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语文本质让教学原汁原味

2019-08-15贺铮

读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本质价值语文

摘要:本文围绕“语文本质”,由观摩优质课引发语文教学如何拾遗质朴、追求实效的思考。从本质价值、去繁就简、课堂实效三方面探索教语文,去流于形式的浮华,促学生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本质;价值;去繁就简;务求实效

近段时间,有幸观摩了一些优质课,在欣赏这些优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教学底蕴之余,我陷入了深思:课堂应如何摒弃那些片面追求热闹浮华的形式、偏离教学本质的做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原汁原味”?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 追寻本质的价值

从人文性出发,强调语文对学习做人的追求和塑造。如人的尊严、价值、个性、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看重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强调思想涵养。听说读写训练不仅承载着知识汲取、能力发展的任务,更渗透人格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所以,返璞归真教语文首先应该追寻的是本质的价值。曾听教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老师启发学生:“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吗?”学生纷纷发言:“他以为儿子死了。”“我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精神错乱了”。显然,学生对文本价值的感悟,深浅不一,正反不等。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品质、文化背景不一样。但不正常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上述表达统统予以肯定和褒奖,完全放弃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价值引领的责任。

语文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做到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追寻本质价值”要求教师对教材深入钻研和正确解读,使教材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材;并不意味着对课堂教学的放纵,而更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对课堂实施有效调控和提升。因此,教师将静态的教材还原为动态的教学过程,使得教学水到渠成而富有个性,这正是原生态课堂的魅力源泉。

二、 去繁就简教语文

简单的教学更能有助于我们看清学生需要什么和语文素养发展的着力点,不应硬给课文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应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应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应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不要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强,把什么都“综合”进来;也不要因为语文和其他方面的联系很多,把什么都“结合”起来,结果使语文本体淡化、削弱。让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吧,这种“简单”不是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一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应该是:

(一) 择主干,去旁枝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剪裁,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比如一位教师在《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中,抓住“陳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一词,“牵一发动全身”,先让学生想象宫殿式的房子原来有什么陈设,再想象一个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什么陈设。学生在对比体验中深切感受周总理“极其简单”的办公条件却“极其不简单”的精神。

(二) 大问题,统全文

有的语文课问题一个接一个,层层深入。虽条理清晰,却让人感到复杂、琐碎、狭隘,所以应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问题,突出重点。笔者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整节课只有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大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减了许多琐碎的提问,扩大了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

(三) 多媒体为辅,文本为主

即媒体简便方便,为教学所辅,决不能代替书本。语文课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应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把握文本言语的内在精神。课上应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潜心体会、感悟,着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四) 教学语言精练

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练、简洁、准确,课堂的发言权应更多地还给学生。教师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避免啰嗦、杂乱,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 务求课堂实效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的学科,就小学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一) 字斟句酌,悟精要

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如特级教师林莘执教《凡卡》,着眼于细微之处,巧妙引导学生想象、朗读、感悟,让悲惨刺痛人心,让美丽与快乐尽情,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凡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师:“打”——似乎很平常的一个字,请一个同学读“挨打”的部分,看看哪些字眼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生读)

师:“打”前面有个字注意到了吗?(“毒”)“毒”什么意思?(狠狠的,很凶)

师:一个毒字拖出好几个打的方式,请找出来。

生:揪、拖、揍、戳。

师:假如你就是凡卡,头发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生:头痛极了;身体都倾斜了,快要倒了……

师:对呀,太可怕了!请同学们想象描述。

(屏幕出示: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师:九岁的孩子,竟遭如此毒打,这情景惨不忍睹,这画面触目惊心啊!带上情感读读这几句话。(生朗读,很多同学眉头紧锁。)

师:一个“毒”字派生出这么多词,这么多词围绕一个“打”字,同样是“毒打”,你还会想象其他不同的打的方式吗?不出现“打”这个字。

生:他用穿皮鞋的脚使劲往我身上踢,用巴掌大的拳头对着我的胸口捶,一巴掌甩过来,我顿时天旋地转……

师:一起再读读这几句话。(生朗读,很多同学声泪俱下。)

“打”,一个极其平常的动作,契诃夫用极其简洁的语调叙述,林莘老师却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景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一层又一层的表述中,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那是何其的“毒”,读出了自己的情感——那是何其的“悲惨”。

(二) 以读为径,品人物

“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策略,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更能撩拨学生的语文思维。

曾听我校郭蕾老师执教《小兵张嘎》,在整个教学的高潮部分,“两个鬼”教学让笔者切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理解嘎子,教者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嘎子机智、勇敢的语言描写,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师生引读、对比阅读、同伴互读、反复读等多种方法,理解嘎子急忙改口,迅速“通风报信”时的机智、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朗读,读活了人物形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者指导朗读时,还渗透了评话、评书的元素,朴实中体现出教学的创新。

这样的教,词语理解扎实了,句子诵读扎实了,情感表达也淋漓尽致了。鸟在林中自会啼,这种教学毫无刀斧的痕迹,咬定教材不放松,但一切着力点都在学生身上。课罢人散,再回味,那不仅仅生动,更多的是心动。

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读促学,读中感悟,仿习表达,摒弃碎解串问,专注着眼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升。让我们一起从语文本质出发,让语文教学更原汁原味,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作者简介:

贺铮,重庆市,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本质价值语文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小黑羊的价值
我的语文书
放大你的价值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