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8-23彭娟娟孔亚梅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康复

彭娟娟 孔亚梅(通讯作者)

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现已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术式。但实践显示,因腹腔镜术需建立气腹,加之术中电灼、穿刺等操作影响,极易对患者内分泌、循环等系统产生不良刺激,加之患者多伴有负性情绪,依从性不佳,诱导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常规护理以通常以疾病为工作核心,有效性、整体性、全面性缺乏,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均有较低的满意度[1]。整体护理为目前一项新型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发现重视妇科腹腔镜患者的整体护理,预后效果较为理想,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妇科腹腔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31.7±9.4)岁;病程1.0~3.3年,平均(1.3±0.7)年;卵巢肿瘤15例,子宫肌瘤14例,异位妊娠16例,其他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2.1±8.9)岁;病程1.2~3.0年,平均(1.5±0.4)年;卵巢肿瘤17例,子宫肌瘤15例,异位妊娠15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依据临床表现、病史、影像学及术中病检确诊。②均具手术指征。③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报经医院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者。②合并心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

方法:对照组:采用妇科病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注意事项告知,完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等。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模式:①心理干预:因大部分妇科患者对腹腔镜手术认知缺乏,特别是生育期女性,担心手术会对生殖功能产生影响,故负性情绪严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充分掌握其心理,个体化疏导,如强调腹腔镜手术优势,讲解术后康复效果理想的病例等,以使患者负性情绪得以缓解[2]。②营养干预:强调宜摄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使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度增强。结束手术后,胃肠尚未完全恢复时,可采取肠外营养形式,予以必要的营养支持。待排气功能恢复,可恢复进食,但需坚持少量多次进餐原则,从流质、半流质渐向普食过渡。③并发症干预:术中对腹腔出血、腹壁戳孔出血加强观察和防范,术后按摩四肢,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严密护理术口,对敷料及时更换,对有无感染现象加以观察,确保导尿管通畅。④术后1周指导患者行适量运动,摄入易消化、高营养食物,逐步恢复行走,定期到院复查。

观察指标:①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包括腹胀、恶心呕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愈合不良。②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包括首次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③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即应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包含社会功能、体力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4个维度,单项采用4级评分制,以0~3分为分值范围,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恶心呕吐3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腹胀5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观察组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即社会功能、体力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腹腔镜为现阶段对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术式,虽具微创,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多项优势,但因需建立气腹,局部行电灼、穿刺操作,均可对患者内分泌、呼吸、循环等系统产生不良刺激,诱导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进而影响到手术质量,对护理干预有更高的要求。整体护理为一项新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涉及文化、社会、身心各个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系统、连续的护理服务,保障医护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从腹腔镜手术特征及风险事件出发,重视实施整体护理干预,首先,通过心理疏导,可增强患者遵医依从;通过行饮食护理,可改善患者机体基础状况;通过行并发症防控,可确保临床安全;另外,重视出院指导,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保障远期生存质量[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晓兰等研究结果一致。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n 首次离床活动(h) 肛门恢复排气(h) 住院天数(d)观察组 50 12.4±3.3 23.4±3.9 5.2±1.9对照组 50 19.4±4.2 32.5±2.6 8.5±1.6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 体力功能 情感功能 认知功能观察组 50 2.7±0.1 1.9±0.2 2.9±0.1 1.8±0.2对照组 50 1.4±0.2 1.1±0.3 0.8±0.1 0.7±0.1

综上,妇科腹腔镜患者重视整体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并发症率,促进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但此次研究缺乏大样本数据分析、长期随访,且仅为回顾性分析,尚需展开进一步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整体护理价值。

猜你喜欢

妇科腹腔镜康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