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症的临床价值

2019-08-23程雪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静脉螺旋准确率

程雪平

404000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

肝小静脉闭塞症是肝循环的非血栓性梗阻,常伴有小叶中心性窦状纤维化,又被称之窦状隙梗阻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高胆红素血症、腹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3]。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是常用的诊断方式,多层螺旋CT具有多排探测器,可以同时获得多个画面,多应用于人体三维成像、血管造影成像、心脏成像、脑灌注成像等领域。例如多层CT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且扫描快速、范围广,能更好地显影颈动脉,同时一次扫描中亦可观察到主动脉、股动脉及骼动脉情况,对血管内对比率进行有效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也被称为核磁造影,是一项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能够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从而检测人体器官的失常和早期病变。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测及诊断心脏疾病、脑血管意外及血管疾病、胸腔及腹腔器官疾病、追踪肿瘤情况及功能障碍。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节约造影剂,提升图像的质量。核磁共振检测方式在诊断过程中,虽然精确度较高,但是在肝脏等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与CT差不多。因而,探究肝小动脉闭塞症的科学诊断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28~74岁,平均(43.5±3.2)岁。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②无精神方面疾病。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系统疾病者排除在外;②免疫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检查准确率对比

方法:使用1.5T核磁共振仪和64层螺旋CT仪,首先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至CT检查组数据;然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把结果记录联合组数据;并实施实验室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测结果做金标准,确定检查结果准确率。①多层螺旋CT检查具体操作:电流设置为250 mA,电压为120 KV,窗口的宽度为180,窗位为50,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5 mm;检查前服用1 000 mL左右的水,静脉注射碘海醇75 mL,注射流速为2.5 mL/s,注射完成后,分别在20~30 s、50~60 s、300 s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膈顶上缘至髂骨上缘为范围的多层螺旋CT扫描;并扫描动脉期、门静脉区,所有扫描完成后将参数设置为1.25 mm。②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具体操作:检测回波时间设置为4.5 s,重复时间为1 900 ns,激励次数10次,层厚为8 mm,层距为1 mm,视野为40 C,矩阵设置为250×160,运用T1加权项进行检测,运用T2加权项定位轴位快速自旋回波,检测时要告诉患者屏住呼吸,时间约为5 s左右,之后采用4d THRIVE进行扫描,扫描时会出现6个动态,每个持续时间约为5 s,具有100层图像;扫描前,注射20 mL钆喷葡胺,注射完成后,分别在20 s、45 s以及300 s进行病灶部位扫描;通过计算机生成图像,确认检查结果。对比CT检查组以及联合组检查效果。

观察指标:观察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准确率,分析检查结果。观察两种检查方式下两组影像学表现,观察记录两组出现胆囊壁水肿及增厚、肝脏门静脉周围水肿、食管静脉曲张以及小肠管壁增厚等影像学表现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79.62%,联合组检查准确率为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在经过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均呈现肝脏体积增大以及肝腹水现象,肝段存在受压状况,但是轻重不一,未见侧支循环。两组肝脏门静脉周围水肿、胆囊壁水肿及增厚、食管静脉曲张以及小肠管壁增厚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当前尚不明确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发病原因,但是大部分存在腹部放射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手段会损伤肝脏小静脉,进而对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影响,使肝脏小静脉中沉积众多纤维蛋白,从而影响了肝小静脉的正常循环功能,肝组织不能正常引流,右上腹可出现钝痛、隐痛等病症,还可伴随有黄疸、肝掌和腹泻等症状。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节约造影剂、无层间隔大小约束以及无重建次数限制,可以提高结果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造影剂的种类和剂量选择、患者配合度、医护人员专业度和责任心均会影响检查结果,让检查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的分辨力较高,各种参数均能够作为成像的依据,调节磁场来进行剖面的确定,并且电离辐射对人体损伤小,但是扫描时间较长,并且在肝脏以及胰腺等部位的检测准确率较低。两种方法均各有优点和缺点,但多层螺旋CT结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肝小静脉闭塞症诊断中可以做到优劣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猜你喜欢

小静脉螺旋准确率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MRI表现
介绍一种适用婴幼儿的小静脉试管滴入采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