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市深入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9-08-22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零增长张掖市化肥

赵 蕊

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甘肃 张掖 734000

一、张掖市农业生产化肥投入施用形势仍旧不太乐观

近年来,随着“精、调、改、替”技术措施的落实,张掖市化肥零增长行动有序推进,盲目、过量等不科学施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传统的施肥方式得到明显改变,2018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0.4%以下,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太乐观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一)化肥施用量依旧有所偏高

2018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410.46万亩,化肥使用总量为30.37万t,较2017年增加0.13万t,增幅0.38%;亩均化肥施用量为73.99kg,依旧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二)施肥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

川区施肥量普遍高于山区,制种玉米偏施氮磷肥,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偏少;蔬菜施肥量偏高,最高可达100kg以上,有的仅尿素用量就达到85kg以上。施肥过程中“三重三轻”问题仍比较突出,即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重施大量元素肥料、轻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

(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

张掖市农业和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每年可产出畜禽粪便1562万t左右,各类作物秸秆总量约300万t、尾菜约90万t、食用菌菌渣4.5万t左右,虽然已探索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业“三元双向”循环模式,但是仍有大量的农业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仅为50%左右。

(四)机械化施肥水平低

在仍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下,传统的人工施肥或半机械半人工的施肥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6%左右。特别是生育期较长的作物,种植前和生长前期,机械施肥占比较高,但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大面积的人工地表撒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化施肥占比低。

二、准确把握“化肥零增长”行动基本原则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立足市情、县情,加强调查研究,制定下发了市、县行动方案,成立了行政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在落实“精、调、改、替”等重点措施时,严格把握与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一)保障生产、节本增效

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的同时,多渠道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依据区域特性、作物生产和需肥特性分类指导,稳步推动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措施的落实。

(三)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综合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相结合要求,统筹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有序推进科学施肥。

(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多方合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和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三、多措并举推动全市“化肥零增长”行动见实效

按照部、省、市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总体要求,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达到95%,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机械施肥占比40%,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零增长。

为实现农业生产“一控两减三基本”和“化肥零增长”行动总体目标,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严格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依托近年来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高效农田节水、旱作农业水肥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带动,多措并举,推动全市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实效。

(一)逐级细化实施方案

自2015年国家农业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以来,该市各级农业部门应声响应,立足市情、县情,加强调查研究,切合农业部以及甘肃省农牧厅《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结合各区域生产实际,相继制定印发了《张掖市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年度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了切实措施,成立了行政领导小组,确定了专家指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行政推动,为全面推进全市“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供了坚强的行政和技术保障。各级技术推广部门精心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二)推广关键技术

充分发挥“千乡千店、一屏一机”、智能化配肥站、施肥卡建议等技术服务模式,加强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广泛开展“土肥部门+农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的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深入推进和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多元化、多方位、多渠道加快科学施肥和配方肥下地进程。2018年张掖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56万亩,配方肥施用14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86.7%。因地制宜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全市累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19.83万亩,较上年新增3.16万亩,实现了节肥30%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50%以上;依托张掖市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奖补项目,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奖补面积10.71万亩。多措并举,全市化肥零增长行动稳步推进,2018年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8.6%。

(三)强化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特点,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科学施肥实施意见,开展分类指导,细化目标任务。平川灌区种植区(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为主)以减氮、控磷、调钾,补充中微量元素为目标,结合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大力推广使用高效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张掖市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蔬菜等作物上示范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奖补项目,通过有机无机肥配合,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立足光热资源充沛的域情,积极推广绿肥间(混)作种植技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配方肥;利用土壤调理剂、磷石膏等改良盐碱耕地。沿山冷凉旱作种植区(山丹县、民乐县及肃南县部分沿山乡镇为主),以减氮、稳磷、调钾,配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为目标,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有效消纳农业废弃物资源;大力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劳动成本;鼓励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直接堆沤腐熟还田;大力推广间“有机肥+配方肥”、“绿肥+有机肥+土壤调理机”等技术模式,不断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促进旱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调整氮磷钾施用比例,最大限度控制化肥用量的增加。

(四)注重宣传引导

结合多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者提供科学施肥服务,鼓励引导和示范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缓释肥料、配方肥、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大力开展秸秆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积极开展科学施肥主题宣传活动,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协调有关部门深入生产一线进行采访和跟踪报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大力宣传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方法等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同时,因地制宜制作化肥零增长宣传墙报、标语、挂图等,广泛宣传展示化肥零增长效果,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零增长张掖市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张掖市高中教师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超40%
昆明市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工作调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