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顺经汤对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中医证候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9-08-15郑树然李景花杨翔宇刘建涛张自强孙永康

光明中医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化瘀气滞

郑树然 李景花 杨翔宇 刘建涛 张自强 孙永康

月经不调是一种高发于育龄女性的临床病症,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紊乱、月经量减少,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女性群体身体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1]。临床上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多种多样,西医主要采用技术替代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治疗后病情极易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2]。中医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对月经不调的疗效得到了认可[3]。其于此,为分析化瘀顺经汤在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了86例患者进行了观察,以下为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3例。研究组年龄26~43岁,平均(31.67±2.5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2.35±0.62)年;体48~62 kg,平均(51.19±3.32)kg。参照组年龄25~44岁,平均(30.84±2.38)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7年,平均(2.06±0.54)年;体质量46~63 kg,平均(50.36±3.21)kg。经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与西医中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相符;2)与中医关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相符;3)年龄为25~45岁;4)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由阴道炎、盆腔炎等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月经不调;2)合并严重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4)存在药物过敏情况。

1.3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香砂益母汤进行治疗,药方如下:益母草15 g,砂仁10 g,香附15 g。将益母草、香附混于清水煎煮,随后将砂仁放入,取200 ml汤药温服,100 ml/次,2次/d。研究组予以化瘀顺经汤进行治疗,药方如下:甘草10 g,淫羊藿10 g,杜仲10 g,红枣10 g,炒白芍7 g,川芎7 g,香附7 g,当归7 g,陈皮7 g,丹参7 g,延胡索7 g,海螵蛸7 g,黄芩3 g,生地黄3 g,熟地黄3 g,乌药3 g,小茴香3 g。以上药物煎煮后取200 ml汤药温服,100 ml/次,2次/d。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头昏眼花、手足麻木、面色晦暗、经色紫暗伴血块)进行评分,分为无症状(0分)、轻度症状(2分)、中度症状(4分)、重度症状(6分)4个等级。2)性激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检测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头昏眼花、手足麻木、面色晦暗、经色紫暗伴血块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SH、LH、E2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女性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月经不调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月经不调是指女性生理期月经性质、周期以及经量发生异常的症状,最为常见的为月经量减少和月经周期不规律,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范围一般为21~35 d,月经量为50~80 ml,若不在以上范围之内,则视为月经不调[4,5]。月经不调的发病受到生活习惯、器质性病变、情绪异常等内外界因素的影响,患者可出现面色晦暗、情绪郁结、经期延迟、经色紫暗伴血块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6]。研究指出,长期的月经失调可使患者出现闭经,造成患者性激素水平分泌失调,进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育功能,是造成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7]。西医上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主要通过雌孕激素的补充来对正常的生理周期进行模拟,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从而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但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该治疗方式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病情容易反复,且不良反应较多,整体治疗效果不佳。

中医将月经不调归为“月经病、不孕、闭经”等范畴,其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和肾脏紧密关联[8]。月经不调包括肝肾不足、肾虚血虚、肾虚肝郁、气滞血瘀等证型,中医疗法在该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气血调和是经期正常的根本,气滞血瘀可使血行不畅,引起月经量少,故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治疗应以疏肝健脾、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理气和血为原则[9]。采用香砂益母汤对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进行治疗虽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制,不同地方病机、证候存在差异,产生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需要选择适应性更广的方式对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进行治疗。化瘀顺经汤药方包括甘草、淫羊藿、杜仲、红枣、炒白芍、川芎、香附、当归、陈皮、丹参、延胡索、海螵蛸、黄芩、生地黄、熟地黄、乌药、小茴香。当归、熟地黄为君药,活血化瘀、滋阴补血;炒白芍、川芎、香附为臣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当归补血活血;陈皮行气除胀;丹参祛瘀生新;延胡索利气化瘀、活血止痛;海螵蛸固精止带。诸药合用,可发挥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作用,对月经失调的症状进行显著改善。此外,在采用化瘀顺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过程中,应先对患者的病情及类型进行详细了解,合理地给药,以保证最佳的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个月的持续治疗,研究组头昏眼花、手足麻木、面色晦暗、经色紫暗伴血块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化瘀顺经汤可在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治疗中产生确切疗效,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发挥显著的改善作用;研究组的FSH、LH、E2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化瘀顺经汤能有效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从而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化瘀顺经汤活血化瘀、协调脏腑、运气和血的效果更为显著,在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证候积分,并对其性激素水平进行调节,从而帮助患者月经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化瘀气滞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月经不调需养生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