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脉颗粒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08-2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通脉西药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损害是脑卒中后遗症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加重病人及其家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据相关研究报道,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4%,其中一部分病人可能进展为痴呆,进展为痴呆的病人病情很难逆转[1-2]。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识别、语言、记忆、应用以及时间、地点和空间的辨别能力等认知功能及行为进行性损害发生在卒中后3个月内。根据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当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达到中重度时进行干预治疗的效果较差,应早发现、早治疗。卒中后病人认知功能下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训练疗效[3]。本研究应用中药疏血通脉颗粒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166例住院病人,均经CT或磁共振(MRI)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认知功能损害发生在明确卒中后3个月内,和(或)认知功能损害有血管性因素,并且经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有认知功能损害。将166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与观察组,每组83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或者脑出血;②符合认知损害诊断标准,即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总分<26分;③认知损害发生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和(或)认知损害有血管性因素,即Hachinshi缺血指数量表≥7分;④病人意识清醒,无失语、听力障碍,无精神障碍;⑤年龄45~80 岁;⑥理解、自愿参与本临床试验并签署临床观察试验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②脑卒中后病情严重不能配合者;③认知损害出现在脑卒中发生之前,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④中度抑郁病人,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17分及以下者或有明显阳性精神病史及家族史者;⑤严重躯体疾病者;⑥听力障碍者;⑦颅脑CT或MRI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及严重心血管、肝脏、肾脏疾病。

1.3 方法 病人均接受脑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原有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西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10 mg/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疏血通脉颗粒方(三七15 g,薤白10 g,地龙10 g,瓜蒌皮10 g,冰片0.1 g),每日1剂,水冲至100 mL,每次5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于干预前及干预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4]及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病人临床CSS评分评分结果评定临床疗效。CSS评价标准按减分率计算,基本痊愈:CSS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CSS评分减少46%~90%;进步:C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CSS评分减少≤17%;恶化:评分增多18%以上。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西药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2例。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见表3)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西药组8017.87±2.2016.16±1.9914.11±1.831)12.31±1.851)11.30±2.471)观察组8118.02±2.2516.18±1.9213.20±1.891)2)11.30±2.201)2)10.01±2.481)2)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1)P<0.05;与西药组同期比较,2)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见表4)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西药组8016.39±3.8717.69±3.4219.30±2.791)21.17±2.201)22.25±1.871)观察组8116.20±3.7817.77±3.1820.43±2.601)2)22.19±1.911)2)23.09±1.791)2)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1)P<0.05;与西药组同期比较,2)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较西药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C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血通脉颗粒对于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在中医古籍中没有记载,但是可以认为其是“中风”与“健忘”“喜忘”“善忘”或“痴呆”的合病。古籍中对于“健忘”或“痴呆”的研究深刻而透彻。诸多医家认为“健忘”病位都在脑,与五脏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肾、脾。其发病大多是因脏腑虚损,气血阴精不足,亦可因气滞血瘀、痰浊上扰所致。刘泰等[5-6]认为痰、瘀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基础,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应从化痰祛瘀方面着手。疏血通脉方是广西名中医刘泰教授总结其20年来治疗中风病的经验自创方剂,方中三七、薤白为君药,化痰祛瘀通络;地龙、瓜蒌皮为臣药,协同君药,加强活血祛痰作用;冰片为佐使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共奏化痰熄风、祛瘀通络、痰瘀同治、疏血通脉之功。此方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研究均取得良好效果。疏血通脉胶囊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7]。疏血通脉胶囊可以明显降低大鼠静脉血栓干重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时间和动脉血栓堵塞血管时间,而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不受影响[8],且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以及减少梗死面积[9]。

MMSE在确诊痴呆及评估痴呆的病情方面被证实是可靠的,并且有很高的敏感度,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假阳性率的发生[10]。高龄、女性及文化程度低者认知功能更容易受损[11],记忆功能的损害最早发生且最严重[12-13]。脑卒中后病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14]。而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训练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病人卒中后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5]。卒中后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提高病人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是卒中后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通脉西药功能障碍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立普妥联合降脂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