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实训效果优化路径探析

2019-09-03李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会计专业互联网+

李玲

摘 要 “互联网+”的到来不仅为社会带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也为教育实践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实训作为会计教学中实践性及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环节,依然存在实训目标模糊、教学模式滞后、现代体系缺失等问题,从而导致不能实现与社会单位的有机聚合、制约学生实习效果、束缚行业持续发展。结合“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及当前会计实训现状,可以从打破信息流通壁垒、完善流程体系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实践等方面优化会计实训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互联网+;会计专业;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7-0049-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各式各样的行业巨变。特别是在高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网络技术及大数据思维开展教育工作得到越来越多教育从业者的认可。会计实训作为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有效促进学生会计能力的提升。

一、会计实训的内涵及重要性

会计实训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会计理论课程而进行的一种实操过程。实训课程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其开展可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距离,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岗位工作中去,是连接学校与工作岗位的重要一环。相比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方式更灵活、多样,趣味性、针对性、操作性更强。其目的就是提升在校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岗位上产生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切实可用的专业人才。

综合来看,会计实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提升理论学习的效率。由于会计从业者绝大多数时间要和数字打交道,所以理论学习的过程通常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在理论学习上欠缺一定的基礎,更使得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状况下,唯有通过会计实训这一完整的系统性过程,将相关的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进行相互验证,才能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其完成从书本知识到实践运用的升华。二是能够帮助学生明晰就业方向。进行会计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更扎实的会计技能,增强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系统的会计实训过程可帮助学生对整个会计业务链及业务流程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发掘出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综合考虑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岗位胜任能力后找准着力点,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迅速地与业务相融合。

二、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实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目标模糊,未能实现与岗位需求的有机聚合

会计实训作为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是学生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门学习课程。通过会计实训对学生进行最后的操作训练和系统思维、整体设计能力培养,为胜任工作岗位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会计领域原有的业务流程和内容发生改变,信息、集中、无纸、共享成为新时代会计工作的主要特征。然而,目前大多学校未能根据社会进步及企业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培养目标,实训目标的模糊、滞后,导致实训效果与实际岗位需求之间严重脱节。

绝大多数学校仍然将学生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基础能力作为会计综合实训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训情景设计时未能完全模拟企业的真实财务环境,没有将涉及的上下游岗位与岗位群联系起来,缺乏全方位、系统性的能力训练机制,偏离了实训的初衷,从而导致实训过程趋于形式化。同时,实习企业出于财务数据保密、业务连续性、工作效率及责任等方面的考虑,仍然禁止实训的学生参与到本单位的核心财务模块,甚至不让学生接触真实业务,同样导致了实训效果的降低。

(二)教学模式滞后,严重制约实训效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会计工作从纸质到电子形式的转变,会计工作资料实现了电子传播与保存,这些都对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会计实训环节,仍然采用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一对多”的讲解为主,学生参与、思考较少。由于教师缺乏企业会计实操经验,实训教学中照本宣科,将实训课程变成理论教学的延续,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甚至很多学校对实训课程不重视,任课教师年龄偏大,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愿再花费精力进行改变或是对新事物有着某种程度的抵触心理,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教学渠道闭塞、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以培养单一技能为主,加之课程本身的枯燥性特点,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难融入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

(三)现代体系缺失,束缚了行业生态的持续发展

会计实训作为整个会计专业教学工作中颇为关键的一环,是推进整个会计业态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在现实中,若是要突破会计实训目前的桎梏,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不能仅仅将原有滞后于时代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更重要的是改变隐藏在技术设备后的信息管理模式。

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核算能力,还要熟悉企业经营特点、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熟悉财务共享的业务操作,具备战略思维和风险规避意识。而目前的会计综合实训,一般采用“一人多岗”模式,没有进行岗位划分,学生集业务核算和结果审核于一身,因此对岗位职责及岗位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把握,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实训企业大多是内容繁杂的工业企业,学生闷头赶做资料,而忽略了工作程序与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实训时提供的原始单据格式统一、符合规范,不需要学生判断业务产生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业务链条流向问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远远达不到信息化社会中多样化、个性化的会计决策需求和内部风险控制要求。而在高度信息化环境下,这些环节一旦失效,将会迅速影响整个企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会计专业互联网+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