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保健研究中的半结构化访谈:关系与严谨的平衡

2019-08-14MelissaDeJonckheereLisaVaughn赵新月韩建军许岩丽杨辉审校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定性结构化录音

Melissa DeJonckheere,Lisa M Vaughn(著),赵新月(译),韩建军,许岩丽,杨辉(审校)

即使在资源很少的情况下,家庭医学研究者也可以在临床或学术环境中使用半结构化访谈。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甚至调查)相比,家庭医学研究者可以就仅有的8~12名参与者进行非常有意义的访谈研究。例如,CHANG等[1]对10名基层保健从业人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以了解其对孕妇体质量增加的看法。访谈者询问了访谈对象在孕妇体质量增加管理中对增重的总体看法、妊娠期间体质量增加而采用的临床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表1总结了由家庭医生主导的或在基层保健环境下的其他研究示例[1-6]。

从经验丰富的定性研究者角度看,进行有效的半结构化访谈需要关注以下方面:(1)关注关系,包括积极参与和好奇心;(2)实践访谈技巧。首先,对关系的关注强调访谈者和访谈对象之间独特的关系。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访谈不应该采用事务性的问答方法,而是应该展开访谈者和访谈对象的不断互动。其次,可以学习访谈技巧。一些人在进行访谈时自然地就会感觉舒服和熟练,但访谈的各个方面均是可以学习的,通过实践和反馈,将会有所改进。本文强调了在基层保健研究和医疗保健环境中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时平衡关系和严谨性的策略。

1 背景

定性研究访谈是“试图从访谈对象的角度来理解世界,揭示人们经历的意义,在科学解释之前发现他们的生活世界”[7]。

定性研究访谈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问,以收集某个特定主题或经历的主观信息。尽管文献中有关定性研究访谈的定义和目的略有不同,但普遍强调访谈对象的经验及其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见表2)。

定性研究和卫生照护环境中最常见的访谈类型是半结构化访谈[8]。表3突出了这种数据收集方法的主要特点,该方法包含一系列主题或问题以及后续问题、调查和评价。通常,访谈者会修改问题的顺序和措辞,使其最适合访谈对象和访谈环境。半结构化访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即面对面、电话、文本/电子邮件、个人、小组、简短访谈、深入访谈),每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将集中讨论定性研究中最常见的半结构化访谈方式——个人、面对面和深入访谈。

2 半结构化访谈的目的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行数据收集的总体目的是从与主题相关、具有个人经验、态度、看法和信念的关键信息提供者处收集信息。研究者可以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来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探索性新数据,对其他数据源进行三角测量,或者通过成员检查(访谈对象对研究结果的反馈)来验证研究结果[9]。如果使用混合方法,半结构化访谈也可以在定性阶段使用,以探索新的概念、产生假设或解释检验假设的定量阶段的结果。当研究者希望:(1)收集定性、开放的数据;(2)探索参与者对某一特定主题的想法、感受和信念;(3)深入研究个人问题,有时是敏感问题时,半结构化访谈是一种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

表2 定性访谈的定义Table 2 Definitions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表3 半结构化访谈的核心特征Table 3 Key characteristic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3 设计和实施半结构化访谈

本文给出了设计和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所需步骤的建议,重点介绍其在家庭医学和基层保健研究中的应用(见表4)。

表4 设计和实施半结构化访谈的步骤Table 4 Steps to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4 半结构化访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4.1 第1步: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研究目的是研究项目的主要目标,可能基于一段轶事经历、文献回顾或以前的研究发现。目的是依据已确定的空白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制定。研究问题是研究的驱动力,因为其与设计的各方面均有关联。问题应该简洁明了,并且清楚地表明使用的是定性方法。定性研究问题通常从“是什么”“怎么做”或“为什么”开始,并强调探索参与者视角的单一概念[10]。

4.2 第2步:确定参与者 在决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之后,下一步是确定能提供最佳信息来回答研究问题的人。好的参与者是有时间、愿意接受采访,并有关于话题经历和了解话题的人[11-12]。因为信息管理者或信息提供者是控制目标样本渠道的可信来源,因此和他们一起工作以接触潜在参与者的方法十分有效。抽样策略受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的影响。与定量研究不同,统计代表性不是定性研究的目标。没有统计功效的计算,目标不是大样本量。相反,定性方法寻求深入和详细的理解,通常采用有目的的抽样方法。可参考HATCH[12]的研究,了解可用于访谈研究的各种目的抽样方法的总结。

“需要多少参与者?”最常见的答案是“看情况”——取决于研究的目的、计划的研究类型以及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12-14]。一个定性样本量的通用标准是达到主题饱和,意味着不再能从参与者那里收集到新的主题信息。MALTERUD等[14]讨论了信息功效,或者与统计功效相当的概念,以确定在一项研究中应该收集多少访谈。他们建议样本的大小应取决于目标、样本的同质性、理论、访谈质量和分析策略。

4.3 第3步:考虑道德伦理问题 从研究项目开始,甚至是在决定访谈对象之前就应该表现出一种伦理态度[15]。这种对参与者保持尊重、敏感和得体的伦理态度应该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由于半结构化访谈常要求参与者直接向研究者透露敏感的个人信息,因此要十分注意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失衡。在医疗环境中,访谈者或研究者可能是患者医疗团队的一员,或者与医疗团队有联系。访谈者应确保访谈对象的参与和回答不会影响访谈对象接受的护理或访谈对象与医疗从业人员的关系。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降低伤害风险;保护访谈对象的信息;充分告知访谈对象研究的目的和形式;以及降低被利用的风险[10]。

4.4 第4步:规划后勤方面 仔细计划,特别是在访谈的技术方面,这可能决定了访谈是否成功。在准备阶段,研究者需要计划和决定联系潜在访谈对象的最佳方式、获得知情同意、安排适合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访谈时间和地点,以及测试录音设备。尽管许多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发现自己会在不太理想的地点进行访谈,但访谈地点应避免(或至少尽量减少)干扰,并适合访谈(安静、私密,并能获得清晰的录音)[16]。对于一些研究项目,参与者的家可能是最佳访谈地点[16]。

最初的联系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行,然后跟进更多的细节交流,这样潜在参与者就可以对其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做出明智的决定。潜在参与者应该知晓访谈的时长、研究目的、被选中的原因以及在场人员等信息。

此外,应告知参与者,他们可以拒绝回答问题,也可以随时退出研究,包括在访谈过程中。

建议录音,这样访谈者能集中精力进行谈话,与访谈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而不会因大量记笔记分散注意力[16](录音技巧见表5)。应告知参与者录音是用于数据收集,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可以拒绝录音。

大多数研究者希望逐字誊写录音中的访谈内容。这样在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引用参与者的确切话语。虽然可以根据录音或笔记进行分析,但这不是理想选择。然而,誊写非常耗时,而且如果不是亲自完成,可能要花一大笔费用。在研究的计划阶段,需要考虑采用定性研究软件(例如NVIVO,ATLAS.ti,Max QDA,Dedoose等)来帮助组织、管理和分析。虽然这些工具有助于管理定性数据,但重要的是要考虑研究预算、软件成本以及与使用新系统相关的学习进度。

表5 访谈录音成功的建议Table 5 Suggestions for successful audio recording of interviews

4.5 第5步:制定访谈指南 半结构化访谈需要包含一个简短的“指导性”问题列表,有后续和探究性问题作补充,这些补充问题取决于访谈对象的回答[8,17]。所有问题应开放、中立、清晰,避免引导性。此外,问题应该通俗易懂,避免行话。

大多数访谈会从一个简单的背景问题开始,然后转向更困难或更深入的问题[17]。表6给出了指导问题类型的详细信息,包括“大方向”问题、18个核心问题以及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后续问题。

在制定指导性问题之后,对访谈进行预测试很重要。良好的指导意识可以帮助控制访谈速度(而不会陷入时间不够的境地),采用对话的语气,并对问题做出必要的调整。

与所有定性研究一样,从本质上来说访谈是迭代的,即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可同时进行,随着研究的推进,可能导致指导性问题的改变。无效的问题可被替换为其他问题,并可添加额外的调查,以探索在之前访谈中参与者提到的新主题[10]。

4.6 第6步:建立信任和融洽关系 访谈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形式,访谈者和访谈对象谈论的是重要的,通常是私人的话题。访谈者必须通过认真、尊重地倾听访谈对象所分享的信息,迅速与其建立融洽关系[18]。随着访谈的进行,访谈者必须继续表现出尊重,鼓励访谈对象分享他们的观点,并承认谈话的敏感性[19]。

表6 半结构化访谈中的问题与提示Table 6 Questions and prompts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ing

要建立融洽的关系,必须真实、坦诚地接受访谈对象的观点。你为研究招募的参与者可能对研究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并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描述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以及他们的参与意义在哪儿。在访谈关系中,访谈对象是专家,也应该被当成专家对待——你依赖访谈对象来增强你的理解,促进你的研究。可以增进融洽关系的一些行为包括:穿着职业但不过于正式;避免使用行话或俚语;使用正常的对话语气。因为访谈对象会讨论他们的经历,了解一些可能影响他们观点的背景或文化因素作为背景知识可能有用。

4.7 第7步:进行访谈 (1)位置和设置:访谈应该安排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选择的地点最好是有一个能关闭的门,而不是公共场所。最好有一个可以不受打扰、进行私人交谈的房间,并且足够安静,可以清晰地录音。在访谈空间内,JOSSELSON[15]建议访谈者和访谈对象之间保持舒适的距离,中间放一张矮桌子,以便放置录音设备和其他材料(同意书、问卷、水等)。

(2)开始访谈:许多访谈者以聊天开场,并试图建立共同点、融洽关系和取得信任。大多数访谈需要先简要解释下研究、同意/知情程序、与特定访谈对象交谈的理由以及对访谈方式和议程进行描述[11]。如果访谈者分享一下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对该主题感兴趣的原因也会很有帮助。录音设备应该已经经过测试,但访谈者可能想要再次检查录音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告知参与者录音的原因。

(3)访谈者的立场: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应采取友好和非评判的态度。你需要保持一种温暖的对话语气,而不是僵硬的问答语气。作为一个研究者,识别潜在的效力差很重要。在访谈中传达一种在一起的感觉,访谈者是一个可以帮助访谈对象缓解任何不适的人。

(4)主动倾听:在面对面的访谈中,有机会观察访谈对象的社交和非言语提示。这些提示可能以声音、肢体语言、手势和语调的形式出现,可以补充访谈对象的口头回答,并向访谈者提供有关访谈过程的线索[20]。倾听是成功访谈的关键[21]。倾听应“专注、有同理心、不评判、让对方主动倾诉、促进对话”[15]。沉默、点头、微笑和说话也可以鼓励访谈对象进一步阐述。

工艺B:蓝莓打浆→添加果胶酶0.1 g/kg→添加白糖150 g/kg→添加酵母0.2 g/kg→低温预发酵72 h→25℃主发酵30 d→过滤离心后添加偏重亚硫酸钾和果胶酶各0.2 g/kg→原酒→杀菌→成品酒。

(5)继续访谈:随着访谈的进行,访谈者可以重复访谈对象使用的词语,采用需要进一步说明、探索或阐述的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后续问题。正如DICICCOBLOOM等[10]所解释的:“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研究者的目标是鼓励访谈对象用自己的话,自主地、尽可能多地分享信息”。一些访谈对象更为直率,他们会提供很多经历细节,而不需要再进行询问。其他人需要提示和跟进,以获得足够的细节。因此,在半结构化访谈中,后续问题与核心问题同样重要。

提示鼓励人们继续交谈,还可以引出理解主题所需的更多细节。语言询问的方法是重复参与者的话,总结主要想法,或通过口头赞同来表达兴趣[8,11]。在访谈中常使用的询问技巧和示例见表7。

表7 半结构化访谈的询问技巧(由BERNARD[22]修改)Table 7 Probing techniques for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4.8 第8步:记录与反思 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必须开始反思访谈的过程和内容。实际访谈中很难做笔记或进行反思。即使你认为你会记住某个特定时刻,你也可能无法记住每个时刻的细节。因此,研究者应该一直记备忘录——记录你从数据中所学到的东西[23-24]。记备忘录有不同的方法:你可以反思一些具体的想法,或者列出一个想法表,不断进行补充。备忘录也有助于提高后续访谈的质量。

4.9 第9步:分析数据 在规划阶段也应制定数据分析策略,因为数据分析与数据收集同时进行[25]。研究者将记录、修改数据收集过程,并在整个数据收集过程中编写反思性备忘录。这就开始了数据分析的过程。

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分析策略取决于研究问题和定性设计。有关主要定性方法的概述,请参阅文献[26]。分析和解释大多数访谈的一般程序,包括审查数据(以转录、录音或详细笔记的形式),将描述性代码应用在数据上,对代码进行压缩和分类,以寻找模式[24,27]。根据研究问题和设计,这些模式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访谈得到。定性计算机软件程序可以用来帮助组织和管理访谈数据。

4.10 第10步:证明研究的可信程度 与效度和信度相似,定性研究可以依据可信程度进行评估[9,28]。建立可信度的标准有:可信性(credibility)(研究结果是否准确、公正地代表了数据)、可迁移性(transferability)(研究结果是否可应用于其他环境和背景)、可验证性(confirmability)(研究结果是否存在研究者偏倚)和可靠性(dependability)(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和持续)。

4.11 第11步:在论文或报告中展示调查结果 在呈现访谈分析的结果时,研究者通常会报告数据中被证明的广泛经历主题或叙述。这涉及对参与者观点的深入描述,并确保包括多个观点[12]。在访谈研究中,参与者说的话就是数据。在报告中呈现调查结果需要将参与者的话整合成更传统的书面格式。

5 结论

尽管有其局限性,半结构化访谈仍然是从参与者中收集开放式数据的有效方式。在笔者既往研究中,采访了儿童和青少年(关于他们的压力体验和应对行为)、年轻女性(关于妊娠期间的想法和行为)、医生(关于他们为患者提供的护理),以及无数其他与健康相关主题的关键知情人。因为其目的是了解参与者的经历,所以可研究的主题是无止境的。

由于家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密切、工作环境独特,在他们的拥护中,即使在研究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工作,半结构化访谈对家庭医学研究者来说也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在寻求访谈的关注关系和必要的研究严谨性的平衡时,建议:倾听优先于谈话;使用清晰的语言,避免行话;通过主动倾听、表达同理心、展示对参与者世界观的开放度以及感谢参与者帮助了解他们的经历。

猜你喜欢

定性结构化录音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