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幸福新村建设的路径

2019-08-16颜俊儒张春

新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村现代化美丽

颜俊儒 张春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乡村建设与治理的重要战略,为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供了契机和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对照乡村振兴,目前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存在人才与科技推广使用、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公共服务与保障、乡镇政府治理能力与乡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难点、瓶颈,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地区的有效落地落实落细。鉴于此,民族地区应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大各级政府职能的现代转型,加大乡村精英的培育与作用发挥,做好产业发展与乡村优势资源的对接匹配发展和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搭建多种利益合作的组织模式和提升农村发展的自组织能力,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契机全力做好各项公共服务。以此夯实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各项保障基础。

党和国家政策的每一次演进对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指针,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地无疑会对全国各地乡村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民族地区新村建设更是具有特别特殊的意义。学术界目前研究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往往局限于民族地区而言,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个宏大背景来探讨显得不足。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来探讨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 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幸福新村建设的多重逻辑

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应该置于新时代的大背景来思考,具有多重的逻辑依据,既有乡村本身发展、民族地区发展以及村民的诉求,更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1.1 乡村本身发展的逻辑

这一点主要阐释乡村本身发展的价值追求。改革开放以來,我国乡村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取得很多的成果,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一些学者称为的“后乡土中国时代”,当代乡村本身发展需要应对猪多的挑战、矛盾和问题。与城市建设对应,如何实现乡村空间正义和推动乡村文明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应直面回应和积极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村民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经济需求,转变为包括物质、文化、民主、环境、安全、尊严等的全面诉求,是美国学者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现实反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道出了人民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物质层面。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应基于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提出和实施,也预示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为民情怀和惠民路径。

1.3 民族地区现代化与脱贫攻坚的逻辑

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从空间地域上来讲,既应有城市的现代化,还应有乡村的现代化。因而要完成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不仅仅要着手新时代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更要注重乡村的现代化。正是基于此考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得以顺理成章的推行。要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的现代化,摆在面前需要积极解决的就是如何完成脱贫攻坚、彻底摆脱贫困,已经被党和国家确定为当前的三大要务之一,这一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也需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1.4 国家治理的地方实践逻辑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践推进,需要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推进。与一般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地方治理实践具有诸多特别特殊的地方,要处理其中复杂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和跨境移民问题。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如何,反映和影响着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是整个国家治理的缩影。要提升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角去改革创新其治理,以此调动民族地区的建设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就是好民族地区治理实践的重要内容,

2 以乡村振兴视角审视民族地区新村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

这几年农村确实取得很多的成果,比如基本医疗保障、救助保障、交通出行、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方面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是乡村发展的空心化、边缘化等现状依然没有彻底改变,令人堪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破土而出,2018年和2019年国家一号文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更加细化、可操作的具体政策,可以说是新时代乡村建设3.0版本。对照这个3.0版本,当下民族地区乡村建设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多。如何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首要前提应梳理目前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场域存在的问题、不足。

2.1 乡镇治理能力不高与乡村现代化建设的规划问题,影响了幸福美丽新村的领导力

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需要坚强的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科学规划。据调研发现,民族地区乡镇党委和政府、村党组织比以前的治理能力和规划能力都大有提高,但是存在党员干部素质不高、服务治理意识与能力不足、基层干部管理考核滞后,影响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态、乡村建设的领导力量配置和科学规划。这一方面的问题是关乎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领导主体建设与具体组织实施。

2.2 人才缺乏与乡村精英的培育不足,影响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人才队伍基础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需要城乡社会精英的参与,需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跟进。据调研,民族地区这些引进了不少人才,也有意识培育了不少人才,但是现有的人才队伍建设、社会精英的吸纳还远远没有满足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乡村治理人才、各类产业技术人才和公共服务人才还严重缺乏。这一问题是是制约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瓶颈。

2.3 产业振兴与农民持续增收难、双重环境的破坏,影响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中心环节,是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与内容,应受到高度重视。据调研,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族地区乡村在产业发展上做了很多文章,比如对口开发援助、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等,取得不少成果。但是,产业发展的规模不大、内涵不高,产业的发展方式还处于粗放式的阶段,真正的支柱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双重危机,再次提出了一个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该如何才能可持续运行下去的老生常谈的问题。

2.4 农民自组织能力不足,引发农民集体行动的困境,影响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需要广大村民积极参加方能成功的系统工程,调动广大村民投入到乡村振兴关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持久推动。调动广大村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有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两种路径。据调查,这些年,民族地区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党和政府的强力动员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彰显了行政主导性的民族地区扶贫脱贫开发模式;尽管也注重调动农民积极性,但由于农民自组织的合作社与其他团体建设滞后,引发农村问题解决的集体行动困境。因此,新时代,如何通过建设培养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来提升农民自组织能力破解集体行动困境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2.5 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与不足,影响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保障基础

公共服务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与措施,也是衡量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质量的一个标志。据调研,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地方党组织和政府以及群众的努力下,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服务大为改善,医疗保障全部覆盖,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方面还显得不均衡、不充足。这些既矮化了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也制约了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

3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幸福新村高质量发展

如何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质量提升的关键。以外生助推为辅,内生发展为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主流态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对策与部署,其最大特征就是如何在内生动力上推进乡村实现可持续的现代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更是从扶贫脱贫、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村产业、改革、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作用发挥等方面指出了包括民族地区乡村在内的全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建设美丽幸福村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需要更多的社会精英人才的培育与参与,需要新型产业的发展与支撑,还需要广大村民自主参与与集体行动的支持,需要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的优质化、均衡化和充足化。因此,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各级政府职能的现代转型,夯实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领导力量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成败关键要坚持与完善的党的领导,积极推进地方政府的现代转型,这样才能保障新时代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方向。因此,民族地区务必要按照乡村振兴对党组织和政府建设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入手,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治理能力。一是以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全力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党生态,全力提升乡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二是以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三治体系建构为目标,加大管理制度的规范与科学运行,注重权力的制约和正确使用,积极加强基层政府的清正清明清廉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行政生态,积极探索互联网+态势和乡村振兴态势的乡村治理模式,全力提升基层政府的乡村治理能力。

3.2 加大乡村精英的培育与作用发挥,夯实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社会精英基础

人才关系国运兴衰,人才关系乡村振兴能否高效推动,关系新时代幸福美丽新村能否真正实现。因此,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应该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推动人才振兴工程,重点做好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建设工作,加大对乡村现有精英、乡贤进行现代化的培训培育,引导其完成从传统乡贤向现代社会精英的转型,通过政策、待遇、环境的改善等,继续实施人才下乡工程,加大引智的力度,大力推动现代人才队伍充实到乡村各个领域的一线工作,以此方能不断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3.3 做好产业发展与乡村优势资源的对接匹配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环境基础

乡村各项事业的振兴,需要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表现和重要保障基础就是乡村经济振兴。因此,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应按照乡村振兴对产业振兴的要求,注重从产业视角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根据当地实情,引进现代产业系统,注重产业链条的健全。同时,积极推动当地传统优势产业的现代转型,以此切实改变产业空心化的现状。

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条件,是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重要标志。因此,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应该按照乡村振兴对生态振兴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与制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村实践,以此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

3.4 搭建多种利益合作的组织模式,提升农村发展的自组织能力,破解集体行动的困境

社会参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参与的程度与效能如何取决于当地社会资本的培育与社会团体的建设情况。因此,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应按照乡村振兴对社会振兴的需要,从制度规范、信任与社会网络等方面加大农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培育,加大农村各类社会团体的培育与发展,积极引导开展各类有益的公共生活,不断提升村民参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创造性。

3.5 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契机,全力做好各项公共服务,以此夯实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各项保障基础

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条件,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础。因此,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应按照乡村振兴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契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做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体育服务与其他服务,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以此不断提升乡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内生动力。其中,尤其要以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强大动力,大力发挥民族地区各种健康文化的软治理作用,不断增强村民的国家认同感。

总之,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努力,更需要从不同视角进行探索与创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四个全面战略实施等都为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带来了契机与更多的期待。其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乡村现代化战略,对民族地区农村建设具有更为特殊意义。置身新时代,民族地区应积极挖掘乡村振兴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各项要求与机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换檔升级,探索出新时代乡村现代化的可行路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做好2020后民族地区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持续探讨探索。

项目来源: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彝族地区新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的推进”(项目编号:YZWH1823)。

作者简介:颜俊儒(1969-),男,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伦理学与旅游学的教学与研究。

张春(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育的研究与教学。

猜你喜欢

新村现代化美丽
中国画《林涧·新村》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