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氏沼虾与莴苣池塘综合种养试验

2019-08-12葛玲瑞贾伟华卿爱东袁念谢仲桂

水产养殖 2019年8期
关键词:沼虾莴苣罗氏

葛玲瑞 ,贾伟华 ,卿爱东 ,袁念 ,谢仲桂

(1.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2.长沙市霖逸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0)

罗氏沼虾由于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可食部分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我国的养殖面积和养殖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其养殖周期短,一年内较多时段池塘处于闲置的状态,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为提高水产养殖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利用罗氏沼虾与莴苣的种养殖季节性差异,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进行了罗氏沼虾与莴苣轮作的新型种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该试验地点设在长沙市霖逸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选用四口池塘,面积分别为2×667 m2、3.3×667 m2、3.4×667 m2和 3.6×667 m2,具有独立进排水系统,每口池塘配有1 kW喷水式增氧机1台,1.5 kW水车式增氧机1台。

1.2 苗种选择

罗氏沼虾苗种购买于浙江某罗氏沼虾养殖场,选择个体健壮、体色正常、反应灵敏的虾苗,共60万尾。

1.3 池塘改造

试验开始前,对每口池塘进行改造,在池底开挖环沟,沟宽3 m,深0.8 m,加高加固田埂,平整沟底和池塘中间平台。

1.4 罗氏沼虾养殖

1.4.1 放养前准备工作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用量150 kg/667 m2;在环沟和中间平台栽种伊乐藻,约每25 m2种植一株,保证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水面积的40%。下苗前7 d,在池塘并投入200 kg/667 m2发酵猪粪,肥水培藻。

1.4.2 虾苗投放 4月下旬,把购置的60万尾虾苗先放入试验池塘边的2×667 m2面积池塘内,暂养30~40 d,投喂蛋黄、茶麸、饲料等,待幼虾长到 2~3 cm时,按5万尾/667 m2的密度进行分池。

1.4.3 饵料投喂 养殖期间,以罗氏沼虾配合饲料为主,搭配少量饼类、豆粕,按照虾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约为虾体总重的4%左右,每天投喂 2 次,分别为上午 6:00—7:00,17:00—18:00,沿池塘周边均匀投喂于水中。

1.4.4 水质管理 每天坚持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对水体中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定期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以便采取应对调节措施。5—6月,每15~20 d加注新水,7—9月高温季节,每10~15 d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嫩爽。定期泼洒生石灰,用量20 kg/667 m2。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防止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的产生,改善水体环境。

1.5 莴苣种植

1.5.1 池塘修整 10月下旬罗氏沼虾全部收获后,放干池水,对池底和中间平台曝晒1周,然后进行翻耕,并施用复合肥20 kg/667 m2。

1.5.2 苗种移栽 9月初,在公司蔬菜基地进行莴苣苗的培育,10月下旬进行移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4 000~4 500株,选择晴天傍晚进行移栽,株距保持35 cm左右。

1.5.3 日常管理 莴苣种植过程中及时追肥,移载初期,施腐熟粪1次,过15 d第2次追肥,施腐熟粪水加尿素,第3次追施根据田间苗的长势情况确定,若生长旺盛,可不追施。同时注意排水,及时除去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莴苣正常生长。

2 试验结果

2.1 收获情况

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完成一轮罗氏沼虾养殖和莴苣种植,整个周期内种养殖收获情况见表1。

表1 罗氏沼虾和莴苣种养殖情况表

2.2 经济效益

由表2可知,经过一个周期的种养殖,该种养模式中每667 m2产值为22 900元,除去苗种、肥料、人工、饲料、能耗等成本11 300元/667 m2,合计每667 m2效益为11 600元。

表2 罗氏沼虾和莴苣种养殖经济效益表

3 讨论与分析

该种养模式利用了罗氏沼虾养殖和蔬菜种植的季节差异,把罗氏沼虾的池塘闲置期利用起来,提高了对池塘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从试验结果来看,总面积12.3×667 m2池塘共产出罗氏沼虾2 989 kg,莴苣39 360 kg,总产值28.17万元,每667 m2效益为11 600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购进的罗氏沼虾虾苗不能直接投放于池塘中,应培育一段时间至2~3 cm后再投放,该试验苗种培育是在试验基地内2×667 m2左右池塘中进行,由于密度较大,需要增设增氧设备,为保护虾苗,使用底部微孔增氧方式进行增氧。也可采用温室大棚培育虾苗,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罗氏沼虾的养殖效率,在试验过程中,全方位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控,采用微生态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减少化学药品对于环境的污染,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罗氏沼虾未发生任何疾病,这得益于良好的水质调控。

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罗氏沼虾养殖后的底泥可用于莴苣的种植,而莴苣收获后留下的残渣经分解转化为天然有机肥,为接下来罗氏沼虾养殖的水质培肥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料。种植和水产养殖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池塘布局,实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减少了无机肥及农药的施用量,极大地提高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

猜你喜欢

沼虾莴苣罗氏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秋日野餐会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
莴苣和韭菜
爱上莴苣