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体会

2019-08-23邓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放化疗宫颈癌化疗

邓毅

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组,湖南长沙

宫颈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1]。一般情况下,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但是受到解剖位置的影响,大部分宫颈癌患者在诊断时处于中晚期。针对中晚期宫颈癌,临床上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相关研究表明,放化疗相结合有利于延续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限,为此在本文中,针对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展开讨论,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年龄28~73岁,平均(54.2±4.5)岁;ⅡB期23例,ⅢB期1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0~74岁,平均(54.6±4.3)岁;ⅡB期14例,ⅢB期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开展体外照射、腔内照射治疗。②观察组实施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具体方法:通过立体定位框架明确体表标记,进行腹盆腔C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确定肿瘤以及重要器官使用剂量[3]。以肿瘤为中心,向外扩大5~15 mm,每周治疗5次,2~2.5 GY/次。同步化疗: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1次/7 d,28 d为1个周期。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肿瘤完全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②有效:肿瘤体积明显缩小;③无效:肿瘤体积未缩小甚至扩大。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呕吐2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0,P<0.05)。

讨 论

宫颈癌属于妇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4]。由于人们对于该疾病了解较少,加之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导致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已无法采取手术治疗。常规治疗手段效果并不理想,长期存活率较低,而且具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放化疗逐渐成为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式。然而临床实践证实,并非所有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适用于放疗治疗,因此临床上逐渐开展放疗、化疗联合治疗,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能够避免照射伤害正常组织、细胞,并准确确定靶区照射剂量,降低放疗对正常组织器官的影响。加以化疗药物联合,可以提高不同周期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从而达到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并保护正常细胞的目的。

综上所述,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建议临床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放化疗宫颈癌化疗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