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助推学校养正教育特色

2019-09-01黄惠荣

文教资料 2019年17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

黄惠荣

摘    要: 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基本系统工程,引导其道德体验、目标、乐趣、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至关重要,旨在提升儿童道德难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儿童在道德体验中提升思辨力和道德品格,同时为学校办学特色添砖加瓦。

关键词: 道德难题    校本课程    开发和实施

开展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基本制度工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价值观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如何将学生从书本和教室的封闭关系中拉入更开放的生活道德教育场景,诱导孩子的道德体验而不是道德灌输是至关重要的。我校毗邻太湖,底蕴深厚,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09年的“养正学堂”。《易经·蒙卦》提到“蒙以养正,圣功也”,在“养天地之正气,求世间之真理”理念的引领下,秉承百年文化积淀,融汇时代精神特质,我校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养正”教育办学思想,确定养正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提出了“养德行,育正心;养习惯,育正行;养学力,育正智;养体魄,育正体”的目标,着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养正”文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系列校本课程,发展学校的特色内涵。其中进行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重点内容,以此提高儿童的思辨力和道德品格,助推学校养正教育特色。

一、对学校进行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认识

1.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改善儿童的道德思想。传统道德教育以班会、晨会等为主要教育平台,通过教授道德知识、道德情境体验等方式,改善儿童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弊端。实验证明,一个人的道德思维水平与行为是有关系的。因此,我们认为只有通过诱发儿童道德体验,提高儿童的道德思维水平,获得解决道德难题的策略,才能获得较优化的方式。

2.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需要课程支持。通过一线实践,儿童的道德品质提升,如果仅靠传授道德知识,效果是不明显的。学校应站在儿童立场开发道德情境体验的课程,让孩子在体验、思辨和反思中丰富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思维。通过课程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可以进行道德体验,以更好地培养良好的品格。

3.通过道德难题课程提升儿童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日常道德教育以活动贯穿,一个主题一次活动,不成系统。只凭支离破碎的活动,难以支撑起儿童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需要一个课程体系,从设计、课程、教材、实践、反思和评价等方面全面衡量,这样整个道德教育状态就可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在道德教育课程的融入下,帮助孩子提高道德判断力,改善行为,形成高尚的品德,最终树立正确的、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因此,“道德难题”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可以在丰富学校实践活动、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整体德育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对学校开发实施的儿童道德难题课程的思考

1.对儿童道德难题课程的理解。从广义上讲,作为社会中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自身在发展中的认知和道德价值观相矛盾并发生冲突。在理解、行为和道德认识方面存在障碍,导致无法解决和陷入困境。儿童的道德难题课程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在理解和行为上遇到障碍和困惑,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道德标准难以解决这些困难,形成冲突。道德难题问题不仅是人类成长中无法避免遇到的现象,还是当代社会对教育的回应。

2.开发实施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具有的价值。利用生动的情境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情境游戏等对儿童生活学习中的道德困境进行研究。改变过去的讲道方式,以实际案例辩论为主要形式,可以改变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和活泼,儿童愿意接受。

3.对我校开发的儿童道德难题课程的把握。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共同的表现和个性的发展。学校着眼于养正教育的视角,经过不断研究,以儿童生活学习中的道德难题为背景,从儿童角度入手,从设计、方案、教材、实践、反思和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是提高孩子的道德辨别力,并最终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通过骨干力量进行课程汇编,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构建形式多样的“道德难题”课程,创新德育形式和评价机制。在实施过程中追求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可以是思辨型,可以是渗透型,也可以是区域性等,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的道德认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正直的心灵、正派的行为、正确的认知目标,从而促进儿童道德品质提升,提高儿童的道德素养。

4.我校开发实施儿童道德难题课程的定位。我校开发的儿童道德难题课程是基于学校的养正教育资源,旨在不断开发和科学实施为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思辨力提升和自我发展的校本化、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为了补充,加强和扩大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提高受教育者素质。通过实践探索,加强校本课程的质量导向建设,在广泛的层面上克服校本课程发展的不足,使其更科学、专业、系统,形成一個比较完整、科学的发展机制,从而使目前校本课程从外延拓展走向内涵发展,实现学校校本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养正教育特色更鲜明,打造“个性化”的校本精品课程形象。

5.我校开发实施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创新之处。道德难题课程可以创新道德教育形式和内容,改变过去的讲道形式,以实际案例辩论为主要形式。在儿童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背景下,道德教育内容接近生活的现实,儿童愿意参与。学校拥有自己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教师的教育有了完善的课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德育理念和形态。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可边实践课程,边提炼形成实施策略,区域推广德育形式。

三、对学校开发实施的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值得注意的地方

1.循序渐进原则。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必须进行规划和分阶段,需要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学校通过制订总体愿景和计划,将它们分发给领导、教师甚至家长管理委员会,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丰富内容,不断完善。它不应当也不能只局限于教师本位的开发,有必要从认知、情感、心理和技能等方面为学生制定切实有益的目标。德育校本课程应根据课程目标组织编写,根据总体目标和子目标实施。教授校本课程可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或活动课,或基于研究与学习相结合。道德难题校本课程评估要将实际表现与理论掌握相结合,重点关注行为评估和发展性评估。

2.一致性原则。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基础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与国家课程开发完全一致。国家课程开发有利于解决课程的基本和统一。道德教育学校课程的开发着眼于学校儿童实际情况,寻求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

3.趣味性原则。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整合知识和趣味性,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儿童情感参与、专家评论等加深对知识和周围世界的理解。识别真理、善良、美丽、虚伪、邪恶和丑陋。例如,在辩论“我该不该给同学抄作业”的主题时,可以先从儿童那里选取一些鲜活的例子。然后让儿童讨论、思辨、谈感受,自我认知、比较和识别,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思辨能力。

4.实践与创新原则。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倡导儿童热情参与、积极探究为基础。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道德品格的自我完善。尽量与儿童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在切身体验中接受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道德难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为提高儿童思辨力和道德品格的重要切入口,与我校养正教育特色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在儿童现有水平上正视儿童发展,构建“提升儿童思辨力”的校本课程体系,旨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升。提高校本课程的适应性、标准化和有效性,可以极大地促进儿童道德成长,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从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使教师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将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实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顾苏云.学校文化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6(2).

[2]贾美华.课程开发实践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重点课题《旨在思辨力提升的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a/2018/02/57。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