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2019-08-21陈嘉楠

财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优势一带一路

摘  要:西安市作为西北内陆地区的重要城市,世界闻名的古都。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赋予了西安经济发展的重大机会与机遇。西安市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战略价值。通过分析西安的比较优势,研究如何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中心,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西安自己发展的模式道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比较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引言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上而倡导的一种合作理念。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初次提出了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主要包括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国外的连接范围包括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和相对落后的中亚、西亚乃至非洲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经过的地区不论是我国的西北内陆还是中亚、西亚等国土外围地方,其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旅游及宝贵的土地资源,战略能源位置极其重要,被称为21世纪的新能源基地。但是丝绸之路所途经的西亚、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态环境差,因此,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带一路”不是理论,不是机制,只是一种合作理念的倡导。基于当前国情、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家之间的多边贸易形势而提出了“一带一路”政策,目的在于挖掘内地的经济发展潜力,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范围。而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迎来了又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

(1)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

1.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人们常说:深圳市彰显的是中国二十年的发展,上海市显现的是中国一百年发展历程,北京市流露的是中国一千年的历史征程,而西安市则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痕迹。西安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始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依旧有着无以替之的作用,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起到的影响延伸至今时今日,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枢纽城市

西安地区又处于我国大地原点的临近地带,并且在我国的版图上有着东联西进、承北启南的战略地位,对于周边城市都有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欧亚大陆桥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不仅可以依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势变成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枢纽,而且西安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借助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条件,在与西亚、北亚和欧洲各国的合作交往中发挥着东南沿海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西安地区已经被国家列为新的一线城市,又把欧亚经济合作会议的地址长期的置于西安,就是要西安担负起与欧洲、西亚、中亚各国建立长久交流往来的重任。

3.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在西北五省中,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文化科教能力,西安市都是首屈一指的,整体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各省市,西安在西北地区的龙头地位是毫无争议的。西安不仅是世界文明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立的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西咸新区是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不仅为西安地区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机会,也间接带动着西北地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2)科教文化发达

西安是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教育大市,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学者、教授,也有全国知名的大学。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外学子到西安高校求学,西北大学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相继诞生,西安高校已经成为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国家留学生的首要选择,目前已经有大约1200多名外国留学生在此学习和培训,了解西安的民俗风情、学习中国的文化。2015年5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组织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120余所高校加入其中。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是社会性、公益性的高等教育平台,以“共建教育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具有全球眼界的精技术、深水平、优素质人才为旨,以贡献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地区为最终目的。

(3)政策优势

西安2018落户政策革新,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西安。人口增加,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并增强了消费能力,推动了西安市经济发展,同时依托本地教育资源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落户西安,增强了西安的竞争力,也有利于西安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建国以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1980的四个经济特区,到1984年的14个沿海沿江城市,再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这些与外相接的城市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貌似国家实施改革开放针对的只是东南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毫无联系。但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却把对外窗口设置在了西北部乃至全国范围,对于建立一个多方位、深层次、广范围的全国性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大的意义。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推行国家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人员流失严重

虽然西安市是教育大市,知名高校林立,各种高素质人才遍布,但是相比与其它各市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流往北京、上海的人才。由于北京、上海的经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都比较发达,更多的高端人才都愿意去此地發展,导致西安本地区的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2)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西安市是我国在西北地区重点开发和建设的地区,工业企业相对较多,如比亚迪汽车厂、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国营陕西省红旗化工厂等,这些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影响着西安市的环境状况,如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而且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西安地区依据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运输条件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社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经济获得了持续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造成的是资源浪费、污染生态的普遍现象。垃圾随意堆放、私家车进入普通百姓家中等行为使得固体废弃物、废气的排放量增加。

(3)金融产业不够发达

西安金融产业不够发达。首先,西安金融产业总量少。相对来说,西安银行业与证券产业不发达,没有自身的优势,在上市公司方面,截至2017年,西安有33家上市公司,与中西部大城市相比,这个数量处于劣势。其次,西安近几个世纪以来,经济金融上并没有取得巨大发展。所以,西安金融产业基础较为落后。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经济发展对策

(1)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

为了发展和建设西安基础设施,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企业起支柱作用。从政府方面来说,一是税收方面。我们国家的税金是来之于民,服务于民,而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西安市政府要充分发挥税款的作用,增强政府所得税金对基础设施开发的投资力度。二是政策支持方面。西安市政府是下属区县政府的领导机关,因此对于各区县的发展建设要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因此,对于各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对下属区县的优惠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员支持等。

从企业方面来说。一是资金支持。企业除了在生产和经营时按时纳税,保证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外,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时给予资金支持,不仅为本地区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而且还为本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外在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人员支持。基础设施的开发和构建历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员,西安本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电气企业在基础设施的构建过程中可以适当输入技术人员,帮助指导或者解决相关方面的问题,有效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保证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为企业的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扶持

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无疑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对于一些私人企业或者小微企业来说,更是加重了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扶持。主要通过资金的支持作用和政府政策的保障作用两方面双管齐下共同实施。

对于西安市相关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给予企业一定的产品创新的资金补贴。对于研发出新产品、新工艺的企业,不论是在研发经费还是后续的产品推广方面,都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用资金扶持提高产业创新意識,用资金链帮助产业开拓新产品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加入本地产业参与创新的给予资金奖励。高校人才的知识水平会给企业的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政府对其资金的鼓励将会带动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创新进程中。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西安地区的企业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挑战,这就需要政府对企业给予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产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革新新工艺,培育优良产品,增强市场占有率。西安市相关部门在对产业技术革新的扶持方面要从以下两点来做:一是对于企业产品研发费用的资金借贷,政府需要降低资金借贷的利钱比率。同时,在税收方面降低对企业的税费征收,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缓解企业的压力,推动其产品研发的顺利进行。二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捍卫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些小企业对于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缺乏保护的意识,甚至是没有实力去保护自己的创新产品。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论是实物方面的创新还是服务等虚拟方面的创新都要给予一定的保护,对于盗窃、暴力强制夺取企业无形资产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

参考文献

[1]焦锋钢.西安金融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知识经济,2015(07):80+82

[2]田娜,张丹.西安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 的TOPSIS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02):68-71

[3]马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0)

[4]龙凯锋.“一带一路”,互利共贏的大战略[J].金融经济:市场版,2015(01)

[5]魏燕慎.亚洲增长三角经济合作区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19-24

作者简介:陈嘉楠(1995年—),男,汉族,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优势一带一路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借京津冀一体化东风助力石家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