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三月三信息平台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

2019-08-13崔晓童杨华翔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崔晓童 杨华翔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2014年将 “三月三” 定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并设为全区假日。随之带动了”民俗旅游热”,与此同时作为壮族的名片和壮族文化传播的窗口,我们旨在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通过研究实现资源整合,归纳分类广西各地“三月三”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方式来普及和传承民俗文化,以及造势中国广西对外形象品牌。

关键词:三月三;信息架构;互联网+

一、壮族嘉年华

1.“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又被称之为歌圩节,圩有集市之意,通俗来说便是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的唱歌度过的节日。少数民族壮族是个热爱唱歌的民族,壮族的山歌也可以说是是家喻户晓。其中将山歌唱出名,唱出省的刘三姐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歌仙刘三姐常常会用山歌的歌词隐喻财主们的恶行,就在有一年的阴历三月三,刘三姐到山上去砍柴,财主为了报复,便指使下人砍断了刘三姐路过的山藤,致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大家会不约而同的在阴历三月三时聚在一起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歌圩节。当然,关于歌圩节来历的传说不只这一个,各地有不同的说法。

2.“三月三”各民族不同的民俗活动

(1)侗族、布依族、黎族

通过整合我们得出:侗族、布依族和黎族的节日活动特色都是对山歌。

a.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三月初三一大早,侗族姑娘便在梳妆打扮后,提上早早准备好的装满葱蒜的竹篮,结伴来到池塘边。她们站在岸边小路上,悄悄地向山坡上观望,等候情郎讨取。一群穿戴整洁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走上岸边小径。此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获取者会迎来阵阵”噢噢”的赞叹声。没有讨到竹篮的小伙子会引来旁观者”嘘嘘”的嘲笑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唱,以歌声接着寻觅知音,持续着唱到天亮。三月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

b.黎族“三月三”,黎族人民称之为谈爱日。相传在上古发洪灾的时候,兄妹两人躲在番瓜中幸存。但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他们只得分头去找还幸存的族人,并约好第二年的三月三在此汇合。但是几年过去两人却无功而返。阿妹意识到找不到家族中的其他人了,为了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便忍痛用树枝将自己的脸刺上斑纹,与哥哥结婚生子,以延续黎族,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日和纹面由来的传闻。

(2)瑶族、畲族

瑶族和畲族的“三月三”由来都是为纪念民族英雄,且活动特色相似。

a.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常常进出瑶族寨子伤人、损坏粮食作物,为了捍卫家园,村寨中的部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守猎、捕杀豺狼虎豹,盘古不幸被扭角羚用角顶破肚皮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阴历的三月初三。现在,每到“三月三”之前的一个星期,瑶族的男人们会结伴到森林中去狩猎,然后将狩到的猎物烤制成干巴,再带回家中。女人们则相约到山林中采摘小靛叶等天然的染料,将其加工后将其倒在糯米饭上,变成五色糯米饭用来敬献盘古。

b.畲族也是有位民族英雄雷万兴当年率领重兵抵抗敌人的突围,畲族人民为纪念此事,三月三都会要吃乌米饭,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三月三”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浓重的乡土味道。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民俗生态环境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人们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认同感有所增长,大众意识到传统文化严重流失,很多的传统手工艺、民俗艺术逐渐失传乃至消失,政府和大众群体也开始对传统文化采取保护措施。

1.1互联网思维的作用

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移动互联网传播手段是当下最有力量的传播方式,作为民俗艺术活动的推广渠道,受众广泛且信息获取方便有效。做好“三月三”民俗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必须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乡村与城镇差别越来越小。

1.2互联网思维带来民俗艺术演变

“互联网+”的跨界与融合可以使得数字化展示平台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实现传承,发展整合民族艺术资源的目的。受众者通过数字化展示互通交流,传达信息,保护这些传统民俗文化,使之大放异彩。通过总结归纳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寻找与平台界面设计的结合点,把“三月三”民俗文化平台的界面设计完美结合应用,使得该平台能够系统完善集合“三月三”民俗的同时,也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推广。

2.“三月三”传统民俗的品牌化开发

“三月三”传统民俗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在当下城镇化发展难以逆转。尽管这些民俗艺术在传承保护甚至商业开发上各有行动,但缺乏整体布局思路。整合种类众多的民俗艺术形式,构建良好的视觉形象,以整体的形象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保留民俗艺术中的精华,有所创新,运用设计的手段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使其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从而起到自觉推广的作用。

2.1 构建“三月三”传统民俗的数字化传播平台

“三月三”民俗艺术大多被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大多数民众对于这些民俗艺术是知道但不了解,喜欢却不爱。运用现代移动互联数字技术的手段,依据不同艺术种类和地域分布,对“互联网+”民俗艺术加大在民众中的推广和传播显得极为重要。数字化推广平台的搭建就是构建一个将民俗艺术形式、民俗艺术空间、传承人、民间技艺、衍生文创产品以及受众和消费者,转化为虚拟数字物象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环环相扣,共生共赢。在互联网大数据支持下,设计出供受众在 PC 端掌握与了解民俗艺术信息的互联网站。移动端上线与受众消费者互动交流的智能手机APP,运用增强现实VR技术,对民俗艺术中的技艺、物品、艺术空间进行再现等。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既可以对民俗艺术的一个种类,又可以按照地方区域涵盖的民俗艺术的多个种类进行整合推广。

2.2 开发“三月三”传统民俗的文创产品

完善这一张中国广西“最美的名片”。首先可以尽可能多地将“三月三”的相关内容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比如“三月三”各地庆祝活动的时间地点整合、旅游景区活动特色等),进而从更多更广的领域去诠释。其次也可作为一个展示平台,与“三月三”相关的设计作品(包括插画、明信片、小动画、海报等)、特色旅游产品、游记分享等)都可以在此平台分享交流和推广,这样既能集合更多“三月三”的优秀作品又能实现展销一体化吸引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在“三月三”传统节庆在不同年龄群之间的传承与延续。

结语

民俗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和物种进化的原则相当,它们都会在适合的环境中生存,当环境改變无法适应时走向消亡变成历史是必然的。运用数字技术对民俗艺术做精准记录,用互联网思维对民俗艺术做创新开发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移动互联数字平台传播和建立新生活方式是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让民俗艺术回归大众视野的最好办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必定会改变,民俗艺术的保护手段与理念也需要时时更新。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 彭迪.建言民间艺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11):4—7.

[3] 房莹莹,张肖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推广应用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8):119—121.

[4] 郭晓燕,高锐涛,汪隽.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探索[J].包装工程,2016(8).

[5] 杨秀芝.“互联网 +”视野下的民俗文化活态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63—67.

作者简介:

崔晓童(1995),女,汉族,广西桂林,设计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究;

杨华翔(1993),男汉族,广西桂林,艺术设计硕士,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