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型OSAS的应用现状

2019-08-26张弘玮狄建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肥胖型胃管阻塞性

王 晨 张弘玮 狄建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肥胖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生、发展的重要可逆性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数据[1]显示,有40%的肥胖患者患有OSAS,而70%OSAS患者为肥胖人群。因此,在治疗肥胖型OSAS患者时,必须给予减重治疗。美国2013版的《OSAS规范诊疗指南》[2]明确表示,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症唯一有效且长效的方案。再者,近年来,不断有研究[3]表示,减重代谢手术不仅可以治疗肥胖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型疾病,还可以治疗肥胖合并疾病,比如OSAS。本院在此背景下开展了相关研究,选取临床应用最广的两种减重代谢手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探究两种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型OSAS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肥胖型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76例,按照奇偶数法以及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21~47岁,平均年龄(34.76±4.23)岁,BMI为(38.76±2.76)kg/m2。观察组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在20~50岁,平均年龄(35.43±4.04)岁,BMI为(38.45±2.96)kg/m2。对比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38例应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治疗,建立气腹,应用5孔法,常规悬吊患者的肝脏,在距离患者幽门2~6 cm紧贴胃大弯侧向上离断大网膜直至贲门,充分游离患者的胃底、胃后,将左侧胃的His角充分显露,在胃内置入 GCT360指示胃管,引导胃管进入,从患者的幽门上2~6 cm左右,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依次切割患者的胃底部,直至切除患者的整个胃底部,确定胃部剩余容量为60~80 mL,从胃管注入美蓝溶液,检查患者的胃部是否有渗漏现象,在切割线的交界处间断就全层或将基层,并缝合加固,取出标本,依次缝合切口。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建立气腹,应用5孔法,常规悬吊患者的肝脏,在患者胃左动脉的第二与第三分支之间进入网膜囊,置入GCT360指示胃管,充气15~30 mL后标记胃底部,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并建立容量在15~30 mL的胃小囊,在屈氏韧带的远端100 cm处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将小肠切断,令断段远端100 cm处与近端小肠温和,而后吻合胃小囊与胃肠支,关闭小肠系膜,横结系膜的裂孔以及Peterson裂隙。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效:患者的体质量下降,脂肪减少,代谢紊乱症状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②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③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在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数资料的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100%。观察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术前术后的AHI指数: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术前与术后6月的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但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术前、术后六月的AH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虽然已经明确减重代谢手术可有效治疗肥胖型OSAS患者[4]。而本研究中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应用不同的减重代谢手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但手术有效率均为100%。由此可以确定减重代谢手术确实可以有效治疗肥胖型OSAS。但是,临床并未明确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型OSAS的机制,仅能够确定手术疗效,在选择术式的时候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临床也并未明确数种减重代谢手术中哪一种手术方案最佳。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相较于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其实是更具优势的。应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虽然两组手术的疗效均为100%,但从短期疗效来看,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是更具优势的,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更强的积极促进作用。

表1 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平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天数(d)观察组 38 72.13±10.47 25.81±2.07 7.67±0.21对照组 38 145.23±20.87 31.27±1.76 8.38±0.45 t值 - 12.0932 6.2877 9.2676 P值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术前术后的AHI指数

表2 两组肥胖型OSAS患者术前术后的AHI指数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6月后 t值 P值观察组 38 68.71±10.22 29.87±7.65 11.2988 <0.05对照组 38 67.25±11.08 29.16±7.98 17.2651 <0.05 t值 - 0.3421 0.7622 - -P值 - >0.05 <0.05 - -

临床研究[5]认为,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型OSAS,能够缓解或是消除患者呼吸道所遭受的压迫,改变顺应性,并改变呼吸道结构,改善患者的呼吸暂停现象,因为肥胖型OSAS患者的体质量较高,多数患者因为过度肥胖,因此脖颈上的脂肪组织堆积过多,导致患者呼吸道的横截面积缩小变窄,颈部肌肉组织肌张力衰弱,导致咽喉腔更为狭窄,最后导致患者低通气或是呼吸道阻塞、阻塞性呼吸暂停等[6]。该症状若长期发作极容易导致OSAS的发生 。进行减重代谢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体质量量,减少患者颈部堆积过多的脂肪,恢复患者气道原有顺应性以及结构,从而改善患者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等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再者,减重代谢手术不仅仅可以减少患者的颈部的脂肪,而且能够减少患者腹腔内脏堆积的脂肪,减轻腹腔压力,扩大肺泡有效换气的容积,令患者在睡眠过程中,通气恢复正常[8]。综上可知,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型OSAS患者,疗效显著,但如何选择术式,还是应该根据患者自身体质量,手术耐受程度等因素决定。

猜你喜欢

肥胖型胃管阻塞性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特征和肝脂肪变程度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的分析
肥胖型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