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段诗文积累三步法

2019-09-09

关键词:年段诗文古诗文

于 欢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灌溉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太多,对它的弘扬和发展不够,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日益严峻。纵观小学语文课本,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一到六年级课本只收录古诗34首。这一现象引起许多有识之士和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但是,面对着浩如烟海的诗文,如何选材,如何让诗文的积累达到记忆、理解甚至能透过诗文走向历史,使其发挥最高效作用,便是摆在一线教学人员面前的课题。

小学高年段诗文积累三步法就是基于这种背景探索出的诗文积累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支持

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家长会等形式,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诗文积累的意义、做法及希望家长协助的事宜。

孩子们除了周围的同学、玩伴,家长就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他们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作为家长必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如果一开始孩子没有进入情境,家长要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一星期不行两星期……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感染孩子。实践证明,一开始有些家长对古诗文没有兴趣,但到了后来。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文,相互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一家人兴致盎然。诵读古诗文活动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二、研究诗文选材,设计积累表格

(一)在《唐诗宋词三百首》《中学生古典诗词500篇》《古诗词大全》等书籍的基础上,我结合实际经验,制作了适合小学高年段诗文积累的推荐篇目。

这份积累单的特点如下:

1.以朝代时间为序:春秋—战国—汉—三国—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2.以诗人出生时间为序:出生时间早的在前面。

3.以同一诗人创作的时间为序:先创作的在前面。

(二)“诗文学习记录单”记录了当日所学诗篇的朝代、作者作品简介、诗题、名句、主讲人和自己完成的情况,其中“完成情况”一栏可以自由选择填充方式,可以写1、2、3,可以画笑脸、花朵等。

三、探究积累模式,形成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段,学生即将步入初中,面临的是更为紧张的学习任务,更大的学习压力以及各类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摸索、模式的建立,其重要性越发突出。为此,不但要让小学高年段的孩子在诗文积累的量上有一个突破,还要让他们在积累中学会融会贯通、疏纲理线。

(一)自学阶段,查找资料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课外书、手机公众号等资源,了解诗文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1.引领式。在浏览阅读的前提下,按照“姓名—生卒年—主要成就—代表作品等”这样的固定模式查找资料,让孩子们有纲可循,有路可走,有法可依。

2.兴趣式。阅读资料,收集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力求有自己的感悟,有不一样的见解,有新颖的角度。这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愉悦感。那些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作者,也在潜移默化地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二)研讨阶段,多元交互

学生个体查找资料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训练模式:

多元互动的小学生高年段诗文积累训练模式流程 二级流程 说明1.前期准备(1)分成小组异质分组,同质分组,自由组合等(2)分清体系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5人一组,确立组长根据诗人的创作经历、题材等划分写景诗、送别诗、边塞诗等(1)确定目标根据诗文推荐单,选择出最感兴趣的一个体系中的5首诗根据程度自主选择,组长最后分工2.小组合作如若重复,班主任协调,统筹安排(3)分头查找(2)统筹协调各组长在班内汇报所选体系及诗文,做到全班不重复每生一诗,查找资料从诗人和时代背景等多个角度出发(1)汇报展示个人用自己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形式:PPT、小报、演讲、资料播放等3.多元互动(2)互动交流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老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结束后,是自由发言的研讨时间(3)小组总结组内发言结束后,组长带领组员对所选体系的诗文进行总结可以是作家生平、作品阶段、诗体特点等

1.前期准备

(1)分成小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诗文积累注入了活力,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异质分组:人为地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评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异质分组,其实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同质分组:将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探究特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优势在于促动中等生的发展,组员之间容易树立自信心,较为均衡。

自由组合:根据学生之间的爱好、情趣等因素进行组合的小组,便于管理,容易协调。

以上三种形式各有利弊,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自由选择。

(2)分清体系。按照诗人的创作经历划分,以杜甫为例,他一生的创作经历分为漫游时期、长安时期、流亡时期、漂泊西南时期。按照诗文题材划分,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等。

2.小组合作

(1)确定目标。小组成员根据诗文推荐单,通览之后讨论,确定最感兴趣的一个体系,再从中选择本体系中的5首诗文。组长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差异,做出最后分工。

(2)统筹协调。组长在确立好本组研究体系及对应诗文之后,向全班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要在诗文后面进行注释。如果遇到相同诗文,原则上以选择的先后顺序为准,当然,也可以班主任进行协调,统筹安排。

(3)分头查找。每位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诗文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般要从诗人和诗文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查找。

3.多元互动

(1)汇报展示。利用每天晨读的10分钟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形式不限,可以是制作PPT、制作小报、制作思维导图,也可以是演讲,还可以是播放资料等。

(2)互动交流。展示期间,有互动环节,可以小组成员补充,可以其他同学补充甚至提问,还可以是教师补充或者修正、捋顺。

(3)小组总结。组内成员全部汇报结束后,组长带领组员对所选诗文进行总结,得出感悟,努力建立知识体系。

(三)积累阶段,融会贯通

1.课前领诵,强化记忆多积累。当天讲解的同学,利用每节课前的时间,进到教室就领诵自己所讲解的诗文。

2.循环领诵,温故知新促理解。为了防止前面学过的诗文被遗忘,我们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轮流领诵,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分类整合,化整为零建体系。大量的积累,也会导致遗忘,及时螺旋地进行复习是一个方面,对学过的古诗文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古诗文的记忆体系。

(1)内容类。以内容为切入口的整合,可构建的主题很多,而且可以构建分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衡量古诗文,一篇古诗文就可以归到不同的类别里,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还能使其对古诗文产生立体的认识。

(2)方法类。古诗文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对课文中的“借物言志”“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还似懂非懂时,教师可以做个有心人,将学生要学的古诗文按照方法进行归类,梳理出来并指导背诵。

(3)情感类。古诗文中包含的情感很丰富,以情感组块,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大量的资料收集,不失时机地拓展整合,以内容而异的方法指导,将使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更加浓郁,古诗文的积累更加丰富。

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在研究学习实践中受益匪浅。他们在积累了大量诗文的同时,感受走进诗文,走近历史的“知人论世”式的积累方法,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他们仿佛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大量地呼吸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品尝着丰盛的文学大餐,诗文的素养提升了,对诗文的爱好增强了,对历史、对祖国的了解加深了,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年段诗文古诗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遍万水千山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