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造口的干预化护理

2019-09-02袁金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服务组肠造口造口

袁金旭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需要给予手术切除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术后肠造口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预后。干预化护理是临床护理新模式,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疾病早期康复[1]。为了探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的有效护理方法,以维持造口健康状态,本文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干预化护理,常规化护理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了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造口健康状态的干预化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在2014 年2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 例作为护理对象,患者均采用术后肠造口治疗。病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结直肠癌,具有手术治疗指征;患者意识清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签署护理知情书。按照数字单双号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干预化护理服务组和常规化护理服务组,各45 例,干预化护理服务组中男性28 例,女性17 例,年龄为(63.25±2.77)岁,常规化护理服务组中男性29 例,女性16 例,年龄为(63.37±2.5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术后肠造口进行治疗,常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简单的肠造口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

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化护理干预,实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护士在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结直肠癌的发病知识、术后肠造口的治疗流程和优势等,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术后造口引起的排便方式变化[2]。(2)心理护理。造口治疗会对患者造成应激性反应,患者担忧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效果会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如恐慌、焦虑、紧张等,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稳定的情绪面对治疗,积极配合,保证肠造口术的治疗效果。(3)造口护理。造口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卧床休息和选择合适体位,避免造口污染,及时更换造口袋,对其周围皮肤和血运进行观察,并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更换造口袋,密切关注造口情况,积极预防坏死、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3-4]。

1.3 护理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的造口健康状态(采取数字量表,0~10 分,分值越高越好)、生活质量状况(采取SF-36 量表,总分0~100 分,分值越高越好)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采取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量表)评价,4 个维度,共计43 个条目,每项采用5 分制评分法,总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1.0 来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P<0.05 时可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比较

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χ2=13.255,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护理前后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在护理前,两组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之后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造口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预化护理是临床护理的新理念,通过优化护理程序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落实专业化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5-6]。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很高,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口术治疗方法的原则是改变患者的排便模式,从而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7-9]。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更好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10-12]。从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干预化护理,常规化护理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前,两组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之后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化护理服务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护理安全性高,表明干预化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行术后肠造口后取得了积极的护理价值,能够改善预后,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3-16]。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护理前后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表2 护理前后的造口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行术后肠造口护理中应用干预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造口的健康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

猜你喜欢

服务组肠造口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健康教育在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ICU高龄患者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分析与研究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