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log在我国的发展探讨

2019-08-16王思捷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1期

王思捷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新的视频形态,2018年在国内短视频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浪潮,目前还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文章阐述Vlog的含义,结合Vlog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分析vlog视频的特点,并就其拍摄制作与商业流程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平台及个人等多个途径,推动Vlog在短视频行业中获得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Vlog;短视频行业;产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1-0094-03

1  什么是Vlog

Vlog是视频博客(video blog)的简称,源于“blog”的变体,起源于国外知名视频平台YouTube,创作者(Vlogger)通过拍摄视频记录日常生活。Vlog视频通常长度在1~10分钟之间,内容多以第一人称纪实性拍摄。

2  国内Vlog发展现状

2.1  前期发展缓慢

Vlog在国外风靡已久,经过6年多的经验沉积,国外已具备成熟且相对完整的盈利经济模式。而国内由于平台发展不完善等原因,Vlog发展十分缓慢,规模难以扩大。相较于国外风靡全网的Vlog视频,国内的Vlog发展状况要显得冷清得多。

2.2  近两年快速发展

2017年“抖音”“火山”等专业短視频平台全名化传播爆红,获得巨大盈利再到发展势头逐渐回落,规模红利消失。直到2018年Vlog才在国内迎来了快速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以Vlog为关键词的资讯数量密集型上升。自2019年1月至5月,研究Vlog的专业性文章也从视频本身扩展到了媒体的各个方面。此外,众多视频与社交平台纷纷推出以鼓励大众进行Vlog创作为目的的相关政策,由此均可见国内Vlog的传播与创作逐渐广泛化。

2.3  Vlog的传播渠道多样化

作为新兴的视频形态,Vlog以其“纪录片式”的纪实表现形式、精致的拍摄剪辑和恰如其分的音效配乐,收获了广大“90后”,尤其是“95后”的热烈反响,Vlog在中国的短视频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良好。截至2019年5月,微博关于#Vlog#的话题阅读量已达到63.7亿,参与讨论量达到了673.1万次。微博建立了专业性较强的Vlog账号与超话,在超话中推出免费课程,详细介绍了“什么是VLOG?”“用什么器材拍摄”“如何用App或专业软件剪辑”等专业知识。虽然Vlog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热度还不高,但敏感的市场已经迅速地捕捉到了它的潜力,目前以“VUE Vlog”为代表的Vlog社区及“小影”“一闪”等Vlog剪辑工具的出现,以及国内本土品牌DJI不断创新科技,推出一系列适合拍摄vlog的摄像设备(如pocket osmo和osmo action等),加上微博、B站、微信等成熟的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传播渠道,Vlog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3  Vlog的特点

3.1  拍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Vlog作为一种视频形态,结合了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电影拍摄的视觉美感,是创作者人格魅力和审美水平的直接体现。Vlogger作为自己视频的主角,承担着导演、编剧、摄影与剪辑等多个职位的工作,他们不受题材、表演形式、娱乐效果与主流价值观的限制,只是单纯地记录一些生活中的点滴。在这些平淡的琐碎日常中传达出创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观众借助Vlogger的镜头表达内心对“慢生活”的渴望,类似于当下大火的纪录片式慢综艺,如《奇遇人生》《向往的生活》等,提倡回归真实质朴的美好生活。

3.2  制作过程专业化

Vlog不同于“抖音”系列短视频,“抖音”视频一般时长不超过15秒,设备以手机为主,且采用一镜到底的镜头拍摄技法。而Vlog在设备的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更贴近于一个完整的视频创作:专业化的单反相机,旅拍Vlog中使用到的航拍飞机和水下拍摄的Gopro等都提供了品质更高的画面。此外,剪辑、配乐等也是创作者十分考究的方面。

3.3  传播平台多样化

目前,在国内市场,很多平台网站尤其是社交平台都在为Vlog在我国市场的发展推动助力。以微博为例的社交网络平台在2018—2019年多次策划了Vlog制作活动,推出了优惠与扶持政策,对此进行官方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交平台的Vlog发展中,明星效益成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其中,以欧阳娜娜为首的明星充当头部用户,起到宣传作用。根据头条娱乐给出的数据,欧阳娜娜发布的前12期Vlog,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共获得超过7 700万的播放量,每条1分钟版本在抖音上拥有百万级的点赞。她的Vlog在微博上也获得了超高的关注度,几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成为网友碎片化时间中观看与交流的谈资,收获了大批观众。

3.4  传播受众是视频的主动参与者

Vlog视频不同于传统影视行业是单向的文化思想传达,它更多的是观众自主选择爱好的视频,并且两者之间有丰富的互动。观众通过观看视频使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满足了个人窥私欲,通过视频平台发送弹幕,通过社交平台评论与转发;创作者收集观众的意见,为下一次的拍摄确定主题,或单纯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这类观众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自身的“赋权”,成为UGC的创造者。

3.5  国内目前主流经营模式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其背后的经济收益被创业者和资本看中。自我国短视频创业热潮进入第二年来,风口正在全面转向MCN模式——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这种整体模式就叫做MCN。实际上,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微博的MCN内测工作就已经展开。仅仅2016年一年,微博在短视频领域与超过200家视频MCN机构进行了接入合作,其中包括新片场、一条、papitube等头部机构,并且数据非常亮眼——单帐号粉丝量平均增长52%,帐号的阅读总量提升了126%,帐号的视频播放总量增长超过50倍①。正式对外开放合作的后微博,在MCN服务上的收益将十分可观。根据《三声》的了解,服务包价格最低也达到100万。《今日排行榜》提出MCN能为自媒体人提供规划职业、制作视频、拓展粉丝、寻找商业合作伙伴等,直至最终变现。通过大数据生产的优质视频作为手段,庞大的粉丝数作为筹码,上亿的点击量就是金钱。因此在国内,聚焦实现整个网红产业链共赢的MCN孵化器模式被寄予了厚望。

4  国内Vlog发展前景及建议

4.1  平台政策扶持

短视频行业中,平台可以根据内容标签将视频推送给目标用户,在后台工作人员的内容及拍摄风格的双重筛选下推优发布到平台浏览首页,使视频的宣传作用最大化。目前我国主要推动Vlog发展的平台大多数为专门的视频软件或社交平台,缺乏主流视频播放网站的助力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Vlog的发展速度。各平台需针对Vlogger在制作视频时拍摄、剪辑设备投入与视频收益不成正比带来经济压力的情况,从拍摄、剪辑设备等模块来降低拍摄门槛,同时辅以平台的强开发、强运营宣传,完善变现程序,激活素人的拍摄动力。

4.2  视频制作者提高用户黏度

Vlog博主应牢牢把握和观众间的互动,积极与粉丝交流,与粉丝讨论,让他们感受到亲切感和参与度,伴随着一些营销手段巩固粉丝基础,从而提升自己Vlog视频的传播力与关注度。同时,Vlogger要善于利用各个平台的策略优势,接受渠道提供的帮助,夸大影响群体。不过究其根本,Vlogger需要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制作的视频主题,在广泛的互联网视频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视频风格与内核,在视频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文化的浸染才不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倦。

5  小结

现阶段在各头部平台与明星效益的影响下,国内Vlog市场、各垂直工具平台不断发展与升级。但腰部内容创作者严重缺失,与之前爆红的“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平台相比,Vlog尚处于发展前期。国内Vlog经营模式还未完全实现本土化转型,由于拍摄经济门槛与技术门槛的限制,实现全民Vlog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在笔者看来,国内Vlog在将来很大可能会引来更快更强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制。“无论是Vlog垂直平台,还是微博、b站这样的平台,都难以把Vlog打造成现象级订阅内容。虽然各大平台对Vlog的重视程度正在快速上升,但Vlog的内容还是碎片化地散落在各个平台中,并未像国外的YouTube一样,将优秀的Vlog聚集在一起”。

目前Vlog尚未形成一个生态闭环,要想发展成为全民娱乐,为时尚早。它的下一步突破性地发展更离不开变现经营模式的完善,随着5G时代的到来,Vlog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短视频风口,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引自亿欧网文创综合:短视频风口已至?MCN挣脱MCN。

参考文献

[1]马丕莲.欣喜与反思:新媒体语境下的主动受众探析[J].新闻世界,2014(8):346-347.

[2]邱意浓.探究国内Vlog发展现状——以哔哩哔哩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7.

[3]张昕.Vlog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视觉说服视角[J].青年记者,2018(17).

[4]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0(1):131-134.

[5]网易号综艺报.Vlog离爆发还有多远?[EB/OL].[2019-05-19].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FHIJTMR0517CM0B.html.

[6]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435-436.

[7]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13-215.

[8]付煜鴻,徐越.Vlog在国内的传播特点及影响力分析——以微博社交平台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3):12-14.

[9]宾振宇.Vlog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浅析[J].视听,2019(3):147-149.

[10]杜昭莹.传播学视阈下解读明星加码国内Vlog现象[J].新媒体研究,2019,5(4):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