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锦屏的时空

2019-09-01徐庭盛

福建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政和锦屏朱熹

徐庭盛

海拔1597米,香炉尖,政和县最高峰。

有高山便有深谷。在山的脚下、路的末端、溪的源头,一个僻远的村子——锦屏村静静藏在深山峡谷中。

锦屏,过去称遂应场,因村庄对面南屏山300多亩的原始森林,春夏繁花似锦,深秋红叶如霞,似孔雀开屏,因而更名“锦屏”。

这个古老的村落,曾经是有“八万打银工,三千买卖客”的繁荣之地。

南宋隆兴二年(1164),这个矿产丰富的僻静山村,官府正式在此开办官采银场,前后断断续续开采了360年,留下無数矿洞矿坑。

锦屏古银洞多而深,被掏空的大山内部洞洞相通,错综复杂,犹如迷宫。据说,古代矿工从深处提一土箕银矿石出来,要走半天,在矿洞中爬行,很容易迷路。在洞中,现今还可看见洞穴岩壁上被熏黑的痕迹。据说,“金丝银线结银瓜”,古人就是顺着岩壁上的“金丝银线”寻找矿脉、矿石。找到后,矿工拿柴火烧岩壁,再用冷水泼,热胀冷缩,富含银的矿石便会崩裂、剥落——古人采矿就用如此简单的物理方法。

锦屏古银洞,洞中套洞,洞洞相通。大洞可容纳数百人,小的须匍匐方能进入。十年前的夏天,我去探访古银洞。好奇,让我不断前行,手电光在幽暗洞中探寻。在湿漉漉的洞中上上下下行走一段,感觉有点不妙,赶紧折返。就在折返时脚下突然踩到一块木板,手电一照,木板下,一个狭窄而深不可测的矿坑储满蓝幽幽的水——我的后背瞬间发凉,要不是有这块小木板……就那一隙蓝幽幽的水,让我不敢再去探洞,可那暗藏凶险的洞,又让我无限向往。

回到历史吧,银矿的开采造就了锦屏这个狭小的山谷“八万打银工”的繁荣景象。明正统七年(1403),闽浙一带爆发的矿工起义——著名的叶宗留起义就发端于此,锦屏银矿的开采也就此止步。无论“八万打银工”是否夸张,叶宗留起义却是写在史书上的。叶宗留起义并非偶然,揭开它,可窥探明朝历史的黑洞。

采矿、冶炼业的发达,也让锦屏茶业兴旺,造就了茶叶行业“三千买卖客”的繁荣景象。有史记载:“清同治年间,政和工夫红茶以锦屏为中心,所产红茶品质特佳,运至福州茶行备受青睐,售价高。”据说,当年福州的茶行要等遂应红茶上市才开市、定价。那时1000多人口的锦屏村,周边的茶叶都汇聚在此加工,有20多家茶行,家庭茶坊多达数十家,年出产红茶万余箱(每箱25公斤),2000多箱出口到中国港、澳地区及欧洲。在村民老吴家,我看到“万新丰”“大德生记”等五枚木印章——这就是当年锦屏茶叶商号的印章,是政和茶业史的一个见证。掂在手上,木印章很轻,却沉淀着政和工夫红茶的记忆。行走古村巷道间,当年的贸易商行还有数间,村子里还保留着完好的古茶楼。

过去,交通闭塞,地处闽北、闽东、浙南交界处的锦屏村却有条重要的茶盐古道穿境而过,成为当时繁荣的茶叶集散地——古道从锦屏上行,越过东关寨,下行经外屯乡黄坑村的北山科、外店再上青丝岭至澄源乡的黄岭村,经澄源村、前村村,过香溪,经林山村通往周宁纯池,最后抵穆阳。当时,锦屏销往欧洲的茶叶、闽东进来的食盐都靠这条穿山越岭的古道运输。茶叶是挑夫挑到穆阳,再装船运到福州出口的。

23年前,我在相邻的外屯乡黄坑小学任教,师范同学在锦屏村相邻的长垄村任教,相距20多里地,秋日造访,就走古道。那时,古道两旁尽是一棵棵巨大的枫香、古松、木荷等老树,树荫蔽日,路石光洁,古道清幽,关隘威然,行走其上,穿越其间,何等惬意!黄坑小学任教期间,我也经常走此古道去北山科自然村家访。念念不忘这条古道,于是在离开黄坑小学多年后,我多次踏访古道。可是,茶盐古道已面目全非,古道上东关寨已倒塌,古道两旁的古树也被砍伐殆尽,还没有完全腐烂的一个个巨大的树桩就像一个个哑巴“哇哇”地张嘴,却有苦说不出。好在,古道一些路段还很完好,那每一块规整的石头、每一级平整的台阶还依稀可以见证当年这条茶盐古道的热闹与繁华。

水是山之灵。锦屏之水清澈,看上一眼,心肺都凉个透。无论走进哪条山涧,水都那么清凌凌的。她那么冷峻,让人不敢亲近;她那么娇嫩,让人不忍触摸;她又那么亲切,任你用脚丫嬉戏。那蓝蓝的一泓,似甘琼玉液,冷冷的,静静的,你想扑向她,却生怕陷入她冷漠的温柔,无法自拔。不经意间,你的脖颈猛地一下透凉,好似冰粒瞬间在你的肌肤上融化,抬头仰望,那是岩石坡上苔藓渗出的水珠。突然明白,那一泓泓一汪汪那一溪一涧流淌不尽的水就这么一滴一滴汇聚而来,这是山的甘露,也许,还是山的眼泪。山涧里,无比坚硬的岩石,最是耐不住柔柔的水的温情抚摩。那一个个巨大的天然“浴缸”,便是水的杰作,而那一个个浑圆的口小腹大的天然石臼,是不是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冰川遗迹?这山,因了这些石臼而显尊贵了。

行走间,不知不觉来到“文公潭”。“文公”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谥号,朱熹一家数代与政和有不解之缘。宋宣和元年(1119)中秋,23岁的朱松赴政和任县尉,带着父母朱森和程夫人、两个弟弟株柽和朱槔及其他眷属,举家迁居政和。朱松到政和后兴利除弊,兴办教育,在政和创办星溪书院、云根书院,授课讲学,首开政和教育先河。后来,朱松先后赴尤溪、建瓯任职,建炎三年(1129)腊月因战乱又从建瓯返政和。此时,颠沛流离的朱松写下了《将还政和》:“归去来兮岁欲穷,此身天地一宾鸿。明朝等是天涯客,家在大江东复东。”建炎四年(1129)五月,因战乱,朱松再返尤溪。当年九月十五,朱熹在尤溪诞生,因此,政和是朱子孕育地。政和也是朱熹祖居地,朱熹的祖父朱森和祖母程夫人都安葬于政和,朱熹每次回政和祭扫祖坟,都要住上一段时间,在云根书院讲学,还常去游览政和的奇山秀水,饱览风光美景。锦屏的山水一定让朱熹流连忘返。哪一潭水,朱文公洗过笔,抑或洗手濯足?“文公潭”,有无虚实都无关紧要,古人今人都必清水洗尘。这方好水,想必可以洗净人们的凡尘俗垢。

责任编辑林 芝

猜你喜欢

政和锦屏朱熹
方政和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政和白茶
“朱子深衣”与朱熹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