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不同场所空气微生物种类及分布特征

2019-08-22黄国英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综合楼操场真菌

黄国英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农林科技分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空气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土壤、水体、动植物和人类,其数量变化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的作用。空气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微生物粒子,漂浮在空气中,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1-3],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进一步了解校园空气污染现状,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一)培养基的制备

细菌培养基:称取营养琼脂20.0g、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氯化钠3.0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经121℃灭菌20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倒入已灭菌的平器皿中以作备用。

真菌培养基:葡萄糖40.0g、蛋白胨10.0g、琼脂20.0g、蒸馏水1000ml,首先将蛋白胨、琼脂置于700ml蒸馏水中(置于1 000ml三角瓶内)加热溶解。将剩余的300ml蒸馏水另装于一个小三角瓶内,加入葡萄糖使其溶解,二者混匀后经68.95kpa高压蒸汽灭菌15min,倒入已灭菌的平器皿中备用。

(二)采样方法

采用气流撞击法采样[4],以JWL-IIB202新型撞击式多功能空气微生物监测仪采集样本;采样高度为1.5m,调节流量为20L/min,采样时间为室内2分钟,室外3分钟,平行测定3次,采集后的平器皿放置于37℃生物培养箱中,经48h培养后直接计菌落总数,并对微生物进行染色、镜检。空气细菌、真菌菌落计数以下式计算:

式中:N-平器皿菌落数(CFU/平器皿);Q-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三)采样时间及布点

本次调查监测的校园位于西北区域,考虑到春季是空气微生物含量相对较高,也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选择在3、4月份对空气微生物进行检测;以细菌和真菌总和代表空气微生物的总量。选取校园内图书馆、综合楼、餐厅、男女学生宿舍、微机房、实验室、操场、办公楼等有代表性的9个场所作为采样点,从3月12号至4月25号,平均每隔3d采集一次数据,每次分别在8:00,11:30,17:00,三个时间段进行采集,平均每个采样点采集有效数据3次,求出各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作为空气中细菌、真菌的监测总数。结果见表2。

表1 空气微生物标准

(四)评价标准

空气微生物含量是衡量特定区域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制定的空气微生物标准,进行评价。见表1。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校园环境空气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表2 校园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单位:cfu/m3)

表2数据显示:按照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制定的空气微生物标准,除微机房处于较清洁水平外,其他各点均处于清洁水平,适宜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

从校园的9个点的检测结果来看:校园空气微生物中主要是细菌,然后是真菌。不同采样点微生物浓度差别较大,按不同采样点微生物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微机房,男生宿舍,女生宿舍,操场,餐厅,图书,实验室,办公楼,综合楼。分析其原因:一是微机房人员密集,进出频繁且通风不良,带入的微生物较多,加之微机房机器散热等原因,导致环境温度较高,适合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二是操场微生物浓度次之,这可能是由于早起体育活动的学生扰动地面上含有微生物的浮尘漂浮在空气中而引起的。三是男女宿舍微生物浓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宿舍空间狭小,卫生条件稍差,人员活动集中,利于某些细菌的滋生,再加上春季气温较低,晚上睡觉都是关窗关门,通风不良造成。

另外通过检测发现:餐厅、图书馆、操场等场所真菌的含量较高,应引起注意。

(二)各点微生物的时间分布特征

2019年3月12号至4月25号,平均每隔3d采集一次数据,每天按8:00;11:30;17:00三段时间段进行采集,平均每个采样点采集有效数据3次,求出各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见图1。

从不同的采样时间来看,早晨8:00的微生物浓度最高,下午5:00次之,中午11:30最低。这主要因为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早晨和晚上,近地层大气容易出现逆温,处于稳定状态,不利于空气的对流扩算;中午大气层流不稳定,低层的带菌粒子随气体垂直气流扩散上升。同时,中午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强度最大,能有效地杀灭大气中的微生物,从而使大气中微生物含量降低,这一点从图1中操场中午微生物浓度下降最大可以得到印证。另外,各场所在上班之后一般采取了通风等措施,各采样点微生物均呈下降趋势。下午17:00,各点空气微生物的含量有升高趋势,分析其原因,这可能与下午温度较高,有利于环境中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繁殖,加之学生下午理论课偏少,人员流动量大,微生物易附着在颗粒物表面而进入到空气中,尤其是在操场上活动的人员明显增多,导致该时段的空气质量下降。

图1 各采样点不同时间微生物浓度比较

图2 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各点微生物浓度的比较

表3 空气中细菌的初步鉴定

(三)温度变化对空气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考虑到3、4月份气温的变化较大,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会有一定影响,在监测的时间段内选择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空气微生物的数量。见图2。

由图2可知,室内场所的微生物浓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而室外操场随天气变化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差异稍大,其中4月5日、13日是大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微生物含量明显升高,室外活动易患呼吸道疾病,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另外,随气温升高,室外空气微生物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可能是由于春季万物复苏,地表植被叶片吸附飞尘的能力增强,且气候干燥不利于空气中微生物的生存所致,这一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四)校园空气中细菌的初步鉴定

因空气中致病菌的含量通常以球菌的含量来判断,本实验通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对所测细菌进行了镜检,具体情况见表3。

校园空气中的细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除综合楼外,革兰氏阳性菌含量在75%以上。细菌中主要以杆菌为主,球菌次之。球菌的百分含量情况是:餐厅>综合楼>实验室>微机房>图书馆>办公楼>操场>女生宿舍>男生宿舍。有资料显示:环境中球菌含量越高,代表空气中致病菌的数量越多,空气环境质量越差,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应加强餐厅、综合楼及微机房、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保证师生健康。

三、结论及建议

校园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以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

该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出微机房处于基本清洁外,其他各点均基本属清洁水平,有利于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在检测时段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受气温变化影响不大,但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尽量避免大雾天气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

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段,空气环境微生物含量不同。除天气变化因素外,主要决定于人员活动的密集程度。空气细菌的污染主要存在于人员流动大、通风条件不良、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地点。这与贾丽等人[5]的研究结果一致。

为了改善校园环境,保障高校师生的健康,针对监测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应采取必要措施,通过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制定定期保洁和消毒制度,在宿舍内加强通风换气,微机室增置空气净化装置等措施,有效改善校园内各点的环境空气质量,增进师生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综合楼操场真菌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下课了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千奇百怪的真菌
致命真菌
广州珠江酒店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