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砖雕 雕刻一段徽州时光

2019-08-13王志琴张如意

中国新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砖雕徽派徽州

| 文 · 本刊记者 王志琴 实习记者 张如意

徽州砖雕,是中国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在1994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丰富文化的徽州砖雕,在建筑雕刻艺术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砖雕艺术发展源远流长,因为不同地域和风俗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流派,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徽州砖雕、扬州砖雕、苏州砖雕等。特别是徽州砖雕,作为砖雕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中华古代建筑艺术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徽州自古以来,以商贾众多、文化富足闻名海内外。在徽州文化的浸染之下,徽州砖雕不仅有着自己独有的意境之美,还拥有融古贯今的表现形式,因此成为徽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砖雕又称砖刻,俗称“硬花活”,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砖雕艺术在清代达到巅峰。

作为“徽州三雕”之一,题材丰富、意境深远、雕刻工整、层次分明是徽州砖雕的特点。它结合了木雕、竹雕的细腻平滑,也拥有石雕的粗犷刚毅,形成了自己层次丰富、刚柔并济的风格。徽州砖雕虽然是模仿石雕,但是相比石雕来说更经济、省工,因而在我国民间建筑装饰中被广泛采用。

徽州砖雕早期主要流行于我国古代徽州地区。徽州砖雕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图案丰富多样,种类繁多,既有花鸟、人物,也有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多用于大门门楼、照壁等处。在建筑构件的器形内,砖雕需要服务于建筑。长期的艺术实践以及丰富的经验,让民间的能工巧匠找到了各类题材完美的表现形式,如优美生动的花鸟人物画,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狮子,又或者是民间故事或戏剧人物,多种内容使人感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统一。

即使是现在,徽州砖雕依旧遍及城乡各地,常常被用在居民建筑上。常见的雕饰部位是在建筑物主入口门框上方的门罩和门楼上。门楼门罩作为徽州民居进出口的标志,其建造尤为考究,而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砖雕为这些门楼门罩增色不少。一方面,形象简练、风格浑厚的艺术形式让徽派建筑看起来更加精美;另一方面,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的砖雕能够经受日晒和雨淋,使得建筑构件长久坚固。

明清时的徽州砖雕

拥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徽州砖雕,少不了漫长的演变发展。

明清时代的徽州文化光辉灿烂。受到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当时徽州的雕刻艺术,不论是木雕、竹雕、石雕、砖雕,甚至碑刻、版画、墨模等,无不给后人珍贵的艺术财富。其中的砖雕,更是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水平,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徽州雕刻艺术发展历史的黄金时代,主要在明清两代。

徽州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的美称。世代受儒家学说熏陶的文人学者对于建筑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表达,这种审美也深深地影响了徽派建筑。

徽州砖雕非常注重题材的人文表现及社会教化意义,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教育性。不仅如此,在内容方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用生动具体、纤细美观的雕刻形象,用画面描述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传递着徽派文化的思想精髓。

若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徽派建筑细部的雕琢设计中,人们时常借图案的寓意或谐音来表达主题,将自然物象和对生活的愿望、理想体现在砖雕的图案中。

不仅如此,徽商的崛起也推动了砖雕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可以说是称雄于当时的中国商界,并且处在江南财政的显赫地位。《歙县志》记载,“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以此实现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追求。为了适应达官显贵、大贾富室长期构筑宏丽精致的祠堂、庙宇、庭园的需要,砖雕工艺日臻精益求精。

不仅是徽商,明清时期的徽州也出现了众多能工巧匠,为徽州的文化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徽州砖雕形成了一套完成的工艺流程。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明清两代的砖雕也呈现出属于时代的特色。

明代的徽州砖雕,沿袭了秦汉时期的特点,更加朴实粗犷,用线平刻较多,人物形象相对变化不多,画面较单纯,后来逐步发展为用线简练、挺拔、粗放刚劲,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借助线刻造型,构图强调对称,富有装饰趣味。

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徽商的成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徽州文化商人竟相奢侈、相互攀比的心态,也反映到建筑装饰雕刻中,此时以雕工雕刻、画面用工的时间耗损来决定质量高低,一改之前明代古拙质朴的风格,而趋向繁复、华丽富贵为主的结构,由此形成了清代徽州砖雕独特的艺术风格。

再加上由于当初徽州盐商以巨资投入建筑,加之营造工匠身怀绝技,徽州砖雕艺术在广泛吸纳当地特色文学、绘画、民宿等各类精华的基础之上,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徽州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与特色,并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形成了现在的成就。

清代的华丽细致也成就了徽州砖雕艺术中的精品。这时期的砖雕大多富有一种为世人所欣赏和赞叹的魅力,这些艺术精品让人产生遐想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年代久远,更重要的在于其具有的浓厚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韵味。

困难与挑战

徽州砖雕作为“徽州三雕”之一,在1994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州砖雕不仅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徽州砖雕艺术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文化现象,完好地保存它,就是为中华传统文化保存了一枚“活化石”;同时成功地运用和发展,就是为中国现代艺术提供了拥有表现力的手段。

如今徽州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砖雕工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当今徽派文化的影响力及旅游信息的广泛交流和传播,徽派砖雕工艺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扩大了影响力,徽州以外的许多工程负责人也慕名而来,请徽州砖雕工匠协助完成相关工程,这些都给徽州砖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大量古建筑需要维护和翻新,有的甚至需要重建,这些都离不开装饰砖雕。还有一些仿古的酒楼、宾馆、民居和公共建筑等,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砖雕装饰,比如徽文化博物馆、休宁县状元博物馆的外墙砖雕装饰,都颇有代表性。这给徽州砖雕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

然而,徽州砖雕也同时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砖雕目前的发展,还主要是作为建筑装饰构件而被大量复制和制作,作为高档艺术品或者工艺品被开发的则不多,因为这对砖雕制作者的个人修养要求较高。从徽州旅游的工艺品市场看来,独立开发砖雕工艺品的作品也非常少,往往形式古典,而内容没有新意。

据统计,现在徽州砖雕制作的作坊工厂至少有十几家,它们制作的砖雕工艺水平虽然有较大差异,但有的民间刻工技艺精良品味也较高,所做砖雕有独特构思。如徽州区名家方新中为徽州砖雕传承人,具有一定影响,大部分刻工虽然技艺成熟,但缺少创造力,作品往往以模古为能事,还谈不上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徽州砖雕技艺的传承也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面临生存的危机。半个多世纪以来,古徽州砖雕艺术珍品的流失以及数量上的日渐减少,还有对于徽州古建筑重视程度的下降、保护不周的问题,许多珍贵的徽州砖雕艺术品受到破坏。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总是那么令人神往。而这种魅力,不仅体现在徽州独特的人文思想中,也同样体现在建筑、庭院等实物中。在这些实物中,往往又有着各种古老技艺的体现。如何让这些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或许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砖雕徽派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徽州绿荫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技艺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