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瓷艺术的前世今生

2019-08-27

科学之友 2019年8期
关键词:瓷器技艺艺术

中国是瓷器的产地,与瓷器相关的艺术有千千万万种,而刻瓷艺术独具一格。

刻瓷,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镌刻痕迹的深、浅、浓、淡为艺术手法,以线条部位的韵律性彰显出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可谓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

目前有关刻瓷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是刻瓷的前身。

从魏晋开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赏玩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原始的刻瓷。

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清代乾隆时期,刻瓷艺术真正兴起。乾隆皇帝曾大量题咏宫中瓷器艺术品,有的直接题写于瓷器之上,为使乾隆皇帝墨寶留在瓷器上,宫廷工匠使用金刚石刀具凿刻,而后施墨,墨渗透至瓷胎之中,经久不变。除此之外,乾隆年间已有在瓷面上凿刻山水等纹饰的刻瓷作品。

乾隆后期,“造办处”还专门制造供皇宫使用的刻瓷工艺品,不限于诗文,山水花鸟等形象也栩栩如生地出现,这个时期,刻瓷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晚清时期,刻瓷艺术得到更大发展。

现存最早的刻瓷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同治至光绪年间,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华法在瓷器上自写自画自刻,促进了刻瓷的发展。华法的刻瓷以工笔山水画为主,以刀代笔,运用自如,并传授给北京朱友麟、陈智光等人。

清光绪28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甚至专门设有镌瓷科,培养了一批专业刻瓷人才,从而使刻瓷艺术十分兴盛。朱友麟为第一届毕业生,后留校任教。他的传世作品有《一品红》等。

民国时期,刻瓷艺术由北京传入南京、上海等地。

“文化大革命”时期,刻瓷艺术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刻瓷技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刻瓷作为中国的一门国粹艺术开始走向世界。2006年,刻瓷艺术被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列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主要品种门类,从此刻瓷走上了国际艺术发展的道路。

如今,刻瓷艺术经过几百年相传,声誉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一张国家与地方对外文化交流极具特色的地域名片。

猜你喜欢

瓷器技艺艺术
中国的名牌瓷器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纸的艺术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