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文本创作内核,建构阅读教学新视角

2019-08-27叶兰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叶兰君

[摘 要]阅读和写作虽然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但它们却可以互相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题目、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理解文本“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表达特点,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文本创作;阅读教学;精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24-02

我对阅读教学的思考,从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差异开始。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只是课程的载体,而并不是语文课程。拿到文本,教什么的问题总是困扰着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如果站在作者创作的角度来审视一篇作品,由题入文,由言入意,由浅入深,剖析三问:“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那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会逐一显现。

一、推敲题目——猜猜会写什么

(一)读题解题,撩开题目的神秘面纱

拟题能力,是写作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了六年的语文,不会拟题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问题应该出在我们的日常阅读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停留在解题的层面,却没有引领学生进一步解开拟题的秘密。其实,我们只需在传统解题的过程中增加一个环节,便能使学生掌握拟题的方法。

如,教学《观潮》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解题:“‘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观潮一词写出了这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这就是以事件为题。在学习过的课文中,以事件为题的文章还有哪些?”(《检阅》《争吵》等)这样的追问次数多了,学生就会发现拟题的规律:可以以事件为题,可以以中心为题(如《给予是快乐的》),可以以主人公为题(如《乌塔》《 白鹅》 ),也可以以时间或地点为题。在文本解读的环节中,教师可再次追问:“为什么这样拟题?”这样,就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读题猜文,找寻文章构思的秘密

一篇文章的艺术魅力,选材和构思是关键的一环。教材里的课文,选材总是那样的合理,构思总是那样的巧妙。这对学生来说,简直有些望尘莫及。其实不然,文章构思离不开思维的一般规律。只要掌握了规律,谁都可以学会构思。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只要顺应思维的一般规律,自己的构思就会与名家不谋而合。如,《与时间赛跑》,是一篇以事件为题的文章。在学生读题、解题后,我顺势而问:“孩子们,‘与时间赛跑这样的课题,如果让你来写,你会写清楚哪些内容?”

“会写怎样与时间赛跑!”

“会写为什么要与时间赛跑!”

……

我再次追问:“那你觉得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边说,我边板书:

为什么赛跑

怎样赛跑

赛跑的结果

看,学生的构思竟与作家林清玄的构思不谋而合。

二、初读课文,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这一环节就是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所不同的是,教师要增加一个对照环节——看看作者在大板块上安排了哪几个材料,跟自己猜想的有何不同,以理解作者选材构思的精巧。

(一)初读课文,文章脉络初显现

如,教学丰子恺的《白鹅》一文,读题猜内容,按惯性思维,学生预测课文内容也许会是“鹅的外形” “鹅的生活习性”“我与鹅之间的故事”等。而读了课文才知道,完全猜错了。作者先总写初见鹅的印象:高傲,再用一个过渡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来统领后文,接着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出鹅的高傲。这样的材料安排完全出乎学生的预料。对比细想后,学生明白:作者抓住白鹅的性格特点来写,而这样的选材必须建立在亲近生活、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精准的选材,来自深度的生活观察。

这样,丰子恺先生写《白鹅》时的提纲就显现出来。这样的操练多了,学生的构思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二)精细对比,体验取舍之重要

在读题猜文中,学生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预测会跟作者所写相差甚远。如,教学《搭石》一课,读题后,大多学生会猜作者会写走搭石时所发生的一些趣事。读完课文后才知道,自己所预测的内容,文章毫无触及。作者选取的是一些留在自己记忆里的温馨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去……”文章脉络如下:

摆搭石为人着想

走搭石协调有序

让搭石谦让尊老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留在作者脑海里关于搭石的画面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包括你们想到的走搭石的趣事。作者为什么偏偏选这几个画面呢?是根据什么来选的?”思考后,学生发现,作者是根据此文的中心——“家乡的人性美”来选材的。这说明,精准的选材,来自文章中心的需求。

三、精读课文——解决“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高尚的情感需要在渲染中熏陶,语言的精妙需要在品味中获得。既不破坏语文课永远应该坚守的人文性,又能在不断地操练中建立完整的写作架构,这是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所应达成的目标。如,教学略读课文《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我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精读。

1.回顾《卡罗纳》交替叙述的写法,想想:文中是哪两个内容的交替叙述?

2.默读《给予是快乐的》全文,用“﹏﹏”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描写保罗的句子。

3.师生合作朗读这两个方面内容。学生在关键处写下自己的感悟。

关键处:

(1)小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满脸羡慕地去触摸。此刻,你认为小男孩在想什么?

(2)“‘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你认为,男孩希望什么?可小男孩真实的想法却是——

(3)“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你认为,男孩怎么想?

(5)重点品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深情地朗读小男孩说的话:“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此时,学生有千言万语想写下来!

4.读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个故事写得这样动人,他的诀窍在哪儿?(理性审视“交替叙述”之法,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魅力)

简单的师生轮读,边读边写体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悟情又得法,真正达到了语言和精神同生共长的目标。

觸摸文本创作内核,建构阅读教学新视角,旨在阅读的王国里建立写作的宫殿,在写作的世界里探寻阅读的真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