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穴位贴敷对胃镜检查时恶心 呕吐及心率 呼吸的影响

2019-09-02沈建萍谢丽萍陶永娜冯隽隽万国燕王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关穴合谷恶心

沈建萍 谢丽萍 陶永娜 冯隽隽 万国燕 王琴

消化胃镜技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诊治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患者出现频繁呕吐、胃肠蠕动增强等不良反应,甚至中断检查,给患者身心造成痛苦[1]。患者频繁呕吐引起胃肠蠕动,医师检查中视野不清,易造成漏诊等不良事件。无痛消化内镜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提高其耐受性和检查的满意程度[2],但麻醉状态下,安全风险较大[3]。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的中医护理操作法,利用规定剂量中草药贴敷于穴位,通过穴位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及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起到药效和穴效的双重作用,从而激发经络以治愈疾病[4]。本文探讨中医穴位贴敷对胃镜检查时恶心呕吐(PONV)及心率、呼吸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本院门诊行消化胃镜检查的患者160例,年龄(50.39±0.39)岁。文化程度:文盲37人,小学48人,初中52人,高中(中专)19人,本科或大专4人。纳入标准:(1)符合胃镜检查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周岁;(3)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压、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等检查正常。排除标准:(1)胶布过敏;(2)精神疾患;(3)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患、重度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4)咽喉、食道梗阻疾患;(5)穴位处有皮肤疾病、运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前常规准备,观察组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于胃镜检查前 5~10min常规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含服1min后慢慢咽下,2~3min后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前安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双腿屈膝,咬住口垫,然后行常规胃镜检查。(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准备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干预。①中药穴位贴敷法:由课题组中医医师提供组方,半夏、吴茱萸、丁香、延胡索、旋覆花、香附、生姜等中药组成,用中药粉碎机加工成药粉,装于密闭容器中备用,每日使用前取150g药粉加甘油150ml,石蜡油50ml,按3∶3∶1配比,制成3cm×3cm×0.3cm大小药饼,每贴敷2.5g,将药饼置于透气胶贴(杭州欣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②中医穴位贴敷操作方法:为避免操作技术上的差异,检查均由同一医师和两名专职护士完成操作,穴位贴敷方法操作参考《中医护理学》[5]。患者检查前1h行双侧内关穴、合谷穴和中脘穴5个穴位按摩,出现酸、麻、胀表示得气并贴敷药饼,配合间断性按摩促进吸收及刺激穴位,在胃镜插管前停止按摩,直至胃镜诊疗结束取下。内关穴位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直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脐连接中点。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时间点分为:入胃镜室时(T0)、进镜时(T1)、进镜后1min(T2)、进镜后2min(T3)、进镜后 3min(T4)、进镜后 4min(T5)、进镜后 5min(T6)、结束时(T7);观察指标为:恶心呕吐等级、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操作用时。恶心呕吐等级参考WHO分级标准[6],0级:无恶心、呕吐;1级:只有恶心、无呕吐;2级:一过性恶心伴呕吐;3级:呕吐需要治疗;4级:难以控制的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经K-S检验为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ONV等级比较 观察组操作用时3.29min,对照组用时3.46min。两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过程中PONV等级在T2~T5,T7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ONV等级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率及呼吸比较 见表2。两组心率在T2、T3、T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在 T2、T3、T4、T5、T7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心率、呼吸比较(±s)

表2 两组心率、呼吸比较(±s)

指标 时段 观察组 对照组 P值心率 T0 77.23±1.594 76.09±1.294 0.579(次/min) T1 82.26±1.863 85.48±1.798 0.216 T2 89.65±2.557 96.69±1.603 0.021 T3 90.27±2.179 99.33±1.766 0.001 T4 87.37±2.204 92.45±1.583 0.057 T5 85.91±2.267 91.95±1.942 0.046 T6 86.30±3.882 83.25±9.499 0.724 T7 83.10±1.558 86.78±1.574 0.099呼吸 T0 19.90±0.0426 19.94±0.0325 0.470(次/min) T1 20.09±0.0646 20.21±0.0524 0.135 T2 19.99±0.0576 20.63±0.0697 <0.001 T3 20.03±0.0574 20.64±0.0759 <0.001 T4 19.95±0.0553 20.22±0.0690 0.004 T5 19.97±0.0499 20.22±0.0878 0.020 T6 20.00±0.1497 20.00±0.0 0.999 T7 19.83±0.0527 19.98±0.4348 0.030血压 T0 135.3±2.492 130.6±2.100 0.152(mmHg) T1 136.8±2.885 135.1±2.275 0.632 T2 142.6±2.941 144.8±2.134 0.548 T3 141.9±2.764 148.0±2.163 0.082 T4 140.1±3.003 141.2±2.079 0.753 T5 137.3±3.791 141.1±2.823 0.425 T6 147.9±8.02 138.5±11.39 0.533 T7 132.4±2.501 135.7±1.980 0.295

3 讨论

行胃镜检查时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ONV症状,PONV反应强烈时心率、呼吸相应增快,应激反应使患者体验感差。直接或间接逃避或拒绝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7]。由于PONV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消化道肌肉痉挛,影响医师插管困难、操作视野不清,甚至造成诊疗失败,PONV导致术中吸入性肺炎、窒息的风险。中药穴位贴敷通过中医穴位刺激的理论、经皮肤吸收药性的给药途径达到缓解恶心呕吐的目的,患者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安全可控,能规避麻醉用药带来的风险。贴敷用药避免了消化道给药的肠道破坏及静脉给药时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保证药物疗效,扩大适用人群。

手厥阴心包经、阳明大肠经能宣通上下,降逆和胃。本资料取穴为内关穴、合谷、中脘穴,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可以宣通上下,取主治胃痛、呃逆、呕吐等功效,同时内关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能止呕吐。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胃气汇聚于胸腹部所在,同时为八穴会穴腑会,取其疏经活血功效,以健运中州、调畅气机,从而降逆和胃,防治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8]。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是大肠经中原气输注于体表所在,也是手阳明大肠经最为重要的穴位之一。按压合谷穴,主要是通过手阳明大肠经及经气的运行,由表及里传导的关系,运用泻法,以泻阳明大肠腑气,腑气通,则胃气降,气不上逆,故恶心、呕吐止,与报道一致[9]。

PONV是胃镜诊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胃镜诊治过程中引起PONV的因素较多,主要与胃镜操作刺激咽喉、食管、胃及交感神经、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时间、接受教育程度因素有关[10]。中医学认为恶心、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治宜和胃降逆止呕。本资料中,中药药饼主要的材料包括降逆止呕的半夏、吴茱萸、丁香,有温胃止吐、杀菌镇痛功效的生姜黄,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功效;延胡索、旋覆花、香附具有止痛作用,同时配予陈皮、小茴香,促进渗透,增强药理作用。制作药饼,于胃镜诊查前1h贴敷内关穴和合谷穴、中脘穴,配合按摩,可以促进其吸收,充分发挥药效,起到协同作用。诸穴合用,虚可补,瘀可去,标本兼治,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功效。从本资料结果显示,T2、T3、T4时段为胃镜诊查持续用时集中时段,观察组在T2、T3、T4、T7PONV反应等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2、T3、T5的心率和T2、T3、T4、T5、T7的呼吸变化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中药穴位贴敷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能缓解胃镜诊治中PONV的程度,调节心率和呼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该操作安全有效、便捷易行,将西医现代诊疗技术与中医传统整体理论相融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关穴合谷恶心
养心护心,常按内关穴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题出的太恶心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