,崇左有张梅等,扶绥有冯明洋等。两县采风队员均以乡分组,要求各组以采风报告形式,整理成“谱、文、音、图”全套资料(当时称“四全资料”),交由指导教师编撰为县的普查报告。我负责编撰起草了《扶绥县音乐普查报告》及“四全资料”,经过采风试点工作总结,合成为首部卷宗,作为示范性模本,交广西文联采风办及广艺民研室存档。

三、全面普查,分片采风

采风试点总结工作后,采风队一分为三铺开,正式开展全面普查。

第一批,桂西普查。分片采风选在桂西三县,指导教师朱锡华负责德保队,张梅负责靖西队,冯明洋负责那坡队。此批普查除采风外,还有两个任务:一是边采风边辅导,为次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准备节目;二是边普查边带实习生(1964届毕业生提前实习)。

桂西三县普查的采风资料,在左江试点成果基础上,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并结合全国采风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将“谱、文、音、图”四全标准归纳为“质量高、品种全、范围广”的九字方针,这也成为之后广西普查工作的样板。三县资料中,我负责总结整理执笔编纂的《那坡县各族音乐普查报告》及全部“谱、文、音、图”由广西文联油印成册,并分交文联采风办及广艺民研室存档。我自己珍藏的一份,作为“附录”附在拙著《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52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这些对全国音乐学学科建设也具有添砖加瓦的作用。

第二批,桂北普查。经过培训班、采风试点、桂西普查的一年实践,广艺音乐系1963届毕业生组成的采风队,50名左右的队员已成长为广艺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的首批骨干。他们带出的1964届毕业生学友,通过桂西普查实习,也成了次年桂北普查工作的主力队员。

桂北普查对象,选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里的壮、汉、苗、瑶、水、仫佬等族民歌是桂北风格的代表。两县采风队指导教师与领队分别为:张梅与区明英负责环江队,冯明洋与王汉光负责罗城队。同此前的左江试点、桂西普查一样,此次桂北普查的田野工作也是分区分组进行,要求在全县各区各组采风报告的基础上,编撰全县的普查报告。我和王汉光负责编撰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各族音乐普查报告》及“谱、文、音、图”全套资料卷宗,均分交广西文联采风办及广艺民研室存档。

四、普查暂停,人才疏散

1964届毕业生组成的第二批采风队,只工作半年,就因自上而下的“社教运动”而暂停。两批近百人的采风队员,逐渐分配到广西各地,或工作,或参加运动,在不同单位,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广西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发挥骨干或领导作用。

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和两年采风锻炼,他们已经把自己的专业所长,同广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起来,融会于整个事业和生命之中。他们有的留校从事教学、创作、科研工作或担任领导,有的供职于广西文联、文化厅、音协或地市文化机构、文联、音协、表演院团等,有的在广播、电视、电影部门或新闻、报刊、出版部门,有的在兄弟院校任职,等等,都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不少同学选择了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或博士后,均学有所成。不少同学成长为音乐教育、音乐研究、音乐出版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决策人等。这些正是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所在,也是广艺专业音乐教育成果的展现。

从1965年停课停学参加运动,直至1979年文化部和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联合在安徽芜湖召开“全国民族音乐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工作座谈会”(简称“芜湖会议”),《民歌集成》工作开始复苏。此次大会,广西代表有广西音协韦宇琛、广艺冯明洋等。大会由中国音协刘采石主任主持,邀请杨匡民(湖北卷)、苗晶(山东卷)、冯明洋(广西卷)组成理论组,记录各组发言,整理总结文件,起草大会纪要,并下发各地,指导全国《民歌集成》工作的恢复起动。

继而,1980年“全国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及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简称“南京会议”),广艺代表陆华柏、刘式昕、张梅、冯明洋等出席会议。会议出版了各地代表发言的论文集,并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198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了年会(简称“北京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冯明洋当选首届理事会成员(在稍后的“中国音乐史学会”成立大会上,冯明洋也被选为史学会首届理事会成员)。

总之,1963—1964年的普查采风,1965年的人才疏散,十多年后的芜湖会议、南京会议、北京会议,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和中国音乐史学会的成立,对于包括广艺在内的全国高校音乐学学科建设,都是重要的历史记忆。

五、《民歌集成》及其他重点项目的编辑出版

《民歌集成》(广西卷)的编选撰稿工程,动员了全广西音乐界几代人的力量。其以采风队两年普查成果为基础,集中了县、地市、自治区所有的民间音乐资源(包括人才、资料等),自上而下示范,自下而上集册,计划在县册基础上编选地市卷,以地市卷为基础编选广西卷。

广西卷编选总部设在广西文联,由1963届首批采风队员王汉光、韦宇琛等负责集中各地市卷本,编选油印出讨论稿十二大本(广西文联及广艺民研室均有存档),经编委会反复讨论,选印出送审稿,交全国《民歌集成》总部审议。

广西卷编选人员主体,仍由两届采风队师生(包括已毕业分配到广西各地市各部门的)以及文联、文化厅和各地市的专业人员组成。主编由广西文联、文化厅、音协领导担任; 副主编中,有广艺教师张梅、冯明洋(负责全卷文字撰稿)。十多年后定稿出版时,冯明洋和王汉光已调至广东,全卷转由1964届采风队员邓如金以“执行副主编”名义修订完成。总之,采编工作全程均由广艺音乐系师生为主力完成。参加编委工作的还有韦模材、卢福霖、杨平修、陈恒芳、陆志、周建明等。

广西卷正本出版以前,1980年前后的文化讨论热及音乐界对民歌的渴求,促使其副产品(缩编本)应运而生。如: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四卷本《中国民歌》(中国音乐研究所简其华主编,冯明洋执编广西部分并作序《广西民歌简介》),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广西民间歌曲选》(冯明洋执编并作序《海歌一粟——广西民歌体裁述要》),等等。

广艺师生参与的国家重点项目,除《民歌集成》外,还主持或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邓如金)、《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钟泽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冯明洋、张梅、王汉光、周建明、邓如金、杨平修、庞国权、蔡世贤等)、《中国音乐词典》(陆华柏、冯明洋、张梅、朱锡华、李广才、王汉光、蔡世贤等)、《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四卷本)(冯明洋等)、《桂林抗战文艺辞典》(冯明洋、陈洛、孙巍、杨昌雄、蔡定国、潘其旭等)。

这部被称为《诗经》以来中国民歌的集成(包括广西卷及其他卷)的编辑出版,是全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更是广西音乐学学科园地的早期丰碑。

六、音乐史论教学

广艺音乐系各专业的共同课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一直由冯明洋一人兼任。为适应民族地区需求,1960年开始便自编教材,均由本系师生自己刻印成册试用,并交广艺图书馆流通、存档。史论共同课自编教材的特点:一是简明通俗易懂,结合名作欣赏、音乐评论,有史有论,有说有听,生动活泼;二是在中国音乐史中加入地方史料,在外国音乐史中加入民族史料,使史论更接地气,更易理解,更有实用意义。这批教材,后来在全国音乐史教学经验交流会上受到了关注。

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单独开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广艺音乐系招收了一个八人的理论作曲专业班(1977—1982年)。有几位同学对理论较有兴趣(如后来从事音乐美学研究的费邓洪、今任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主任的白翎、曾在《中国音乐学》季刊发表论文的李娜、毕业留校从事教学管理的陆建业等),而对作曲较有兴趣的同学则希望了解欧美现代音乐名作及新理论、新技法。为此,我在教材中大胆加入了当时尚属“禁区”的内容,如:汉斯立克的美学专著《论音乐的美》,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以及凯奇、利盖蒂等人的先锋派音乐,科普兰、格什文等人的美国现代音乐,等等。

此前的史论课强调观点一元化,80年代初的文化讨论热则解放了思想,打开了眼界。自编教材尝试以历史真相和多元文化观突破苏联意识形态桎梏,大胆引进长期被扭曲的史料,如:中国古代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及竹林七贤的音乐,近现代美学家青主的言论及作品;而对后期浪漫派、印象派、20世纪现代派等被苏联教材批判的欧美近现代史料及作品,也予以客观介绍。以现代主义音乐家勋伯格为例,联系汉斯立克的美学观,从勋伯格的《传统和声结构分析》讲到十二音体系新技法的创造,并复印散发资料,欣赏其代表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并兼及中国作品《涉江采芙蓉》(罗忠镕作曲,其夫人演唱录音),让学生具体感受十二音技法的艺术魅力,探索其中国化的可行性。学生受益颇深,该班理论专业学生费邓洪、作曲专业学生陆培等表现得最为突出。

关于这个班的史论课教学,毕业考试首开论文写作单元,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爱好(或理论或作曲)自选课题,经指导教师个别辅导(改题),或史,或评,或乐派,或作品,或作曲家研究,或断代史研究,等等,成文后,经过讨论修改,评选出成熟篇章,油印成册,交由系办、院图书馆流通、存档。后来,这些资料在中国音乐史学会全国年会上获得好评,也为广艺音乐学学科建设留下了一块基石。

此外,其他班理论作曲专业学生中,还有出版过理论专著《吴伯超及其作品研究》的林贵雄(1979级),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学管理工作的王晓宁(1979级)、侯道辉(1982级),等等,他们也都是广艺音乐学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七、音乐学专业教学实验班

广艺师范系1982级理论作曲专业分组时,有陈洛、孙巍两位同学选择了理论专业,由此,两年(1984—1986年)的音乐理论专业实验班教学,开始了广艺音乐学专业教学实验之路。

实验班教材仍以自编为主,结合长期积累的音乐学资料、科研成果、创作成果、学科建设动向、读书卡片等,参考全国各地音乐学专业教材,边讲边议,讨论互动,教学相长。

实验班授课以音乐学概论为纲,以史论为核心。即第一年围绕中国音乐史讲述音乐学概论基础知识、国内相关学术动态(包括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批评、音乐社会学、音乐文化学等),第二年围绕外国音乐史讲述欧美音乐学知识及国外相关学术动态。

两年专业教学,师生每年完成一篇以上学术论文,期终举办“毕业论文宣讲会”(图1)。宣讲会论文在当年广艺学报上发表。这次“毕业论文宣讲会”也是广艺历史上的第一次。1985年10月,在江苏南京召开的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上,师生三人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全国同行的极大关注,冯明洋介绍实验班经验的发言稿《史论教学的新趋势》会后在《人民音乐》1986年第3期发表。这也是对实验班的鼓励与肯定。

图1 左、右:1986届音乐理论专业学生陈洛、孙巍毕业论文宣讲会

第一个实验班之后,1985年11月,广艺师范系再接再厉续办了第二届,大三学生杨昌雄、王超美两名经考查入选。这个班仍由冯明洋主导执教,次年,冯明洋调至广东工作,由陈洛接棒带至毕业。

实验班的重要成果体现在所参与编辑出版的两部著作中——《浩歌:桂林抗战音乐文化活动纪实》(上下册) 和《桂林抗战文艺辞典》。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填补了中国抗战音乐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当时的通用教科书只着重阐述国共两党领导下的音乐运动,而忽略了多党多派多路艺术家团结抗日的音乐活动,及以英勇抗敌、自主反蒋而著称的桂系地区抗战音乐的特殊贡献。二是抗战音乐史实的梳理,引发了中国音乐史学会“重写音乐史”的重大讨论活动,在全国音乐界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不仅升华了实验班互动互学、教学相长的成功实验,也提高了地方音乐史在整个中国音乐史中应有的地位。

两个实验班四名同学对音乐史学很专注,师生五人在不同岗位上各有建树。陈洛毕业留校,并指导第二个实验班,还负责全院的音乐史论课教学,后来历任广西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党委书记,广西教育厅正厅级领导。孙巍毕业分配到广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后任广西科技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广东电视台动漫频道总监。杨昌雄毕业分配到广西社科院哲学所研究美学。王超美毕业分配到深圳某艺校从教。冯明洋调至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后,改建了广东省音乐研究所,在广东音协主席赵宋光领导下,同余其伟、林凌风、费师逊等五人联合发起“广东省音乐文化学学术论坛”(1988—1999年),活动达十年之久,同时完成学术专著《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该著被收入《岭南文库》丛书,2007年荣获中国文联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银奖而引起学术界关注,此后至今,均为岭南地区(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师生五人的实验教学和实践,不仅检验了实验班的成功,也为广艺音乐学学科建设积累了经验,为此后正式建系作了铺垫。

结语

广艺音乐系理论作曲教研组、民研室音乐组等,在广艺复建早期(1958—1988年)特别是初始十几年的教学、科研、采风、创作实践中,为其音乐学学科建设铺下了坚实的基石。他们的名字,广艺校史不应忘记:老院长音乐家满谦子、美术家陈烟桥;音乐系老主任陈良、系秘书徐月初;民研室音乐组刘德裕、成嘉;理论作曲教研组理论专业教师张梅、冯明洋(民族音乐概论与音乐史论),罗惠南、傅蒙(基本乐理与和声),陈宗铭、梁甫基(复调与视唱练耳),徐月初、李延林(曲式与作品分析),陆华柏、海鹏(乐器法与配器);理论作曲教研组作曲专业教师李延林、冯明洋(自编教材《戏剧音乐写作》系首创,印发试讲存档后曾引起学界关注)(歌曲与小歌剧写作),陆华柏、徐月初、海鹏、李延林、丁丕业(高年级自由作曲);以及他们历届侧重理论专业的学生钟泽祺、卢克刚、何宗铨等(1958—1962届),王汉光、韦宇琛、蔡定国、周建明、区明英等(1959—1963届),韦模材、邓如金、杨平修、陆志等(1960—1964届),庞国权、卢福霖等(1962—1966届),费邓洪、白翎、李娜、陆建业等(1977—1982届),林贵雄、王晓宁等(1979—1983届),陈洛、孙巍、侯道辉等(1982—1986届),杨昌雄、王超美等(1983—1987届);等等。

以上的“早期记忆”,系个人回顾片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师生共创业绩。期望更多的亲历者共同参与记述,以促进广艺音乐学学科建设完整历程的书写,共绘更美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音乐学普查广西
广西贵港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音乐学人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