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热量饮食对预防自身免疫性肝炎复发效果分析

2019-09-02吴剑明邵幼林张锁才

肝脏 2019年8期
关键词:低热量高热量免疫性

吴剑明 邵幼林 张锁才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源于自身免疫耐受导致的肝细胞受到自身免疫反应的攻击而导致的肝脏实质炎症,其复发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1]。随着肝活组织病理以及自身抗体的检查普及,我国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非病毒性肝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已经占据了重要组成[2]。根据目前的研究,低热量摄入能够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3, 4],本研究主要探索低热量摄入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复发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2年6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27例。纳入标准:1. 本实验涉及的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病理活检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3.患者的主要脏器未见严重的功能异常。排除标准:1.患者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外患有其他疾病。2.患者伴发胃肠道疾病而导致了消化不良的症状。3.患者患有内分泌及代谢功能异常的疾病。我们根据临床回访所得的患者每日摄入热量为数据分层标准,患者分为高热量摄入对照组以及低热量摄入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日均热量摄入低于对照组患者30%,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基线资料经过加权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多种临床因素近似(表1),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故热量摄入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AS 9.4进行加权评分匹配,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寻找影响自身免疫性肝炎复发的因素。

结 果

一、样本资料的统计描述

我们对所收集到的临床样本数据的临床特征进行加权评分匹配,使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多项临床特征趋同,使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然后进行统计描述。

表1 加权评分匹配后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特征

二、多因素分析

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无病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大于50岁(HR=1.435, 95%CI:1.218~1.937,P<0.05)、女性(HR=1.725, 95%CI: 1.387~1.991,P<0.05)、治疗中缺少免疫抑制剂(HR=1.352, 95%CI: 1.275~1.725,P<0.05)以及高热量摄入(HR=1.375,95%CI: 1.278~1.748,P<0.05)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Kaplan-Meier生存分析

本实验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低热量摄入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热量摄入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目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进展,但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高复发性又使得目前的治疗手段的效果呈现逐渐下降趋势[5-6],因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复发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本实验研究收集了本院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加权评分匹配获得了具有比较意义的两组患者样本资料,通过对其无复发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大、女性、治疗中缺少免疫抑制剂以及高热量摄入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热量摄入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复发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我们通过对患者的热量摄入数据进行分层,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热量摄入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热量摄入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代谢产物堆积有着密切的关系[7- 8],异常的氧化代谢产物堆积在自身免疫反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热量摄入与氧化代谢过程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表明热量摄入限制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改善效果[9-10]。本实验研究表明,低热量摄入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低热量高热量免疫性
食用高热量食物体重影响的因果效应分析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国内冰淇淋研究现状分析
餐前喝水有助于减肥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A tail of two kit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