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课程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的研究

2019-08-13蒋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青少年

蒋云

摘 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世界體育文化发展之中。武术进校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塑造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自我封闭人机交往焦虑倾向,增进交流;学习、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培养意志塑造人格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武术课程;青少年;身体素质

前言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在久远的发展历史中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过于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在校园中推广武术活动是符合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能够有效改善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而且也能够使武术在校园的推广中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实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推广目的。

1武术迸校园的现状分析

1.1武术教学内容不科学

中小学生对于武术运动是较为喜爱的,也愿意参加到教师组织的各种武术活动中,但是中小学生对于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还不甚了解,这是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科学有关的。中小学中的武术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武术套路的练习,以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内涵的培养。

1.2武术教学方式枯燥

当前中小学中的武术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教师将基本的动作要领先讲述给学生,并给学生做动作示范,然后学生会按照老师的教导去进行自由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会造成学生对武术学习失去兴趣,更难以领会武术的精髓之处。

1.3武术攻防技能弱化

在中小学武术教育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多数教师都更为重视表演型武术、经济型武术等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中小学生的武术攻防技能越来越弱化,这与我国校园体育培养专业性武术人才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会影响到武术进校园活动推广目标的实现。

2武术教学对初中生生理(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后,暴饮暴食、滥用补品及食欲亢进等引起肥胖和营养不良,进而导致青少年的生理机能(肺活量)、体能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下降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让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身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未成熟,运动系统具有软骨组织较多,骨的硬度小,弹性和可塑性狠大,不易骨折;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且稳定性差;韧带薄而松弛。伸长性较好;肌肉力量弱而富有弹性;呼吸肌发育未成熟且胸廓窄、肺泡小,鼻腔短直,呼吸频率快及呼吸表浅,肺活量小。在发展中学生灵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等时,不能偏重于某个方面发展,要全面发展中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武术的伸臂、下腰、踢腿等动作对柔韧性的要求都非常高,武术还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协调配合,讲究形体美观,讲究形体规范,这可以充分提高中学生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弹性,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力,从而增强中学生的体质。

3武术教学对初中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3.1武术教学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现如今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考试焦虑、青春期发育闭锁心理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武术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利用身体运动的媒介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身体运动缓解学习过程中紧张的压力,宣泄自己的情感。运动中人是主体,运动可使人的情绪摆脱纯理论与技术的隶属物,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通过创设的快乐教育,成功体育,挫折心理、宽恕心理、进取心理、创设心理、创造心理和善于动脑筋外。还需要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这样就磨练人的意志,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2武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信,改善情绪状态

由于学生练习武术时难免会有恐惧心理,而且武术运动本身的技击性也会引起学生的过度紧张,进而导致情绪波动,所以在武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把心理健康和身体练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加强武德的教育,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武术运动改善情绪的效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让学生通过经常性的攻防技击练习,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逐渐消除害怕和紧张等心理,消除对动作的恐惧感,并使烦恼、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增强完成动作的自信,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

3.3武术教学可以帮助改善学生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武术教学在课堂中进行,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联系和亲近感,尤其初中生处于心理尚不成熟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教师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根据教学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常在练习中交流,相互鼓励,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对同学的动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发展,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如畏缩、羞涩、懦弱等。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4武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建立成就感

在练习武术过程中,有些学生目标达不到时,特别是肥胖者练习腾空飞脚动作飞不起来时,就容易产生失败的精神压力,也就是挫折感,而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为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针对这些表现,采用一些松弛,转移的武术教学游戏,使那些受挫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压抑情绪得以彻底发泄,这样学生的心理会慢慢恢复正常。还发现许多受到挫折的学生通过武术教学游戏心理教育后能更加投入地学习,并坚持锻炼身体,使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逐渐增强,同时也掌握了武术练习的技巧。当取得这些成绩后,学生脸上的笑容增多了,产生了愉快、振奋的幸福感。可见,长期练习武术会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还能使那些有忧郁情绪的学生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消除忧郁。

3.5把心理健康融于武术教学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通过武术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保健的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结束语

通过武术教学对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等素质的提高,有效地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弹性,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可见,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薛欣,朱瑞琪,薛扬.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02-107.

[2] 易克俭,易泓伶.浅谈武术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影响[J].中华武术(究),2014(12):76-78,75.

(作者单位:广西警察学院)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高中体育生身体素质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锻炼
新发现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对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