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阅读的路上

2019-08-19崔成志

中学语文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读书人生

崔成志

【主题导语】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每一个人的精神食粮,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往往是从他个人的阅读开始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往往由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所决定。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 就在于我们热爱学习、勤奋读书。 我国的古圣先贤早就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庄子曾说:“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皮日休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 ”古人劝人读书、 砥砺学习的名句比比皆是,如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和学习型的社会,热爱阅读、习惯阅读不仅是我们个人获取知识、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的时代使命。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 民族振兴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追求, 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一本好书犹如一座灯塔,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驶向成功的彼岸。 不妨套用一下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因为多读书,读好书,必将让我们终生受益无穷。

【选文一】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方式

张 炜

一个族群的素质越高,独处的能力就越强。 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去欧洲,下午四五点下了飞机进入市区,走在不宽的街道上——不像我们这么宽的大马路——只见一辆辆小车停在边上, 街道静静的,一个人都看不到。 当时觉得奇怪的是欧洲人口密度这么高,按我们的街上经验应该是人山人海才对。 可是这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一连转了好几条街,几乎没有看到人,到处安静得很。

后来我们才明白,他们都在家里,在工作的地方,上班或忙自己的事情。 总的来说他们独处的能力更强:在家里读书,听音乐,或与家人一起。 个别人在咖啡馆里呆一会儿,也是独自安静着。 总之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独处的能力才强。 而在第三世界,在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方,连人口密度不太大的地区,任何时候到大街上去都是人流蜂拥,他们好像天天忙着串街购物。 独处对他们而言是极难的一件事。

没有独处的能力,说明没有个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这个世界极其狭小。 这样的人是无法阅读的。 因为没法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 有人说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再讲其他,类似的话可以说上一代又一代,好像我们只配解决温饱问题似的,再往前走就是奢望了。 这样我们也太窝囊了。

这里的阅读不是广义的阅读,而是狭义的阅读。 再狭义一点,只读那些经典,各种经典。 经典来自时间,不是来自乌合之众。 一窝蜂拥上去的书往往是乌合之众的读物。 好书也是能够独处的,它们不怕偏僻寂寞, 那我们就来读它们。人的见解确实是有高低之分的,读那些高人赞不绝口的书,一般会更有意义。 一个人不学习,连文明的基础都不具备,却化入了“群众”之中,于是就成为一些人开口必赞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多么可疑。

经典来自时间,要到时间的深处打捞。 比如说读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个时候留下来的经典。 时间是有积累有利息的。 平时光知道钱有利息, 其实时间的利息更大,时间是个很神秘的东西。 我们读陈子昂、李商隐、白居易、岑参,读屈原李白杜甫张九龄王之涣,看西方的那些英雄史诗,如《贝奥武夫》,而后会惊奇:一个遥远时代中生活的人,怎么可以写出这种色彩和基调的诗章? 它是如此地深邃迷人,如此地具有时光的洞穿力,其光芒一直投射到今天, 投到我们的身上,还是强烈炫目。

我们经常讲李白和杜甫,因为他们支撑着中国文学与东方文明的天空,是其中的两根支柱。 既然如此,就可以拿出时间好好读一下他们的原典。 中国研究他们的书汗牛充栋, 有余力再读这些文字,看看他人是怎么看待李白和杜甫的?有些篇目可能是无聊的,因为从古至今都有个去伪存真的问题。 在匆忙的数字时代里,我们花上一些时间研究这样两个人物,完全值得。

(选自2019 年02 月28 日《新民晚报》)

【解 读】

阅读有时是需要静下心来的,喧闹嬉戏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的。 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就说过:“博学笃志,神闲气静。 ”这也正如作者所说, 一个族群的素质越高,独处的能力就越强。 学会独处,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阅读时才能进入个人的精神世界,并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享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与快乐。 阅读不是去读那些乌合之众的读物,而是去读经典,去读高人赞不绝口的好书。 阅读需要平心静气,这样才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从而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选文二】

一书一人生

风 云

手捧一杯香茗, 案卧一缕书香,指尖缠绕的是噬书的灵魂。 伴着四月微凉的春风,零散地捕获人生模糊的印记。

犹且伴春去,也抱书卷归。 一书一世界,一书便是一人生。 我独爱在书里徜徉,在书里放空,在书香缥渺中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感悟书如人生、人生如书。 每一次徜徉在书的世界,灵魂都会得到一次升华;每一个动人的文字都是一个跳跃的精灵,在人生的旅途中徘徊。

于谦曾言: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无比的快乐开启每个新的一天。 每本书带给人的观感不同, 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书,我都会站在自我阅读的一边去品味。 我爱书,嗜书,从不同的书上看人生的命运。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一个个人物和故事代表着一个个不同的人生。 翻开那些帝王本纪、王侯世家、将相列传、布衣游侠,人物群像奔来眼底,而国运兴衰、王朝更替、命运浮沉、沧桑情仇更加深了我们对命运与人生的思索。 轻抚《诗经》,吟唱《诗经》之雅风,散开的书香像点燃的檀香,有着独特的幽馨和韵味,充溢着人的灵魂。 书香将心围绕,任思绪再起,想起《诗经》里的“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沉浸在诗书里的人一脸清幽与感慨,似乎看见了迷醉的诗魂, 正暗淡自赏,徒留一地哀伤,有风渐起,吹散了幽香,更吹落了娇艳。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读过一段话: 生命中不断有人进入或离开,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曾记住的,被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曾遗忘的,又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等于不存在?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我曾无数次的品读感叹、思索探求,却依然不知其中真谛。 也许人生也是如此,遗忘的会再次记得,失去的能重新得到。 但不管是记住的或遗忘的、得到的或失去的,都是遥远的,我们只能观望,却难以真正触摸,就好比人生,看似真实,却无比虚幻。

书里有梦, 有人生追逐的梦。踏花而来追风而去,我们乘风走入书中,走入梦的深处,感知生命些微的颤抖。 窗外烟雨轻扬,纠结着淡淡的惆怅,暗含人生的苦楚。 生命的激情刚刚还在岁月的枝头绽放,似乎不会凋谢,可刹那间就已芳华逝去,只留下一缕芬芳,混着书香留驻心中。 昨夜星辰昨夜风,缘来缘去的只有飘忽的梦,人生所有的聚散悲欢都化作无声的惆怅,独语一份静谧与忧伤。

当一卷卷书从手中滑下,似乎可见那漂流在时间长河里的脆弱与彷徨、哀伤与离别。 千年孤城隐去繁华, 诗楼词阁转眼灰飞烟灭,犹可见生命的足迹以及人生的命轨。 书里的梦想,现实的光影,辗转多少人世繁华啊。

一场芭蕉春雨, 一阵卷帘西风,一抹落花深红,携着一缕青春的嫣然,氤氲于人生缠绵的风中。

心若累了、倦了,请放下浮躁,徜徉在书海, 让心灵在自由里飘忽。 在书里思索人生、感悟人生,从书中的故事看人间悲欢离合,一定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以清新睿智刻画出最美的人生。

(选自《散文百家》2019 年第1期)

【解 读】

一书一世界,一书一人生。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曾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读书的人生况味妙不可言。徜徉书海,感悟人生,让灵魂在读书中升华,让书中动人的文字在人生的旅途中舞动。 爱书,嗜书,与书相伴,犹如携旧友同游,品味人生百味。 读书的过程,就是追逐人生梦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生命激情悄然绽放的激动与欣喜,也有芳华逝去的惆怅与苦楚。 心累了、倦了的时候,书就是休憩思索的港湾,在远离浮躁的书里思索人生、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为重启下一次的人生旅途积聚力量。

【选文三】

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

孟志斌

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

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 人们写文章时,旁征博引、画龙点睛,引经据典、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 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 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 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 同理,在文章中, 精妙的典故浓缩了丰富的思想,不仅能一字顶十字、一句顶十句,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谈吐早把引经据典变成自觉。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春秋时,列国公卿集会, 通过讽诵古诗章句以示其志。 此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胜枚举。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

为何文章大家都乐于引用、化用古语佳句? 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融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章句,读来朗朗上口,品之余味无穷,为文章点睛添彩;而经典为大众所共知,引经据典便于读者相互交流、 产生与古圣贤灵犀相通之感,所引发的共鸣也是一种心理享受。

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了解。 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汉赋唐诗到宋明理学,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要做到 “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 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先读典, 才谈得上继承弘扬。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 当然,面对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还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毕竟,只有深知,才能深爱深信,才能从优秀文化的“集成块”中汲取能量、撰写无愧时代的锦绣篇章。

(选自2018 年11 月06 日《人民日报》 )

【解 读】

刘向《说苑》中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装点门庭,读书是为了润身、医愚。 经典篇章、古语金句中蕴含着家国情怀、 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一个人思想深度。 经典篇章、古语金句融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字字珠玑,读之有丝竹余韵,品之则齿颊留香。 漫步书海,对话古圣先贤,既可以获得灵犀相通的惊喜,又能产生心有戚戚的共鸣。 熟读经典,要装进脑子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获得实实在在的底气,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读书人生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