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肖邦谐谑曲的创作特征分析

2019-08-12梁蕊骞舟

北方音乐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分析

梁蕊 骞舟

【摘要】肖邦创作的四首谐谑曲,展现出气势恢宏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些曲目结构复杂,调性及和声的运用较独特,是鉴赏价值较高的钢琴作品。本文主要围绕谐谑曲的发展、分析肖邦四首谐谑曲及创作特征等方面展开讨论,具体剖析了肖邦谐谑曲的旋律风格、自由速度等,以便加深人们对这类钢琴作品的理解,突出肖邦谐谑曲的创作价值。

【关键词】肖邦谐谑曲;分析;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谐谑曲的发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步舞曲的音乐体裁取得明显发展,更加满足大众的审美品味。小步舞曲体现出幽默诙谐的特点,发展速度较快,作曲家将其重新命名为谐谑曲。海顿是首位用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的作曲家,他在钢琴作品《F大调奏鸣曲NO.3》中使用了谐谑曲一词。这些突破影响了贝多芬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中谐谑曲的创作。从肖邦的谐谑曲创作来看,从钢琴作品体裁方面,可看出他非常重视舞曲体裁音乐的创作,如圆舞曲、波兰舞曲等,而谐谑曲是肖邦较为常用的体裁之一。肖邦总共创作四首谐谑曲,结构庞大复杂,体现出了波兰音乐的风格,并且在曲式结构方面,实现了自由拓展。

二、肖邦谐谑曲的分析

肖邦的四首谐谑曲,均采用了四三拍,并且结合较快速度。有三首采用了小调调性,证明了小调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明显重视,也正对应肖邦复杂、敏感的感情色彩。

(一)第一首谐谑曲

这部作品体现出作者悲愤、压抑的内心情感,其中没有体现出古典主义时期谐谑曲具有的诙谐幽默的音乐风格,音乐中蕴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从曲式结构上看,乐曲两端具有速度急切的特点,情绪表达激烈,中间部分较甜美,展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品第一部分采用三部五部曲式结构,以A、B、A、B的方式重复,引子的部分采用两组和弦,并且在高低音区奏出有力的声音,似在回应,奠定了全曲悲愤的情感基调(如图1)。

之后的A主题主要采用四句式结构,其和声运用特点体现为节奏悠长,并且强调主和弦,在此基础上夹杂和弦外音,提高钢琴曲的层次性,使音乐作品富有感染力。在A主题末端逐渐缓和下来,之后进入B主题[1]。

这一主题主要是音乐作品的展开,使用多变的和声,营造激动、紧张的音乐效果,使人能切实感受音乐情绪。从总体上看,B主题是情绪不断加深的乐段,之后又再现A主题,表达了作者无法平静的情绪。中间部分又出现了新的主题,在节奏、速度和音乐风格上都和之前的乐段有着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仿佛想摆脱现实的烦恼,音乐给人安静、祥和的体验。在中间部分后又接着重现第一部分,再次体现出强烈的情绪,起到呼应谐谑曲感情基调的作用。这部分是全曲高潮部分,在反复利用和弦的情况下,使音乐情绪达到极致(如图2)。

(二)第二首谐谑曲

第二首谐谑曲创作于1837年,是具有极高感染力的作品,在包含嘲笑、讽刺感情色彩的同时,还体现了作者向往爱情的情感,情绪表达复杂,有明显的戏剧性和幻想性。这首谐谑曲由首部、中部、再现部和尾声组成。首部音乐节奏、音调对比鲜明,带有诙谐意味;中部使用了复调的手法创作,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在装饰音作用下,使音乐更加抒情、委婉,并且采用从容、不安等不同风格旋律,相互补充,展现出音乐戏剧性的特点;在音乐逐渐变弱,高潮退去,也引出了再现部;在尾声部分,之前的主题动机出现并形成激动的情绪,作者借用和弦、连续的三连音、快速的华彩将乐曲推向又一次的高潮,最后乐曲在高潮出突然停止。

(三)第三首谐谑曲

第三首谐谑曲创作于1939年,因为此段时间肖邦的经济与身体都不容乐观,所以导致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断断续续。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选用奏鸣曲曲式结构的谐谑曲,并且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作品在规模上仍旧是宏大的,但都是由三个主题动机演变发展而来。作品的呈示部使用了高低声八度齐奏的方法,不同乐句间对比明显;展开部采用上下起伏的高低声部,这些声部间相差十个八度,富有旋律色彩,再现部再现了主部和副部,运用不同调性来对比两个主题;尾声节奏感更强,在大跨度的音乐节拍的衬托下,整个作品气势更加恢弘。

(四)第四首谐谑曲

第四谐谑曲创作于1842年,这一年肖邦的生活稳定富足,因此作品也呈现出轻快、幸福的情绪基调。作品延续了第一、第二谐谑曲的复三部曲式,但不同的是在三部曲式的基础上结合了回旋性质。作品由四个部分构成,在主题的发展和连接部方面,肖邦都采用了极为丰富的写作手法,如加入装饰音、如高声部与低声部运用不同的节奏规律、又如将“波兰风格”融入其中,这些都更加提高了作品艺术魅力。多样化的音乐形象,给人较大震撼。

二、肖邦谐谑曲的创作特征

(一)曲式結构及旋律色彩

根据以上论述,已经对肖邦谐谑曲创作特征有一定了解。具体到曲式结构上,可看出肖邦谐谑曲采用传统对称结构的同时,又体现自己的逻辑发展,形成庞大的曲式结构。并且乐思的选择与作者创作意图紧密结合,加强各乐思间的联系,保证作品流畅自然。虽然肖邦创作的谐谑曲受到已有曲式结构的影响,但作为一种独立的谐谑曲体裁,还保留着特有的曲式原则。在对肖邦谐谑曲的旋律色彩进行分析时,可发现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特点,这些旋律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作品创作特点。尤其在第一首谐谑曲的中间抒情部分,改变旋律的做法,不但没有削弱作品表现力,还在对比因素影响下,丰富了谐谑曲的情绪,扩展了音乐表达范围,强调了肖邦谐谑曲的旋律特征。

(二)和声特点

在和声特点方面,在第一首谐谑曲的第一主题和声运用上,只采用了两个和弦,尽管只进行简单的和声,但能带来较强的音乐效果。在主旋律创作上,作者通过增加装饰音,得到多个不一致的音程,上行旋律及织体的运用,又推动了音乐向前发展(如图3)。

从和声运用特点来看,在主旋律中使用了较多副属和弦,使音乐更加紧张和激动,如小七和减八等音程衬托下,营造了一种紧张情绪。而中间旋律和其他乐段有明显区别,在主和弦和属和弦进行中,制造出安静的效果,整个旋律起伏不大,是谐谑曲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结论

综上所述,肖邦谐谑曲都是采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呈现出新的乐曲面貌。在已有谐谑曲经验的基础上,肖邦进一步挖掘了谐谑曲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其新的意义,对整个音乐领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肖邦谐谑曲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它们的研究,对其中和声、调式的运用进行分析,为今后音乐作品创作提供借鉴,使音乐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凡.肖邦谐谑曲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7.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浅析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西方音乐的魅力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