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9-08-23李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针对性输液门诊

李倩

271219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医院

输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输液中的穿刺操作、行为限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感[1]。尤其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其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较低,对疼痛的耐受度也比较差,而输液过程时间较长,使得患儿常出现哭闹等事件,并引起恶心呕吐、穿刺针脱出等不良反应[2]。因此,针对小儿门诊输液,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这一现状,提高患儿依从性。此次研究分析了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输液室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3月选取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1~8岁,平均(4.2±0.7)岁;其中头针输液30例,手或肘静脉输液20例。普通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8.5个月~8岁,平均(4.1±0.3)岁;其中头针输液28例,手或肘静脉输液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符合静脉输液治疗适应证;③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②存在过敏反应;③先天性痴呆。

方法: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遵医嘱取药后用药,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穿刺,合理调节输液速度,随时应答家属传呼,严密观察整个输液过程。

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应实施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配合完成输液治疗。同时,告知家属患儿的治疗周期、疗程、输液时间等,用药前,告知家属药品名和用药目的、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家属应起到的监督义务和责任等,提高家属配合度。②人性化护理:穿刺时,应主动与患儿交流,安慰、鼓励患儿,或以玩具、糖果等进行诱导,转移患儿注意力,而后准确完成穿刺。穿刺应选择粗直且弹性较好的血管,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选择手部静脉穿刺,年龄较小的选择头针穿刺,确保固定良好。输液过程中,为患儿提供娱乐用品,如播放动画片,并给予患儿奖励,主动哄逗患儿,让患儿保持舒适。③输液管理:每隔30 min测量1次患儿呼吸和心率,尽可能早地发现不良反应。当患儿出现不适后,依据情况选择调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输液过程中,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出现感冒。

表1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观察指标:应用自制护理依从性评量表对患儿依从性进行评价,评量表分为优、良、差三个维度,由护士长依据患儿表现进行评价,依从性=(优+良)/总例数×100%。将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由患儿家属进行评价,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患儿护理依从性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小儿门诊输液室日常接待的患儿数量比较多,且患儿病情比较多样化,常见的包括腹泻、发热、感冒、肺炎等,因此,护理难度和强度均比较大。其次,小儿患者自控力和耐受力较差,认知力和智力等尚未发育完全,对于护理配合度和依从性比较低[3-4]。因此,在小儿门诊输液室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儿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儿依从性显著提升。针对性护理干预完全适应了小儿患者的身心特点,区别于常规护理措施,把握了小儿患者的特点,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儿以及家属的认知度;在穿刺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避免患儿哭闹抵触,还依据患儿年龄选择了不同的穿刺方式,使患儿更加舒适[5-6]。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普通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进一步说明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针对性护理干预依据不同群体的差异,护理措施也会有所不同,因而适应性较好,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护理需求,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输液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儿家属对护理更为满意,应积极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针对性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