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中的应用

2019-08-27黄志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讲授嵌入式教学法

微课,是信息时代“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新宠,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产物。微课以其内容短小精悍、表现形式多样、可移动可反复学习的特点,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微课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教育的前沿话题和实践热点。

一、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的比较应用情况

“表达与交流”课在中职语文课程中共占20学时,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表达与交流”知识及技巧并通过课堂训练内化成自身素养与日常技能。其中的理论知识,作为必学知识点,既要让学生熟识掌握又不能占据课堂太多时间。课堂上若教师讲得多学生自然就练得少,教师要处理好知识讲授与学生训练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考虑如何将微课嵌入课内,优化“表达与交流”课的课堂效果。本学年,中山市教研室开发了研学项目“微课应用案例分析”,笔者邀约本校市级优秀教师刘梦珍老师,采用比较研究法,探索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表达与交流”课上的开发应用。刘老师分别在两个电子商务班上了《商品推介会》一课,两班级皆按照“知识讲授——情境任务——小组活动——分享表达——课堂评价”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区别在于,A班不嵌入微课,理论知识讲授需要大约10分钟;小组活动时,教师忙于指导学生,时间仓促,指导面不广。在B班授课时,嵌入微课《介绍事物》,用时5分钟清晰讲授了知识点“如何推介”;再通过电子局域网把微课推送到学生端IPAD上,小组活动时,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IPAD上反复观看微课,自主学习;教师得以解放,将指导重点对象放在学困学生上。两节课最后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A班:1.讲授“介绍事物”知识点用时:约10分钟。

2.小組活动情况:教师指导了4位学生,其他学生得不到个别指导。

3.学生应用理论指导情况:大部分对理论技巧不熟悉,仅个别学生能按照教师所授技巧进行训练,成绩优良。

4.活动评价情况:时间不够用,点评三言两语不够具体。

B班:1.讲授“介绍事物”知识点用时:5分钟。

2.教师指导小组情况:学生IPAD端重播微课回顾运用,教师帮扶指导学困生。

3.学生应用理论指导情况:大部分学生掌握理技巧,能抓住商品的特征进行推介。两组代表发言精彩。

4.活动评价情况:时间充足,师生点评有据可依具体到点。

对比两节课,我们发现传统的“表达与交流”课堂容易出现三大问题,直接影响授课效果,而微课的嵌入应用,恰好能解决这三大问题。

二、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可解决的三大问题

1.理论指导与学生训练易脱节

表达与交流课是中职语文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部分内容,是专为培养学生说写技能而开设的课。语文教材中相应的内容涵盖量大,专业针对性不足。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对不同的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讲授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概念等理论知识,接着设置情境布置实践训练,最后进行分享和点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遍过的理论讲授和学生在实践训练环节之间,往往会因为学生的“遗忘”而导致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的现象发生。微课具有相对开放、相对完整、交互良好的特点,支持个性化、移动化的自主学习。学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通过电子局域平台、超星学习平台等学习平台重复观看,边看边练,有效地解决理论与训练脱节的难题。

2.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关于“介绍”的理论知识枯燥不好记识,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被迫至少花1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知识讲授上。因此,整堂课下来,教师讲理论知识至少占去课堂45五分钟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样一来,学生个体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组员分享等活动会因为时间的不够仓促完成。其效果可想而知。微课,在短短的6分钟左右的时间里,精华浓缩了“介绍事物”的理论知识点,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可有效避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现象发生。

3.教师“一对多”,辅导面不足

“表达与交流”课是活动实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至关重要。但教师想要同段时间内给50名左右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可谓分身乏术。微课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目标明确,内容短小,是说明一个教学问题的微课程。教师将微课嵌入课上进行授课,可实现学生分层次辅导。领悟力、模仿力较强的学优生可通过反复观摩微课自主学习提升能力。教师则可抽出时间专门指导帮扶学困生。可见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具有帮助教师扩大课堂辅导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并且课后把微课发到班级群里或其他网络学习平台,可供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

微课能够较好地解决中职语文“表达与交流”课的课堂问题,怎么应用更有效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索的重点。

三、微课“嵌入式”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课,是在规定的45分钟内,有组织、有教学目的地面对一群既定对象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则是以5-10分钟为时间单位,“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微课在课堂应用中可以承担不同的环节角色:课堂导入、核心概念的讲解、重点难点的分析、探究过程的演示、任务情境的渲染、学习任务的布置等;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上,需要注意到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整节课某个重要知识点或必要知识点的讲解、演示,不能代替整节课。因此,在课上,微课的内容的选取制作与应用应放在课程的整体建构下去考虑,将微课做为课堂的一个灵活组件,可随时嵌入相应的教学环节中。

(一)微课内容的选取与制作。

微课主题要明确,内容要“精练”“专一”,不必面面俱到。一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制作成微课。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必要性进行筛选。尽量避免产生微课无限信息量与学生有限注意力之间的矛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的“表达与交流”模块主题是介绍事物及说明方法。教材编写的相关知识,不仅提到事物介绍,还提到了人物介绍。电子商务专业班的表达与交流课“商品推介”,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明晰、准确生动地将商品介绍给“顾客”。其教学需要讲授的是介绍事物的方法与技巧,人物介绍虽然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但不是本堂课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只选“介绍事物”这一知识点。刘老师起初制作微课时,不仅讲授了事物介绍方法还讲了人物介绍方法,时长9分钟。由于微课中涉及两个知识点,内容看似丰富,但指向性不明确,实际不利于学生掌握“推介商品”的相关知识;用时长,学生易疲倦;占用课堂时间多,学生实操训练不够时间施展拳脚。后经修改,删去与介绍事物无关的内容,微课压缩到5分钟时长,指向明确,主题突出,便于学生关注必学知识。制作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若运用万彩大师等高级软件制作,增添微课的动漫效果,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若采用普通的PPT作为制作主要手段,则要做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便于记识掌握。

(二)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的实施

1.任务驱动下嵌入微课,引发学生关注学习任务,提高课堂专注力。

“商品推介”是一节活动型的“表达与交流”训练课。教师授课时,以“如何给顾客准确、生动、有条理地介绍商品”导入课堂,明确了课堂学习任务,同时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时候,教师嵌入微课,通过微课推送如何介绍事物的知识,学生认真观看微课,了解记识知识,为脑海里的疑问整理答案。

2.小组活动中嵌入微课,学生反复观摩,提高主动性与参与度,理论学习与实训实操有效结合。

微课嵌入具有灵活性,在课堂需要时,可多次嵌入,供反复观摩。“商品推介”课教学,不是为讲介绍事物的知识而讲介绍事物的知识,启发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熟练掌握“推介”这一表达与交流技巧,逐渐使表达技能内化为学生的学科素质,才是该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在小组活动时,教师通过电子局域网,将微课推送到学生端IPAD上。学生领取小組任务后,首先仔细观察分析商品特点,为了能做到清晰准确有条理且生动地推介商品,学生们点开IPAD上的微课进行二次观看学习,边写边看边交流,自主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则可抽身指导学习力较弱的学生完成任务,整个教学进展顺利,学生最后的发言基本符合课堂教学预期,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在传统的活动课上,教师是知识的宣讲者,课堂的主角;学生则是知识被动接纳者,课堂的配角。而在这一课中,刘老师采用了微课嵌入式教学,在“观看微课——研究任务——小组交流——发言展示”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微课发挥了辅助讲授、帮助理解、指导实践的作用,这一过程实现了课堂角色互换,教师变为引导者、修正者,学生变成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实践应用总结

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表达与交流”课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的应用,除较好地解决了前面所提的三个课堂教学问题外,还有以下几点作用:

1.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的应用让课堂教学更灵活。微课是针对既定知识点所录制的微型教学视频,其内容短小精炼,相对独立完整。运用微课“嵌入式”教学法构建一堂课,需要注意微课与整课的有机结合。微课作为整课的一部分,在应用时可随课堂实际开展情况灵活嵌入,不必拘泥于事先的预设。

2.微课“嵌入式”教学法是教师提炼个性化教学风格的一个新手段。微课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学技能、专业素养、媒体技术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把握总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细节,还要熟练制作微课的各种技术。我们发现有较强的微课制作能力的老师,其课堂也因为嵌入了个性化的微课而变得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深受学生的喜爱。

3.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的应用,转变课堂角色,解放师生关系,让师生更融合。较传统课堂而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授减少,教师由主讲者变成辅助者,由指挥者变成组织者,引导和修正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旁听为主讲,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师生间教与学的关系更明确更融合。

4.微课“嵌入式”教学法的应用,让学优生更强大,让学困生更易学。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微课是可以不断重复的微课堂。领悟力好、学习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在教师的一两次的讲授和点拨后就能熟悉知识,提升本领;而学困生由于领悟力、学习力相对较弱,不能够在教师讲授后即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微课嵌入课堂,这些学生通过多次反复观摩学习相同内容,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最终可能和学优生一样,都掌握熟知了知识。学生还可以在课后通过教师推送的同一微课进行复习巩固。

参考文献:

[1]焦宝聪、苏古杉、陈楠.微课程设计的三重属性和六大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总138期:89-98.

[2]郭玮,微课嵌入式教学法实践探索——以《基础汉字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32-35.

[3]尹睿,刘路莎.以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应用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31-34.

黄志茹,广东省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讲授嵌入式教学法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Altera加入嵌入式视觉联盟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