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应用冰冻病理检查的病理分级结果比较分析

2019-08-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冰冻肌层状况

胡 斌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丹东 118200)

子宫内膜癌临床常发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多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中发生,致死率仅次于卵巢癌及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加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当前评估手术病理分析的常用方式,为进一步明确该方式对病理分期的诊断效果,本院对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了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术前未实施其他治疗患者;经医院伦理协会同意,自愿配合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禁忌患者。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3.3岁(s=8.7);临床表现:月经紊乱7例,下腹疼痛12例,阴道出血43例,三种症状均具备的患者3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中采集患者病灶组织,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评估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状况及肿瘤类型等。术后采集患者病灶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实施病理检查。术中根据患者视力状况实施腹主动脉、盆腔淋巴结切除,对于浸润≥1/2,病灶面积>宫腔1/2,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特殊病理类型,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需实施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患者实施两种检测方式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分级及肌层浸润状况分级诊断结果。根据F1GO肿瘤分级标准,可将肿瘤分为G1(高分化)、G2(中分化)、G3(低分化)三个等级,将肌层浸润深度分为I级(浸润人子宫内膜)、Ⅱ级(浸润浅肌层,面积≤肌层1/2)、Ⅲ级(浸润深肌层,面积>肌层1/2)[1]。

1.4 统计学方法: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诊断结果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对肿瘤分级检测结果分析: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G1级、G2级、G3级诊断准确率为58.1%(25/43)、80.0%(8/10)、100.0%(2/2)。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G1级的诊断准确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明显较低,χ2=22.765,P=0.000。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式对于肿瘤分级检测结果分析

2.2 两种检测方式对子宫内膜肌层浸润深度结果分析: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Ⅰ级、Ⅱ级、Ⅱ级的诊断准确率为32.0%(8/25)、97.1%(33/34)、100.0%(6/6),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肌层浸润深度Ⅰ级准确率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明显较低,χ2=25.758,P=0.000。见表2。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常用方式,但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需明确患者病理分期状况,并了解淋巴结转移状况,进一步辅助手术方案确定,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肿瘤分级状况、肌层浸润深度等均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状况,也影响患者的治疗术式[2]。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灶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无法明确患者实际病情。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准确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冰冻切片技术仍待提升;医师需在术中快速进行病理分析,诊断时间较短,切片数量有限,影响诊断结果;此外,快速切片中对于浸润基线确定具有主观性,也难以区分具体组织受累及浸润状况,影响诊断结果[3-4]。但该检查方式对于分化程度越低、肌层浸润越深患者诊断效果更优,可辅助医师确定患者的手术术式[5]。

表2 两种检测方式对子宫内膜肌层浸润深度结果分析

综上,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应用冰冻病理检查在患者病理分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检测效果与肿瘤实际分化状况及肌层浸润状况相关,临床需加强对术中肿瘤取材及阅片质量,尽可能采集大切片,增加切片数量,将肿块切开检查,并采取双人阅片,以提升诊断效果,辅助患者的治疗。

猜你喜欢

冰冻肌层状况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冰冻太阳光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了不起的冰冻动物园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冰冻的梦
安全感,你有吗?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