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2019-08-15金春花

光明中医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量西药肾病

王 悦 金春花 张 彤

糖尿病肾病是肾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糖代谢异常引起微血管病变,进而出现肾小球硬化症,严重可发展为尿毒症[1]。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异常等,病情复杂且病程长,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对于本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降糖、降压、调脂、改善肾功能等治疗,虽然病情得以缓解,但远期疗效欠佳[2]。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我院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八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为(52.34±1.56)岁;病程3~8年,平均为(6.14±0.68)年。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36~75岁,平均为(56.28±1.42)岁;病程3~9年,平均为(6.61±0.57)年。所有患者糖尿病肾病分期均为Ⅲ期。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期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有关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史;2)高危因素:出现肾脏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明显过高或伴严重高血压;3)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4)3个月内连续 3 次尿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 男性在2.5~30 mg /mmol或女性在3.5~30 mg /mmol。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中有关气阴两虚型判定标准[4]: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晕耳鸣,自汗、盗汗;次症:面色白,心烦失眠,咽干口渴喜饮;舌脉:舌淡红、少苔或花剥苔,脉濡细或细数无力。其中主症3项,次症2项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首先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嘱咐患者低糖、低蛋白、低盐饮食,戒掉烟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等,同时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降血糖治疗:给予阿卡波糖片或二甲双胍片,必要时可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范围: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 2 h血糖≤11.1 mmol/L;降血压治疗:给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血压控制范围:130/80 mmHg以下;降血脂治疗: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正常,使总胆固醇<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0 mmol/L;同时监测和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有合并感染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汤治疗,药物组成:太子参30 g,黄芪30 g,茯苓15 g,熟地黄25 g,山药15 g,山萸肉15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枸杞子10 g,丹参30 g,当归15 g,三七6 g,甘草6 g。随症加减: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15 g,浮小麦20 g;浮肿者加大腹皮15 g,泽兰15 g,车前子20 g;便秘者加麻子仁10 g,郁李仁10 g;内热者加知母15 g,黄柏15 g;眠差者加夜交藤30 g,远志15 g。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治疗周期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24 h蛋白尿等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中有关糖尿病肾病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微量白蛋白恢复正常或者下降超过5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尿微量白蛋白下降低于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4例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44例中,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8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血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ALB)、24 h蛋白尿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通过影响肾脏血液流动力学改变及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伤,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正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6]。

中医学尚无糖尿病肾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水肿”范畴[7],本病的发病与肾脏关系较为密切,肾主水液代谢,调节人体的水液平衡,当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异常时,则可导致水液运行障碍,进而出现水肿[8]。若人体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六淫之邪内侵等原因导致阴津亏虚,燥热偏盛,久病及肾,阴伤耗气,气虚则运血无力,因此认为本病的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治疗大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本研究采用益气养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后血糖各项指标、肾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中太子参、黄芪、茯苓为君药,其中太子参生津润肺、益气健脾;黄芪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茯苓补气健脾、利水消肿,三药共用具有益气健脾养阴、利水消肿的功效。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枸杞子共为臣药,具有补益肝肾、补血滋阴之功效。丹参、当归、三七为佐药,其功效为补血活血。甘草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汤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微量西药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重女轻男”的肾病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