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桑蚕种茧生产技术

2019-08-16门雷

新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繁育技术

门雷

摘要:本文对蚕种繁育中的种茧生产、蚕病的综合防治及桑蚕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总结,旨在为蚕业生产者提供经验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桑蚕种;繁育;技术

我中心蚕种场南靠渤海,北接燕山余脉,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处在养蚕制种气候最适宜的地区,也是国内唯一没有微粒子病的种场。我中心属北方蚕区,对桑蚕种茧生产技术十分重视,因此现将其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以供蚕业生产者借鉴。

1 种茧生产

1.1 养蚕前准备

清洗消毒与环境检测:全面清理、清洗养蚕具及养蚕环境并进行消毒处理。室内泥地要刮除表土。生产用房可先用石灰浆刷白。

消毒方法有药物、熏蒸、煮沸和日晒等。不同的消毒对象要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配合进行。消毒时要确保药物规定剂量、温湿度及作用时间。消毒后,应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检测,确认消毒效果。

物资准备:养蚕前准备好所需的各种蚕用物资,并进行消毒。

1.2 催青

出库日期:春期出库日期应根据本单位当年桑树发芽情况、当地气象预报、历年出库日期和对交品种之间的发育开差等情况确定,一般以中晚生桑开4~5叶为宜。采取分批饲养、制种时,应以考虑大批适时为主、适当照顾前后批开差。

秋期出库时期应根据本场早秋、中秋两期生产布局和用种时间,兼顾蚕期自然温度、桑叶质量等情况而定。早秋以8月初为宜,中秋以8月中旬为宜,宜早不宜迟。

催青要点:首先要使蚕种感温均匀,定时换气;其次要调节好催青起点丙2胚胎,掌握好戊3胚子至己4胚子(点青卵)到达时间;第三要根据胚子发育,从戊3胚子开始及时调整催青温湿度;第四要及时把转青卵(己5胚子)置于黑暗保护

转青卵抑制:特殊情况需推迟收蚁时,可进行转青卵的冷藏抑制,抑制温度为5℃,抑制时间以2~3天为限。进入抑制温度前和抑制结束时,都应有4~6小时的中间温度(10~13℃)过渡期。

1.3 收蚁

收蚁准备:准备收蚁用具、收蚁用叶。调节蚕室温度、相对湿度至25℃、80%~85%。

收蚁时间:收蚁当日早晨5时左右感光,中系品种在盛孵化后2~3小时为收蚁适期;日系品种及秋期应适当提前。收蚁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在上午11时前定座完毕。

收蚁方法与分期:收蚁采用网收法或棉纸吸引法,逸散性强的品种,可结合打落法。

原蚕饲育采用分区蚁量育,每张原种为1区。同一原种内的蚁蚕不能分入不同饲育区内。

1.4 饲养

饲育标准(见表1)。

用叶要求:春蚕4~5龄用叶应在用叶前8~10天摘去生长芽条顶上一芯一叶,避免使用过嫩桑叶。

1.5 上蔟采茧

蔟具:以塑料折蔟为宜,也可以使用方格蔟。蔟下铺垫吸水性强的材料。

上蔟适期与方法:以饲育批为单位分批上蔟。蚕儿见熟时,随熟随上;待大批进入适熟时,可挑出未熟蚕另行给桑,其余一起上蔟;最后少量迟熟蚕基本老熟时,一次性上蔟。上蔟密度为300~400头/平方米。必要时上蔟后盖覆簇网,待茧壳形成后揭去覆簇网,抽去铺垫材料。

蔟中环境:上蔟时间蔟室以温度24~25℃、相对湿度75%左右为宜,蔟中应保持通风、安静、弱光,避免闷热、振动和强风直吹。

采茧:蚕种生产宜用“早采茧”技术。以吐丝终了尚未化蛹为采茧适期;若已开始化蛹,则应待全部化蛹后采茧。采下的种茧应横向薄层平铺。

2 蚕病综合防治

2.1 控制病源传播

饲育过程中应做好眠起处理,及时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弱小蚕的个体,并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注意用桑卫生,各种废弃物如蚕沙、病毙蚕(蛹、蛾)蛹壳、垫料、淘汰雄蛾等,应进行药物消毒或深埋或堆肥发酵等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源传播。

2.2 加强饲养管理

采用适熟良桑,确保桑叶新鲜。饲养中按照标准执行,保持适宜的蚕座环境。

3 预知检查

3.1 补正检查

原蚕收蚁后,应按饲育批收集卵壳、残蚁、残卵磨碎镜检,做微粒子病補正检查;经检验发现有微粒子孢子的,其对应的饲育区原蚕应及时淘汰。

3.2 迟眠蚕检查

自收蚁至上蔟,各龄按饲育区取迟眠蚕、弱小蚕及不结茧蚕进行微粒子病检验,及时淘汰有微粒子病的饲育区。

3.3 促进发蛾检查

按饲育批(段)取部分早熟蚕单独上蔟,用27~29℃温度、80%~85%相对湿度保护,促使其提前发蛾,进行微粒子病检验;同时可取部分选除的薄皮茧、烂茧及苗蛾进行微粒子病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决定该饲育批制种与否。

猜你喜欢

繁育技术
蕙兰的繁育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种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