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产学结合”工匠人才培养体系的家具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与实践

2019-09-03李明炅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

李明炅

摘 要 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艺术修养”和“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积极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家具专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推进多方参与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极具现代学徒制发展特色的“技术性”课程体系及其考核评价标准;通过“教、学、研、产、销”五位一体实训教学平台和大师工作室的搭建,创造出“师徒传带”实训教学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完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作机制,解决传统师徒制单一性教学弊端,建立起校企“双元、双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实践结果表明,该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职业技能和艺术素养,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加工水平快速提升。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家具专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7-0030-05

2015年8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165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职成厅函[2015]29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被列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本试点以设计理念、运行模式居于行业先进水平的标杆性家具企业为平台,全面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试点期间,学校先后与广西木之源木业有限公司、广西容县润达家具有限公司、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亿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广东肇庆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协同创新,产学结合”的家具专业“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学校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和考评机制构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学校和企业“双元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在家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试点成果获得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展思路及改革历程

(一)以制度为先导,校企联合制定培养任务及目标

试点实践之初,由学校主导、联合企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任务并形成详细的实施方案,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大力推進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协同创新,产学结合”创新机制,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导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过渡,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敲定办学模式,运筹资源奠定实践基础

学校以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理念与区内外多家知名家具生产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开展“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办学模式,建设家具生产加工实训基地和家具设计大师工作室,形成良好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基础和资源积累;联合开展多次家具设计与制造生产等项目活动,创造了较大的生产价值。

(三)以企业项目为支撑,交互展开教学与实训

学校与广西木之源木业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实训课堂移至工厂并开展“厂中校”项目,将《家具项目设计》《家具涂装工艺》和《家具构造与制图》等5门家具专业实训课程结合工厂的生产项目,以项目带动教学,由企业委派学徒制导师指导学生在生产一线完成技能培训和课程设计,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试点期间,校企师徒完成“家具产品CAD样图库建设”“家具人才订单培养计划”和“家具生产衍生品再利用设计”等企业生产研发项目,总产值达1000万元,参与项目设计并受益学生200人,参与项目指导专业教师8人,参与指导师傅和企业管理人员15人。

(四)软硬兼顾,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与研究院

学校投入80万元采购设备,广西华蓝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兴建厂房600平方米,在学校本部校区共建装修一体化部件研发与实训中心。同时,学校引进企业300万元资金以及技术和人才,合作成立广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简称“环艺院”),以真实项目带动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产学结合、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建设,而企业从中获取应得的利润。广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运营机制和组织架构,从社会上承接实际的项目开展业务,实现公司化运作。环艺院内设有设计中心、教师设计工作室、教学培训中心、设计实训机房、作品展厅以及施工实训场地,为师生提供了完全实战环境下的设计实习与工地实训的教学场所。学校推荐学历高、资质强的专业教师到公司进行新工艺技术理论支持和员工培训,环艺院则派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课程教学教师。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完工的全过程。推进了学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最终形成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创造经济收益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的相互促进和校企双方的共赢。环艺院“校中厂”的示范性,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区内外教育专家和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

(五)依托实训中心和大师工作室,持续推进产学研转化

2014-2016年间,学校与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亿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在校内新建“板式加工”“实木加工”“软体加工”“材料、资料和项目管理”“五金装配”一体化家具生产加工实训中心和家具设计大师工作室。实训中心实行市场运作和项目管理机制,学生在家具行业专家、企业优秀大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生产和研究项目,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校企师生联合完成“实木家具涂装工艺”“办公板式家具生产定制”等6项企业实训项目和设计课题,与广西亿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协作完成多个家具设计和生产项目,合作项目总产值300万元。与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完成“教学空间板式家具设计定制实训项目”“办公板式家具生产定制实训项目”等3项企业设计课题,协作完成“百色壮乡河谷综合楼室内外装修及景观设计”“北海银投乾坤国际城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钦州港口岸联检大楼二次装修设计”等生产项目,年均设计费达300万元。

(六)校企深入互动,创新工匠人才培养体系

2016-2017年,学校与广东肇庆市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探索“厂中校”“校中厂”的学徒制新模式。以企业为主导,由家具专业教师团队与优秀技术人员、师傅共同完成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共同推进以家具构造、家具制图、家具材料、家具工艺、雕刻艺术、家具预算等六大能力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实训课程改革,构建家具生产工艺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为相关专业群提供设施先进、技术前沿的实训场所,并辐射相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

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深度校企合作机制为基础,深化了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徒职业“工匠精神”、艺术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专业内涵和社会、行业服务能力。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举措

(一)拟订标准、制度先行,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参加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赴国内外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教育机构汲取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借鉴优秀成果发展出创新性的家具专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试点与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亿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肇庆市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等学徒制合作企业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委员会,制订家具生产工艺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制订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细则,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分制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计划、企业轮训岗位群实习计划等。试点期间,组建2015级、2016级和2017级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班级人数达150人。与合作企业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家组和导师资源库,共同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工作。

(二)双师轮训、教产衔接,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由家具行业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企业优秀师傅和学校专业指导教师联合制订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以家具生产流程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学徒在家具生产工艺流水线上循环学习,大力加强培养家具生产工艺职业技能。指导师傅和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授业解惑”,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艺术修养。在教学方法上加強创新模式的构建,以生产项目驱动教学,具体在雕刻技术工艺、木工技术工艺、刮磨喷漆工艺、衍生品研发技术等8项家具生产核心工艺中实施人才培养教学创新。建立大师工作室和家具设计生产工作车间,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校企共同制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教学计划,制订“家具制图与识图”“计算机效果图制作”和“家具项目设计”等核心课程的《现代学徒制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课程标准》,制订《现代学徒制课程考核指导意见和质量考核调查表》。

(三)资源共享、五位一体,构建现代学徒制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模式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家具生产资源。在政府资金引导、学校的资源配套跟进、企业资金和人员共同投入下,建设校内外3000平方米现代学徒制家具生产实训中心和家具大师工作室,搭建起“教、学、研、产、销”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平台。学徒制生产实训中心实行市场运作和项目管理机制,由企业引进研究项目和生产项目,委托校企师徒设计和开发资源,并将设计和生产成果作为校企双方学徒制培养的考核依据,最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试点以来,通过校企联合和资源整合,投入1000万元建设完成装修一体化部件研发实训中心和家具生产车间。组建大师工作室,聘请家具行业专家和企业优秀大师主持学徒制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企业运营机制和组织架构,从社会上承接实际的家具设计与生产工程项目开展业务,实现公司化运作模式。

(四)四方联动、共用师资,完善学徒管理制度和考评标准

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积极推进与广西家具行业协会、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亿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肇庆市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改变传统师徒制“单打独斗”的弊端,建立起校企联合“双元、双轨”并行的“协同创新、产学结合”学徒制运行机制,弘扬家具产业“工匠精神”和“家具文化”,共同参与家具专业工匠人才培养全过程。

完善学徒制双导师队伍,校企联合制订《现代学徒制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双导师”教师管理办法》。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双导师”互聘共培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合作目的、导师录用资格条件、培养内容和双方职责等。

加强校企共建的学徒制合作管理,制订学徒管理办法,根据教学和生产项目的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学徒制考核评价标准。试点专家组制订《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现代学徒制学生年度鉴定表》《现代学徒制学校导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现代学徒制职业素质基础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断完善学徒管理办法和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三、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成效

(一)成功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家具专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开放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双主体合作实训基地和家具设计生产大师工作室资源,围绕实训基地和师资力量加大学生对校企学习资源的利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和有利的教学环境。本着“合作育人”的理念,共同以学生为主体,企业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艺术修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实施“双基地轮训”教育模式,安排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专业技能,校企共同履行培养职责和义务。

校企联合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教育资源配置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增加校企双方教育经费投入等。统筹利用校企共建的家具生产与加工实训基地,雕刻与木作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依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最终实现“工匠”人才培养目的。

(二)创新性构建体现家具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为主导,由学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教师团队与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师傅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徒制发展特色课程体系。在三年的学徒制培养中,以企业生产岗位要求作为教学重点,明确企业技术中心岗位特征、工作内容和需求,合理设置相应的专业实训课程。根据家具方案设计、产品生产制造、订单营销服务和工艺技术研发等职能岗位需求构建学徒制课程体系,制订“家具构造制图”“家具材料识别应用”“家具生产制造工艺”等6门核心课程标准,制订“雕刻工艺技术”“板式加工技术”“实木加工技术”“软体家具生产技术”等6门技术性课程的操作流程及其考核评价标准。

(三)引领行业构建“协同创新,产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家具生产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确立“家具方案设计”“家具生产工艺技术”“家具营销服务”和“家具研发”四大职业岗位群理论和技能实训项目,让学生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通过岗位技能训练掌握家具设计专项技能,获得充分的理论延伸和技能强化。聘请国内家具设计大師主持大师工作室和家具研发中心,担任专业教学指导和生产研发工作。聘请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优秀导师担任大师工作室的生产和管理工作。通过“名师带徒,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艺术修养;以“一师带一徒”“一师带多徒”“多师带多徒”等方式“授业解惑”,传授学生家具设计技术和生产工艺知识,研发新型家具产品,拓展生产工艺类别和应用范围,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并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行业辐射效应。学生在家具设计大师的指导下,协同合作完成研究项目,在项目中体验创新过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技术研究和成果创新,校企共同试验现代工艺设备用于家具生产,有效提高家具生产工作效率。拓展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等多种复合材料在家具造型设计和生产工艺中的使用。结合企业发展中的实际生产需要,开发出多样化的家具生产衍生品再利用产品设计。学徒制试点期间,校企师徒积极为合作企业设计和生产家具衍生产品,产值达500万元。

(四)建立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

校企联合共同探索并制订《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校企共建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学生管理、师资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通过远程技术支持制订学徒制考核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中做好安排和监管工作,结合“工”与“学”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定期对学生的课业学习状况进行考核,适时进行反馈、沟通,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与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亿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肇庆市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等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建立校企跨部门工作小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徒实习管理制度、企业导师工作职责、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准员工转岗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制,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点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学校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主要经验及做法总结如下:

其一,由于试点缺乏现代学徒制实施成功经验,广西家具行业缺乏专业的家具设计和技术人员,影响了学徒制试点教学实施效果。对此,学校组织学徒制专家组和导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成果,同时加大同行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力度,组织学徒导师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汲取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其二,部分合作家具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加工水平比较落后,人才培养层次不高。学校一方面保持与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紧密交流,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家具行业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企业优秀师傅和学校专业指导教师联合制订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以家具生产流程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创新,以生产项目驱动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切实提高家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其三,政校行企之间协作分离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有效开展。学校努力争取与政府、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解决单一的传统学徒制教学弊端。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工作,以期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1.

[2]李玉静.国际视野下我国学徒制的未来发展——德、英、澳、新学徒制发展特点及对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34-38.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