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高校视唱练耳课堂体态律动教学的初步剖析

2019-08-12袁子涵

北方音乐 2019年11期

袁子涵

【摘要】体态律动学是一个重要的音乐理论,经过不断的发展,变成了一门单独的学科。我国在教育领域中也引入了体态律动学,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在视唱练耳课堂中还是侧重于视唱和听觉的训练,在视唱训练中应用体态律动训练的次数并不多,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学的效果,需要改变这种现状,本文分析了中国高校视唱练耳课堂体态律动教学。

【关键词】中国高校;视唱练耳课堂;体态律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体态律动是一门有趣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课程,其能够对学生的音乐感觉进行有效的培养,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体态律动教学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认真地投入到教学中。当前该课程在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很广泛,体态律动被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可以让大脑和肢体形成一个音乐上的正确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感,发现其中的律动,真正掌握音乐的本质,这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在接触音乐作品时会快速正确地产生第一感觉。

一、体态律动教学的训练素材

教材是体态律动学教学的基础依据,当前已经出版的这方面的教材,可以发现很多都是国外发达国家出版的教材,这些教材中的接受体态律动学课程的对象都是学龄前儿童,这些教材中强调应该在儿童阶段就通过身体的体验以及节奏感的学习,对他们的 音乐素养进行培养,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教学中接受体态律动教育的并不多,所以,这些书籍是不适应国内高校体态律动学教学的。

教材是视唱练耳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当前高校该门课程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自己编写教学内容和材料的,这是因为该门课程比较特殊,学校不一样,甚至是班级不一样,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是在教学中运用已经出版的视唱教材,是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只会限制教学的效果[1]。

现阶段高校的视觉训练中一般都是教师进行内容设计,视唱一般都选择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应用了体态律动,但只是限制在用节奏听写素材为训练内容上,这就使得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非常少,让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于视唱练耳课程存在抵触的心理,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教学的内容很无聊,在学生眼中,他们觉得该门课程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会没有自信心,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我国高校的视唱教材中很少有涉及到体态律动训练的内容,郑顺主编的教材《视唱教程》,在2018年出版,教材中有这方面的训练环节,这一教材也会被很多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所应用,其改变以往的视唱、练耳教材内容,在之前的训练材料基础上结合各个章节视唱素材的内容,在其中加入了难度合适的体态律动教学内容,在体态律动练习素材中选择了我国和西方的音乐作品片段,给学生展示出不一样的音乐风格,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态律动水平。该教材有效地弥补了视唱教学中没有针对教学对象编写的体态律动教学素材,让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开展体态律动训练。

二、满足教学对象需要的教学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音乐教学,而国内的音乐理论基础教育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法国,视唱练耳课程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进行,而美国专业音乐高校把乐理、和声、视唱练耳以及作品分析统一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可以看到这两个国家的视唱练耳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理论,这些和国内的课程教学是不同的。国内音乐专业学生一般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并非是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教育,这就使得音乐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不高,这就使得他们进入高校以后,还是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教授基础知识[2]。课程教学会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或者是视唱练耳水平进行划分,分别对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也需要采取这一模式,对于视唱练耳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就需要提升体态律动的难度,让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而视唱练耳水平较差的学生,就需要让他们加强学习体态律动,在《体态律动学》中,作者将其界定为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身体运动教学法,是基于音乐基础上产生的身体律动,让运动以及音乐间能够互为补充,有利于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之后把听觉辨析练习和体态律动学动作进行融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让他们能够具备敏感的音乐感觉,这样学生就能够正确的划分粗略的乐句、感受音乐情绪、和声色彩等。

三、教学内容的开展

对于视唱教材的排序,一般是调试分配,从简单的节奏开始,音调没有升降,逐渐进行一升一降节奏,最后到七升七降,各调式的章節中都包含四部分,分别是和声大小调、西洋调式的自然大小调、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旋律大小调,高校《视唱教程》可以在各章节中加入体态律动训练内容。

在生活中都是手和脚搭配运动,而体态律动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这种认识,从同手同脚的简单节拍开始,最后到手脚复杂的节奏,在手脚打节奏时可以让学生做出动作的同时唱出视唱材料中的音符。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道具的使用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掌握音乐要素。每首视唱练习作品的音乐风格都是存在差异的,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道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风格且正确的进行表现。例如教师可以应用球类,很多学生的听写能力较为不足,这是因为他们对音符的组织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听辨和把握强弱拍,这就让他们的内心听觉受到了影响。因此,节拍的律动训练就更加重要,通过球类道具可以进行拍和弹的练习,进而让学生更好的辨别强拍和弱拍的概念。或者还可以使用松紧带,乐曲中的紧张感持有的张力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展现出来的,学生在控制渐强和减弱上也有较大的难度,例如“伏尔加船夫曲”就需要学生能够体现出紧张感和隐藏的张力,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办不到,而运用松紧带和体态律动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就能够直接感受到这样的感觉。在遇到较为抒情的歌曲,很多学生都无法感受其中情感的连续性以及绵延,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柔软的丝巾帮助学生体验,让他们将丝巾握在手中并做出身体动作,通过这样的律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抒情音乐的形象,正确地感受其绵延感。在教学中有很多道具都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音乐体验,通常要是在视唱教学中加入一些练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于音乐的感受,这样的训练也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还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

可以看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体态律动训练,能够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有效的培养,这样系统化的节奏联系能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运动觉进行有效的调动,增加学生的音乐体验,加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这样的训练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独有的魅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获得人生感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体态律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材活动中,对于学生的音乐感觉、音乐素养培养都具有积极影响。以往高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关于体态律动练习的内容很少,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加入体态律动教学,让学生在听到音乐后可以获得最正确的音乐反应。

参考文献

[1]董明倩.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J].音乐学院,2013(4).

[2]郜家宏,郑顺女.对中国高校视唱练耳课堂体态律动教学的初步探索[J].大众文艺,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