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方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效果

2019-08-23杨淑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胃病方剂螺杆菌

杨淑华

409800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

本次研究筛选117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开展临床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29~71岁,平均(46.98±2.02)岁。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33~73岁,平均(47.57±1.9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幽门螺杆菌尿素[14C]呼气试验、临床表现等确诊;②依从性良好,配合临床检查与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凝血系统疾病;②合并妊娠期、哺乳期。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根除HP的四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4粒+克拉霉素胶囊2粒+胶体果胶铋胶囊2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粒,口服给药,2次/d,连续服用14 d。②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湿热证,方剂组成:蒲公英、莱菔子、乌贼骨、茯苓各20 g,车前子30 g,延胡索、佩兰,枳实、半夏、厚朴、黄连、藿香各10 g,栀子、白蔻仁各12 g,甘草10 g,加水煎煮至400 mL,1剂/d,1天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0 d;虚寒证,方剂组成:延胡索、党参、鸡内金各15 g,炒扁豆、陈皮、枳壳、桂枝、砂仁、甘草各10 g,蒲公英、白芍、黄芪各20 g,白术12 g。加水煎煮至400 mL,1剂/d,1天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0 d。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胃肠激素变化情况,包括血清神经肽Y(NPY)、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治疗前后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

疗效评价标准[1]:①治愈:临床症状、相关体征均全部消失,胃镜结果显示胃黏膜水肿等全部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有所好转或消失,胃镜显示下胃黏膜水肿、糜烂等有所改善;③有效: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有一定好转,胃镜检查胃黏膜有所改善;④无效: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与治疗前差别不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变化情况比较(±s,pg/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变化情况比较(±s,pg/mL)

组别 n NPY MTL SS VI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7 1.41±0.22 1.77±0.24 208.99±26.01 262.15±24.36 18.86±2.15 12.89±1.75 22.88±2.75 16.65±2.21观察组 60 1.43±0.21 2.79±0.29 209.12±25.86 384.69±25.36 18.92±2.09 9.32±1.61 22.91±2.66 9.99±2.02 t 0.525 5.146 0.685 5.074 0.854 9.044 0.846 7.25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胃肠激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从中医角度而言,是因脾胃气血不足以及湿热内蕴导致,本次研究根据不同病证类型采用辨证治疗,针对湿热证采用的方剂可起到中焦胃热、芳香化湿的功效。而对于湿热证,中药方剂可起到健脾益气、温胃祛寒的功效[2]。方剂中甘草主要是起到调和药性的作用[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辨证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变化提示胃肠道蠕动作用增强,改善了胃肠道功能[4]。

综上所述,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胃病方剂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别把胃病当小病!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