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酸腐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对乳牙龋齿的修复效果及对牙齿敏感性的影响

2019-09-05丁志民姚宁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釉质粘接剂乳牙

丁志民,姚宁

南通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江苏南通 226001

乳牙龋齿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多发于小儿人群,具有发病早、龋蚀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其作为多因素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不仅对患儿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出现牙体结构崩解等后果[1]。以往治疗乳牙龋齿主要采用玻璃离子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治疗,随着医用材料技术不断发展,填充剂的选择也开始多样化,不同粘接剂的使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常用新型粘接剂主要包括自酸蚀粘接剂和全酸蚀粘接剂,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目前临床尚缺乏两种粘接剂的效果对照研究。该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乳牙龋齿(中龋)患儿84例(201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对乳牙龋齿的修复效果及对牙齿敏感性的影响,并将之与全酸蚀粘接剂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乳牙龋齿(中龋)患儿中选取84例(201颗)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包括观察组42例(101颗)和对照组42例(100颗),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19±1.22)岁;乳切牙 41颗,乳尖牙 37颗,乳磨牙23颗。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24±1.18)岁;乳切牙 42颗,乳尖牙 36颗,乳磨牙22颗。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乳牙中龋;②无牙髓、根尖问题;③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不合作导致治疗缺陷;②牙髓活力异常;③存在其他口腔疾病;④临床资料缺失。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治疗:将患儿牙齿龋坏组织去除,预备合适的洞型,将之冲洗干净,待干燥之后使用棉球防止再次湿润,然后涂布自酸蚀粘接剂(3M),进行10 s的光照处理,以复合树脂为填充材料对牙洞进行修复,再进行30 s的光照处理。对照组采用全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治疗:预备方式与观察组相同,然后酸蚀牙本质、牙釉质45 s,冲洗后使用全酸蚀粘接剂涂布,进行10 s的光照处理,以复合树脂为填充材料对牙洞进行修复,再进行30 s的光照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均对牙齿外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压力敏感探针法对两组患者牙齿敏感Tactile值进行检测,采用冷空气刺激法对两组患者牙齿敏感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Schiff冷空气敏感测试量表对两组患者敏感反应进行评价。冷空气刺激VAS评分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极度疼痛;Schiff冷空气敏感测试量表评分包括0~3分,0分为对刺激无反应,1分为有反应但无不适主诉,2分为有反应且存在不适主诉或躲避刺激,3分为对刺激反应为疼痛,躲避刺激并要求停止刺激行为。③观察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酸痛、牙髓炎等。同时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两组患儿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

1.4 疗效评价标准

优:治疗后无边缘缺陷及破坏;良:治疗后存在小的边缘缺陷及破坏,或材料磨耗<0.5 mm,但不需要重新治疗;差:明显边缘缺损,或磨耗≥0.5 mm,需要重新进行治疗。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经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7.62%,明显较对照组8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修复优良率比较[n(%)]

2.2 两组牙齿敏感性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牙齿敏感Tactile值、冷空气刺激VAS评分、术者客观Schif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牙齿敏感Tactile值、冷空气刺激VAS评分、术者客观Schif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牙齿敏感性比较(±s)

表2 两组牙齿敏感性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术者客观S c h i f f评分(分)观察组(n=4 2)组别 时间 牙齿敏感T a c t i l e值(g)冷空气刺激V A S评分(分)对照组(n=4 2)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2 9.1 3±9.2 4(3 7.2 7±6.7 2)ab(4 5.6 5±5.4 3)ab 2 9.0 8±9.3 8(3 2.3 6±6.4 1)a(4 0.0 6±6.0 4)a 5 1.3 6±1 2.3 7(4 0.1 3±8.4 6)ab(2 8.3 4±7.2 1)ab 5 0.9 8±1 1.7 6(4 6.2 4±1 0.6 3)a(3 4.1 8±8.5 2)a 2.1 4±0.6 3(1.7 8±0.3 2)ab(1.3 6±0.2 3)ab 2.1 3±0.6 5(1.9 6±0.2 8)a(1.5 7±0.2 6)a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患儿满意率为95.24%,与对照组14.29%、7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乳牙龋齿是小儿常见口腔疾病,由于乳牙组织结构、解剖形态较为特殊,不易清洁且抗酸性较差,加之小儿口腔自洁性差、喜欢食用糖食,因此小儿具有较高的龋齿发生率,且乳牙龋齿进展也较快,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及生活质量[2]。

充填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乳牙龋齿继续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乳牙牙体充填是将龋侵蚀的病变组织去除,使牙体形态、正常生理功能恢复,采用充填材料进行充填,以预防龋齿引起的并发症,使牙列完整性得以维持,同时保证乳牙正常替换及颌骨正常生长发育[3]。目前治疗乳牙龋齿所使用的充填材料有多种,例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等,复合树脂作为临床常用充填材料,其具有色泽与牙齿颜色相近、机械物理性能良好、与酸蚀后牙釉质形成良好机械性嵌合等优点,对于龋损浅、范围小的牙体充填效果显著[4-5]。不过复合树脂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活髓牙修复术后敏感的相关报道,临床认为在技术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术后牙齿敏感与粘接剂密切相关,因此选择更好的粘接剂是减少或消除牙敏感的关键[6]。

酸蚀是牙釉质粘接技术的关键步骤,通过酸蚀能够将釉质表面玷污层去除,使釉质通透性增加,增加釉质粘接面的表面积和粗糙度,使釉质表面自由能也明显增加,活化釉质表面,增加釉质表面粘接性,酸蚀处理效果对粘接剂对牙釉质粘接效果有直接影响,全酸蚀粘接剂是由底胶与粘接剂组合而成,需先对牙面进行全酸蚀处理,而自酸蚀粘接剂则是使用的功能单体,是含羟基基团或磷酸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其不是通过磷酸蚀刻釉质,而是含磷酸基单体的酸性处理液,该处理液具有酸性柔和的特点,无需冲洗,且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增强,还能够促使充填后敏感度降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7-8]。此外,自酸蚀粘接剂使用时对操作者操作技术要求低,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治疗时间相对更短,更利于患儿良好配合,从而间接提高修复效果,还能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9]。

目前临床关于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治疗乳牙龋齿的相关研究较少,谷春妍等人[10]研究发现采用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龋齿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4.7%,比对照组77.6%的优良率明显更高,充分说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疗效更好。该研究也发现,观察组97.62%的修复优良率明显较对照组83.33%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近。同时该研究采用冷空气刺激法和压力敏感探针法对患儿主观反应程度和外界客观刺激强度进行测量发现,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牙齿敏感Tactile值、冷空气刺激VAS评分、术者客观Schiff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还有助于减轻牙齿敏感度。此外该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自酸蚀粘接剂酸性柔和且免水冲洗,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增强,可降低充填后敏感度,从而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加之治疗时间短、患儿易于配合等优势,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复合树脂对乳牙龋齿的修复效果满意,也能降低患儿牙齿敏感性,具有较高安全性及满意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釉质粘接剂乳牙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烧结温度对粘接剂喷射技术制备420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乳牙
釉质形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乙醇润湿对2种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