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培育与推进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2019-08-31焦洁

中文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养成教育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品牌校园文化的作用及现状,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要重视品牌校园文化建设,凝练校园传统和现有的精神文化,要加强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行为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品牌校园文化建设 养成教育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1

一、品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院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项校园物质文化不断积淀的过程,也是校园精神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新时代,“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高校养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养成教育指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文明的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实施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讲,可以起到明是非、辨善恶、修德行、定心志的作用,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素质提升、人格塑造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养成教育主要包括规范教育、纠偏教育和陶冶教育三个方面,我们大多注重前面两个方面,即学校规章制度的明德教育和禁止性、限制性的补偿教育,而在陶冶教育即熏陶教育方面,还需加强德性认知教育,借助校园文化熏陶、品牌活动等手段实现德育内化。因此,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有力地巩固和提升了养成教育。

二、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现状

目前,高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可传承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偏少,校园文化活动均存在些许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以娱乐性为主,缺乏艺术性和教育性。娱乐性是文化活动参与面广的重要方面,艺术性是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教育性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很多校园活动为了增强“人气”,娱乐性因素掺杂过多,丧失了原有的艺术性和教育性,失去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根本意义。例如,知识竞赛题目过于娱乐化,偏离传统教育范畴;辩论赛辩手赛前准备和场上表现大跌眼镜,有时出现雷人语句,主持人哑口无言;等等。

2.追求活动数量,忽略活动质量。校园文化活动数量繁多,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背离了大学的初衷,其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各学生组织举行各类活动时,仅仅为了宣传自己的组织而办活动,完全脱离了活动教育意义。例如,歌手大赛、达人秀、辩论赛等等活动,高校各组织重复举办,过“量”的活动导致质量得不到保证。

3.以艺术、体育活动为主,缺乏学术、社会公益活动。大多数高校偏向于开展运动会、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学术讲座活动,面向社会公益性活动还需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

4.以老师指导为主,而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很多校园文化活动从构思、策划到组织,老师的想法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自我构思、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难以实现,导致老师“办”活动,学生“看”活动。

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学院养成教育的思考

1.精心组织多样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特色和品牌,不断传承。品牌文化活动代表一所高校的“品味”和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例如,高校开展大讲堂、大学生艺术节、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运动会等等,将养成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其中,使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加强自我创新,形成学生自发组织和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2.注重品牌活动的艺术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结合。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校园活动,号召积极参与,年年有新主题、新形式,营造适合高校办学特征的全校性的大型活动。运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例如,五四红歌会、辩论赛、专题讲座等等,认真把握和设计选题,力推学生学问和思想双丰收;在文体娱乐活动中,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弘扬主旋律,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活动中渗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养成教育,这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

3.整合学院教育资源,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品质,注重“质”与“量”的结合。没有一定“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也不会达到育人的作用;没有一定“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大学生多元的、全方位的文化需求。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质与量的平衡,既要有精品意识,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品味,又要结合实际,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态;既要满足学生校园文化需求,又要统筹考虑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学校活动为主体,建立院系活动共享平台和机制。学校搭建各类文艺活动平台,整合各系优势资源,助推品牌活动建设。

与此同时,要增强校园规范的宣传,结合学校管理制度,把冰冷的制度变成有温度、有色彩的案例,使制度不仅能上墙,而且能入心,用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让规范性制度成为学生对文化种类进行选择、对文化价值进行判断的标准,尽可能使学生认知校园文化,将身边的文化环境装进口袋、入脑入心,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巩固教育,提升教育,内化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张 群,韩丽佳.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

[3]李瑞芹.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养成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

[4]张文博.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良好日常行为养成的影响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7(2).

作者简介:焦洁(1982-),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教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和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养成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