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持梦笔书奇景

2019-08-22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麻中药材村民

杨 逍

张家川县马鹿镇宝坪村位于张家川县东部,在省道S305公路沿线,地处关山交通要塞。自然风景秀丽,林木植被保护完整。宝坪村人勤劳朴实,崇尚礼义,热情好客,是一个回汉杂居村。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村里的水、电、路、治安、计划生育、土地流转等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新乡风,宝坪村人在关山深处谱写了一曲天翻地覆的时代奏鸣曲。

孤儿、公务员、21岁当书记、致富能手、有一个新疆哈萨克族美丽贤惠的妻子,这是村支部书记王小红的个人标签。王小红是个孤儿,从小走南闯北,20岁的时候,他在新疆认识了漂亮、贤淑的阿勒泰市哈萨克族姑娘帕其古丽,因为爱情,19岁的帕其古丽不顾家人反对,跟随王小红来到了宝坪村。面对贫困的生活现实,两人谋划了一番,便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同时带着收购中药材,收购各种山货和野菜,逐渐发展到收购、贩运粮食、承包一些小工程等。经过多年的打拼,王小红一跃成为马鹿乡家喻户晓的小老板,成了村民眼中的成功人士。担任村支部书记后,王小红深知宝坪村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虽然地处偏远,却有省道沿村而过的便利交通;自然条件差,却有世外桃源般的青山绿水、天然牧场;地薄人稀,而又人均占有耕地较大。鉴于这种情况,王小红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发展种植产业、畜牧产业和劳务输出三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推行党员示范户和农户结对帮扶的措施,有层次地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是农民,以田为生,土地是我们的根本。”宝坪村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极适宜发展药材、大麻、马铃薯种植。2013年春,王小红经过多方联系,带领部分有经济能力、有致富想法的村民赴平凉市华亭县马峡镇参观、调研了他们的中药材种植,虚心请教专家,将马峡镇与宝坪村的自然环境做了对比,当机立断,引进了适合宝坪村种植的独活种苗300万株,在后沟组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300亩,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他利用之前的客户关系,将中药材倾销一空。拿了钱的村民喜在心里,而那些持有观望态度的人,也纷纷来找他要求种植。2014年,在总结了种植中药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村里在东山梁集中连片种植以独活、牛蒡为主的中药材800亩,在村民的精心管护、悉心务作下,药材长势喜人。如今,中药材种植已经在宝坪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了宝坪村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大麻种植一直以来是宝坪村的主要经济作物,长期以来,老百姓种植大麻,主要是为了收获麻籽和麻叶,而麻杆则一般都当柴烧。大麻成了宝坪村百姓偶尔为之的无心之作,种植上盲目,经济效益也很低。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小红认识了安徽商人杨志敏,杨志敏说大麻麻杆是极好的活性炭原材料。王小红随后参观了杨志敏的活性炭加工厂,并邀请他到宝坪村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几番交涉,他们最终达成了共识,杨志敏同意在宝坪村投资建厂,但前提是,村上要保证每年能供给他足够的麻杆并提供场地。

最终村委会选定了村头靠近公路的7亩地作为厂址。但对于靠天吃饭的宝坪村农民来说,这一片阳山处的平川地,土地肥沃,是长粮食的宝地,6户人家不肯流转土地。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们纷纷拿出自己家的平川地交换,土地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经过半年的努力,宝坪村引进外资200万元的活性炭加工厂终于建成生产了,不仅解决了周围群众麻杆无处堆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麻杆价格由原来的每斤0.1元左右增加到了每斤0.4元左右,宝坪村的大麻种植面积达到了户均15亩以上,每亩受益达到了2000元以上。老百姓有钱了,精神气也足了,农闲时节,经常有村民站在东山梁上,望着绿灿灿繁茂的大麻,像孩子一样漫着“花儿”。

“活性炭加工厂”开了个好头,村上又陆续建成了“大型养殖基地”和“青储草加工厂”,三厂连立,形成了全县首个农村“工业园区”,使得宝坪村的畜牧业由原来小打小闹的松散状态,逐步形成规模。宝坪村利用项目扶持资金50余万元,组建成立产业发展扶贫互助协会,使畜牧业成为增收的支柱产业。全村规模养殖户多达30户,畜牧业收入占到群众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全村畜牧业年收入达80万元。

2012年,宝坪村被确定为张家川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针对项目投资资金短缺,群众承担能力不足等各种困难,村上建立了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农家乐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安置点建设模式,确立了突出特色,项目支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协调推进的工作步骤,计划在四年内全面完成全村搬迁。

根据政策导向,宝坪村将新农村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扶贫项目等有机整合。充分调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吸引群众参与热情,采取前期调研参观论证、主导产业定位、村民会议商议的办法,以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热潮。对占用土地的农户在院落安排和补助政策上给予适当优惠,既满足了少数占地农户的要求,又降低了其他群众的投资成本,迅速打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局面。总投资1454.77万元的新农村分四批实施完成,并配套建设了农民休闲娱乐文化广场,卫生室,老年活动室,敬老养老中心等,共搬迁村民62户,390人受益。同时,老村庄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小巷道硬化,新农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广场建设、河堤治理工程、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亮化、院落硬化、太阳能热水器等。2016年底全面竣工时,全村实现了住宅楼房化、家居花园化、生活市民化,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闪光点。红瓦白墙绿树间的宝坪村人“花园式”新家,成为关陇古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精准扶贫帮扶下,宝坪村一跃成为张家川县的脱贫进步示范村,为全县人民瞩目。一些特困户因为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生活仍然十分困难。4组村民麻度度是特困户里的第一个受益人。村支部书记王小红自觉担当保人,动员党员干部为他筹钱,协调他的亲戚友人给他借钱,协调互助社为他贷款,并争取特困补助项目为他统筹。经过多方努力,麻度度在学校附近的新农村中有了自己的新家。另外,王小红还请畜牧专业户为麻度度讲解养羊经验,培育新品种,使他的羊群发展壮大,一家人解决了吃饭问题,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村两委于2014年成立了“产业发展扶贫互助合作社”,鼓励需要贷款的群众自主为互助社注入基金,为村民发展谋划出了一条新的帮扶模式。互助社共发展会员69户,注入新的资金11.1万元,为21户相对困难的群众购进基础母牛100头。不但扩大了群众受益面积,而且也解决了部分群众贷款不还的后顾之忧。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对于未来,宝坪村还有更宏伟的蓝图:修建一个到山上的人工城墙,山下建一个鱼塘。城里人厌倦车水马流的烦杂生活时,可以来“四季有绿、季季有花、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的宝坪村钓鱼、爬城墙、吃农家饭。

宝坪村人脚下的路,会更远更宽。

猜你喜欢

大麻中药材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大麻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