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蒌承气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对患者影像学表现的影响

2019-08-15

光明中医 2019年14期
关键词:暗带承气汤中风

刘 锋

急性缺血性中风是因为脑血管疾病造成的突发性局部脑功能缺损,是目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且老年人较为多见,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且预后较差。目前西医常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有效溶解血栓,改善预后,但是溶栓药物半衰期较短,需长期用药,且容易出现低血压等症状,星蒌承气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功效,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星蒌承气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及对影像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327例,其中1例患者于急救中死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63例)和观察组(163例)。观察组男82例,女81例;年龄45~60岁,平均(52.5±7.5)岁;病程0.50~1.20年,平均(0.85±0.31)年。对照组男83例,女80例;年龄45~62岁,平均(53.5±8.5)岁;病程0.50~1.25年,平均(0.87±0.32)年。2组患者主要基线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能够比较分析。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中有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患者具有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歪眼斜、神志不清等症状。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属于急性期中风者;3)年龄在40~70岁者;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等。排除标准:1)合并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2)合并心、肝、肾等其他器官严重病变者等;3)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4)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给予纠正水电解平衡、控制血压、控制脑水肿及调节血脂等常规支持治疗,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03,5 mg(50万IU/支),一次用50 mg,先将20 mg(4支)用10 mg生理盐水溶解后,3 min静脉推注完毕,其余30 mg(6支)溶于90 mg生理盐水,于30 min内滴注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星蒌承气汤治疗,其方剂组成为:瓜蒌30 g,郁金15 g,厚朴、枳实、杏仁、天麻各12 g,胆南星9 g,大黄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5 d。

1.4.2 观察指标 1)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2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头颅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脑血流灌注成像(PWI),比较PWI脑血流灌注异常区大于DWI的脑梗死范围以此确定出半暗带,并测量半暗带体积;使用影像学测量中线移位最明显处至中线的垂直距离(cm),垂直距离越大表示移位越严重,脑组织水肿也越严重。3)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脑神经功能进行评估,NIHSS评分共计30分,总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MA)、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1.4.3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4]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口歪眼斜、神志不清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MRI检查半暗带体积、中线移位程度明显降低,NIHSS评分明显降低;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MRI检查半暗带体积、中线移位程度和NIHSS评分有所降低;无效:患者上述症状未见改善,各项指标无变化或升高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98%、70.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半暗带体积、中线移位程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半暗带体积减小,中线移位程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小于(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半暗带体积、中线移位程度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SS-QOL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FMA评分、SS-QOL评分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SS-QOL评分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在中医学中属于痰热腑实证,其发病机制为痰蒙清窍、脑脉阻滞,从而导致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嘴歪眼斜、言语不利等症状,其治疗应以醒神开窍、活血通络、通腑化痰为主。西医大多数以溶栓治疗为主,但溶栓治疗需长期用药,效果不佳,故联合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以提高疗效。

星蒌承气汤是由王永炎教授创制的治疗中风病的方剂,具有祛瘀达络的功效。其方剂组成为瓜蒌、郁金、厚朴、枳实、杏仁、天麻、胆南星、大黄,其中瓜蒌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安神的功效;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大黄具有利湿退黄、泻热通便、解毒消痈的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通腑化痰、行气通络、活血解毒作用[5]。相关研究[6]显示,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改善患者的微循环,调整血管通透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98%、70.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星蒌承气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MRI检查不仅能够早期发现脑梗死,还能够提供脑血流灌注、组织代谢等功能信息,对中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半暗带体积、中线移位程度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星蒌承气汤联合溶栓治疗对患者影像学表现产生积极影响,且能有效调整神经功能紊乱,改善微循环;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FMA评分、SS-QOL评分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星蒌承气汤联合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星蒌承气汤联合溶栓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表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暗带承气汤中风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一块石头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